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在线阅读
会员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3.2万字

更新时间:2013-09-15 17:18:50 最新章节:第8章 面景·观心(3)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品牌:磨铁数盟
上架时间:2013-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磨铁数盟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阮义忠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积木书》是作家赵松的代表作。《积木书》讲述在没有年代感的现代城市中,一个“人”如何用他的目光与风、水滴、建筑物、人群、距离、关系等诸多或具象或抽象的事物建立感情的过程。是一部讲述一个人如何理解自我、走近他者,与万物和谐共存的人生之书。
    赵松文学18.1万字
  • 会员
    书稿选取付秀莹近年创作的散文近40篇,共分4辑,分别是梦想、野望、小说家、小说们。文字真诚、细腻、感人至深,对成长经历、写作历程、创作动机等侃侃而谈。
    付秀莹文学9万字
  • 木心说,到了成名之日,我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埋没了。晚年从美国返回故乡乌镇之前,他决定,不入画廊,不进拍卖行,不接待采访,不作讲演,不发表文章,不收礼物,不题字——此七“不”,归国之日的态度也。木心说,人在历史的位置,也不过是一个床位。在木心目前已出版的所有著作之外,尚有相当数量的笔记簿与散稿,从未面世,估计逾百万字。由于木心通常不注明成稿年份,从内容和字迹推测,小部分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部分写
    木心文学14.9万字
  • 会员
    陈应松在《钟山》杂志开设专栏“神农野札”后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被《扬子江文学评论》评为“2022中国年度文学排行榜”散文十佳,该书即为此专栏的合集。这是一部以神农架为对象,思考和记述森林自然、生态人文的书。陈应松长期在神农架居住和写作,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奇闻异事、奇花异草捻熟于心,特别是对森林、自然、生态的潜心思考,凝炼深邃,开阔睿智,语言沉雄绮丽,知识宽广丰富。这是一本认识和描写自然和森林之书,
    陈应松文学17.4万字
  • 会员
    《草木人心》是深圳青年作家厚圃的散文精选集。厚圃记录文房雅事,抒写故土潮汕平原的乡情民俗、旧人旧事,写出了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的生机与生趣,写出了温润的乡土味,写出了世间的美好与灵动。书中特别收录数十幅厚圃手绘插画,映照世间万物的情致与灵性。
    厚圃文学9.7万字
  • 会员
    史铁生夫人陈希米深情怀念,感人至深、充满哲思、直抵灵魂之作。这是史铁生夫人陈希米所著的一部感人至深的长随笔。史铁生的离去,给陈希米留下了虚空。孤独中的她开始种种感人的努力,通过阅读、思考、行走与书写,她和那些思想史上的伟大哲人交谈,向虚空发问。于是,她的思考不断深入,渐趋深沉、阔大,逐渐走过幽深绝境,跨越虚空,重新寻获生命的意义。独到的书写方式,感人的心灵絮语。这是陈希米发自内心的私语,而史铁生始
    陈希米文学6.3万字
  • 会员
    中国旧时乡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乡居的生活,乡愁的眷恋,儿时的记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渐行渐远。《过去的乡居生活(典藏版)》记录了一件件陈年旧事,描绘了一幅幅风情画卷,近三百个乡居生活场景,能打动无论是否有此经历的读者,在记忆的荒漠溢出清泉,种出花朵。
    唐桓臻 朱志强文学11万字
  • 会员
    这本集子里的文章都是我56岁到58岁这个期间写的。这个年龄段虽不是老夫,但也绝不是少年了。相当于四季之中的初秋吧!集子分为日出日落、修身养性、生老病死、寤寐之间、游弋人海、经世济民、人文历史、走南闯北等篇章。有些是周末写的,有些是在旅途之中写的,其中的感受与苏东坡密州狩猎时的心理年龄和人生感悟很相似。我十分欣赏苏东坡、毛泽东等先辈的人生态度。既看到人生苍凉、无奈的一面,更看到其美好、积极、可为的一
    欧阳卫民文学12.2万字
  • 会员
    四十年间,“来了就是深圳人”成为深圳开放包容的一个重要标签。如今,“深圳已然是故乡”正渐渐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他们在这里洒下了自己的汗水和泪水。月月年年,城市在变,他们也在变。城市和人终于血脉相连。本书沿袭了《街巷志:行走与书写》的细腻文笔,更清晰地描述深圳种种,强化“城愁”概念,力图赋予这个城市新传说和忧伤底色。长居深圳的人会产生共鸣,没到过深圳的人会因此对深圳有更深入的了解。本书为《我们深圳》系
    王国华文学12.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作者以家族一百多年前拍摄的照片为引子,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家族的生存史和发展史。其中有家族长辈口述回忆的,也有作者亲身经历的,还有家族旁系引出的。最珍贵的是爷孙两代人都在用镜头记录历史。书中的内容即是血脉的延续,也是文化的传承。这是一本百年照片百年故事的家族记忆,透过一个家族的历史,映衬着中国社会的百年风云。
    丹孃现当代随笔4.7万字
  • 会员
    邹韬奋是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和政论家,堪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典范。从做记者、写文章,到办报、办刊、办书店,他用文化事业唤起民众抗日救国。为纪念传承韬奋精神,本书从《韬奋全集》等记录邹韬奋思想、精神、生活的图书中精选出一部分文章,通过邹韬奋口语化、大众化,或幽默、或激愤的文字认识其“为文化事业奋斗不息”、“竭诚为读者服务”的精神理念。本书收录的文章、史料摘录和珍贵文献不仅对中国出版史、文化
    邹韬奋现当代随笔27.6万字
  • 会员
    作为20世纪80年代第一批到大陆走访的旅美作家,作者李黎女士和老一辈作家、学者的交往结缘的机会,乃是他人企望不及的。当年她在范用先生的引导下,一一拜访过茅盾、丁玲、巴金、沈从文、黄永玉、艾青、钱锺书、杨绛、李子云……宝岛台湾的殷海光、陈映真,也是作者的文学启蒙者和故友。因此,《半生书缘》以这十二位人物为中心,用题记和图片结构各个时期记述他们的文字。作者整理成书,发现“倏忽已过半生”、“人书俱将老去
    李黎现当代随笔10.4万字
  • 会员
    本书精选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讲堂精彩演讲,内容涉及宗教、历史、哲学、科学等人类思想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不少专题是学术界所关注的前沿问题,值得一读。
    李少文现当代随笔28.3万字
  • 会员
    《断网生活》指出,网络在给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垃圾信息,干扰着我们的生活。其实,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断网生活》倡导的理念,并且真正喜欢上了脱离网络之后更本真、质朴的生活。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贾健在断网之后的亲身经历,跟随他去感受弥足珍贵的本真生活。
    贾健现当代随笔5.4万字
  • 会员
    全新插图珍藏版《大秦帝国》是作者在2012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全面修订,参考近十年新的考古和历史学研究成果,汇集各家学说,对当时的国家与家族观念、政治与司法制度、文化生活与时代风尚等各个方面进行反复推敲斟酌,最终确认修订逾百处,以求更加精准地再现战国至秦代的社会风貌。同时,本书邀请著名国画家戴红倩先生为书中的经典场景绘制了三十余幅精美插图,并由国画大师戴敦邦先生题字。戴氏父子共
    孙皓晖现当代随笔4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