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千年金融史:金融如何塑造文明,从5000年前到21世纪
更新时间:2019-01-03 08:44:41 最新章节:译后记
书籍简介
《千年金融史》中,著名金融史学家威廉·戈兹曼却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正是金融使得文明的进步成为可能。戈兹曼将金融描述为一台时间机器,我们可以据此实现价值的跨时空流动,这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思考未来、计划未来的方式。除此之外,戈兹曼还向我们展示了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诸如股票市场、信用额度、复杂金融产品和跨国贸易这样与金融有关的机制,是如何一次又一次被发明、被遗忘,又被重新发明的。更重要的是,戈兹曼还思考了我们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比如怎样借助金融的力量来妥善解决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问题。围绕金融在人类演变中的作用,《千年金融史》向我们展示出引人入胜的画卷。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张亚光 熊金武
上架时间:2017-05-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威廉·戈兹曼
最新上架
- 会员区块链技术赋能金融,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力。本书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基础原理和数字金融的相关理论,详细阐述了区块链如何赋能传统金融。着重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区块链应用于不同行业的链改模式:区块链+数字货币,区块链+支付,区块链+银行,区块链+共享金融,区块链+保险,区块链+证券,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票据。本书系统梳理了区块链数字金融的技术内涵及应用前景,旨在为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场景的管理10.5万字
- 会员本书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研究农户借贷需求的结构及其变迁,二是探讨农户借贷渠道及其变迁,三是分析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变迁及其对农户借贷的制约,以期为破解农户在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难问题提供政策思路。为了展开研究,笔者大量采用中国近现代农村调查史上绝无仅有的、对同一地域的农户经济情况长时段的连续追踪调查——“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的资料,并辅以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1949年到1966年前的农村金融档案资料,管理18.4万字
- 会员股权信托可以实现风险隔离、股权顺利传承、稳定公司控制权等多种功能,有助于公司持续经营,解决股权代持问题,增加融资渠道。本书针对婚姻、继承等对上市公司股权的影响,围绕股权信托实战业务的难点,梳理分析了百余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信托典型案例,拆解不同类型的股权信托架构,并根据不同企业在持股模式、上市前后以及境内外上市的不同情况,解析其信托模式、落地方式和法律要点。作者还对企业上市前后的股权信托落地,境内管理14.2万字
- 会员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截至2022年10月,我国A股市场自然人投资者数量已增至2.1亿,个体投资者数量占比99.8%。夯实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根基在于守护好这一全球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的投资者群体。保护好个体投资者权益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与证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走出“羊群”:个体投资者羊群行为分析》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以个体投资者羊群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管理13.8万字
- 会员普惠金融不仅包括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而且包括金融消费者、金融服务提供者等不同的参与主体;不仅包括商业性金融机构,而且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不仅包括提供基本金融服务的机构(银行、保险等),而且包括为这些机构提供各种服务,以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效率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等等。本书以不同类型的机构为主线,从金融功能角度全面介绍各类机构在相关领域的实践,勾勒出我国普惠金融创新的全貌。管理17.4万字
- 会员2006年,“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了乡村银行,打破了近百年的金融业运行“铁律”,使得金融真正发挥对无信用、无担保、低收入人群“雪中送炭”的效应,使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功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也证明了农村金融支农效果研究的前瞻性与可行性。本书基于农户微观调研数据,以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管理1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