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国殇:民国时期的中国海军在线阅读
会员

海魂国殇:民国时期的中国海军

肖璞韬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军事军事史40.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4 17:19:49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在近代中国发展海军以来,有那么一支被人们忽视的海军舰队,那就是民国时期的海军。他们既没有清政府的大舰巨炮,也没有新中国海军大发展的辉煌,民国海军始终在为生存而战。但他们却承前启后,既完结了清政府时期的甲午之耻,又为后来的新中国海军提供了不少元老军舰和富有经验的海军将领。民国海军由四个系组成:中央、东北、广东、电雷,著名的人物既有经历甲午海战的萨镇冰、程璧光等老资格,又有民国海军的中坚力量陈绍宽、陈季良、沈鸿烈、陈策、欧阳格等性格各异的海军首领,还有后起之秀林遵等人。本书着重描写从1917年海军南下护法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这一阶段,其中包括庙街事件、南下护法、经营闽厦、投身革命、崂山事变、混战广东、江阴抗战、马当死守、虎门之战等民国海军的所有重大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海军为了各自的生存,而多年处于互相对峙的状态,这可谓乱世国殇;另外,民国海军还背负着甲午国殇,所以在抗日阶段,海军同仇敌忾,四海一心,共同抗战,几乎全军覆没,所以他们也可谓中华海魂。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3-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肖璞韬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明代广东地区的海疆防御格局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集中体现在海防军事指挥体系的时空变动中。本书在对广东海陆分布格局、海岸地貌类型和明代沿海地区行政区划等海防地理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明代广东沿海倭寇、海盗入侵的时空分布特征,沿海卫所、水寨与海防的空间部署,以及澳门开埠对广东海防形势的影响。进而从明代两广总督、镇守广东总兵、副总兵、参将等明代广东地区军事指挥体系的高层建制入手,通过细绎文
    韩虎泰军事15.1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入两岸专家学者、退役将领等共研抗战历史的论文40篇,这些文章本着“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共同弘扬抗战精神”的宗旨,围绕日本侵华战略和战争进程、国共抗日、抗战历史记忆和传承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坦诚交流。相信这些思考和研究,会对加深两岸共同历史记忆的认知,推进两岸交流与融合起到积极的作用。
    王建朗 黄炳麟主编军事57.1万字
  • 本书是一部历史纪实作品,讲述了二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女子服务队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这群年轻女性冲破偏见桎梏,积极投身于惊险的大西洋海战,在幕后的作战指挥室中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前线战报、巨幅地图、旗子与记号笔,在一场场兵棋游戏中模拟战术推演,为盟军研究出制胜战略,最终帮助海上舰队击败纳粹德国的U型潜艇,扭转大西洋战局,同时深刻影响了二战的整体走向,促成了德国的战败。本书作者以生动的叙事,融合扎实的史料
    (英)西蒙·帕金军事22.6万字
  • 会员
    在海防受到剧烈挑战时,一个国家如何应对以保卫其政治经济核心区?本书从倭乱对明代国家海防的挑战出发,叙述明政府面对袭击时具体的防御应对和调整。全书研究由军、兵两个方面构成的“军政格局”下明代海防所涉职官设置、各层级配合与实际指挥的制度运作过程,揭示明代海防格局、部署以及制度的调整和改变,展现近代早期国家在制度操作层面的探索和一些困境。通过对实际海防形态的叙述和分析,增进对明代国家及其组织运作的认识和
    陈博翼军事11.1万字
  • 在这本书中,保罗·肯尼迪教授已经开始运用后来他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的研究方法,他将历史叙事与战略分析结合起来,对英国海上霸权的兴衰提出了创新性的解释。他认为,英国获得世界霸权不只依靠海权,更依靠海权与陆权的结合,不论在伊丽莎白时代,还是在拿破仑时代,情况皆然。。他也更加理性地看待海权,认为进入20世纪后,海权的重要性已开始下降,只有同时拥有陆权和海权的国家,才能成为新一代的霸权国家。没有哪个曾经
    (英)保罗·肯尼迪军事29.7万字
  • 1939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世界上有六个海军强国——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海权的胜利》从二战前六大海军强国的基本面貌一直写到战争结束,是一部二战海战的全景纪实。同时,保罗·肯尼迪教授延续了他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的方法,将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与战略分析结合起来,从经济、军事、技术、地缘政治、战略思想、政治决策等多重角度,为我们盘点了六国海军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详细分析了六国海
    (英)保罗·肯尼迪军事32.9万字
  • 会员
    “一.二八”事变期间,日军对上海及周边的杭州、苏州等地也多次进行了空袭,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对中国文化设施的破坏在当时引起了各界的共愤,“防空”由此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我军就取得了“八一四”空战大捷,防空部队在南京防空战中有效地阻击了日军侵略步伐,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在抗战中有力地配合其他兵种和盟国空军奋勇抗敌,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
    袁成毅军事20.8万字
  • 会员
    1947年12月,吴嵩庆将军出任财务署署长,总管全国军费,也被牵入了“上海国库黄金运台湾厦门事件”。1949年春,金圆券巨贬,国民党军队不得已开始以黄金银圆补给部队,吴嵩庆深得蒋介石信任,负责黄金军费运用。此日记即记载1948—1950年国民党政府的军费收支,1948年8月之前,军费使用法币;之后到1949年4月,为金圆券;1949年5月至年底,直到国民党军退到台湾,都使用黄金银圆作军费,其间,7
    吴嵩庆著 吴兴镛编注军事15.6万字
  • 会员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非虚构写作的至高典范,历史叙事的尽美极则。该书以1588年英西大海战为核心,详细描绘了无敌舰队战役的背景、过程及其对欧洲历史的深远影响。不仅有对宏大战役的精彩描写,还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展现当时欧洲各国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军事战略以及关键人物的命运。
    (美)加勒特·马丁利军事2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