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2卷·村庄类第1卷·华南区域第1卷)
更新时间:2018-11-08 16:23:16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收录了四份村庄调查报告: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岩镇山池村形态与实态调查、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坪村形态与实态调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形态与实态调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白鹭乡白鹭村形态与实态调查,分别从宗族由来与村落形成、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等六个方面,充分而完整地阐述了龙池村、坪村、呈坎村、白鹭村等四个宗族村庄的传统形态、变迁与实态。
上架时间:2017-02-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徐勇 邓大才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属于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金铃乡华阳村是该县最偏远的山村之一,面临着稳定增收难、便捷出行难、安全饮水难、住房改造难、素质提升难、看病就医难、子女上学难、公共服务难等“八大难”问题。本书通过座谈、实地访谈等方式,对华阳村的概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四大工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两大模式以及巩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进行了经济6.2万字
- 会员2020年,我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后脱贫时代。本书从广西出发,分成四个部分进行论述:一是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后脱贫时代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的分析框架。从广西旅游资源基础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后脱贫时代的背景,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广西富民增收的影响提升至战略高度的定位,提出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及具体实现路径和策略。二是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经济15万字
- 会员本书选取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银达村作为“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的研究对象,不仅有意于发掘一个地处西部的传统村落“因文而名、因文而兴、因文而荣”的历史变迁,追寻乡村文化发展印迹、展现群众文化活动魅力,更有心于探究典型村落如何适应时代变革、坚守文化自信,揭示其何以实现经济社会与乡村文化协调共进,为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特别是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决策参考。经济17.4万字
- 会员共享经济虽非新事物,但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巨大转变,共享经济在过去十年快速成长,成就了许多独角兽企业。在这样的热潮下,有两个问题值得冷思考:一是真正的共享经济是什么?二是真正符合共享经济原理的商业模式有哪些?厘清这两个问题既有助于新进入者学习,也有助于规制规则的建立。本书从这两个问题入手,梳理共享经济的概念,并对其商业模式进行全方位探讨,对未来共享经济发展进行前瞻性预测。经济14.6万字
- 会员本书充分考虑产业及区域异质性,以准确研判四川柑橘产业供需匹配状况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四川与全国其余8个柑橘主产区的比较、四川20个柑橘种植市州的比较,揭示四川柑橘产业的特性问题,致力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双重差分法等计量模型客观评价四川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聚焦柑橘产业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效果,丰富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域的经济12.4万字
- 会员二十多年来,中国机械制造业崛起,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空前繁荣,且改变了世界工程机械市场的格局。《二十年博弈:工程机械市场的巨变》分为六篇,介绍了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特殊性、工程机械代理商在中国市场的命运、价格战和经济型挖掘机、行业债务纠纷的演变、工程机械环保政策的影响等内容。本书开创性地选用自下而上的视角,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并推测出当前市场下可能演变出来的六大趋势,希望能够提供一些经济12.1万字
- 会员本书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形成为评价核心,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力求对航空经济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这一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有关航空经济区评价的研究内容,而且从实际出发对我国各航空经济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客观的监测和评估,揭示了我国航空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经济16万字
- 会员本书聚焦于工业互联网标识与双碳园区建设和发展,在全面介绍相关关键技术、实施方案和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给出了双碳园区的未来建设方向和推进建议。全书主要介绍工业互联网概述、工业互联网标识、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新模式、双碳园区的发展历程、工业互联网标识全面赋能双碳园区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双碳园区建设蓝图、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双碳园区建设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赋能双碳园区建设的类型,以及双碳园区典型实经济20.3万字
- 会员璞岭村是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一个深山中的村庄,在精准扶贫战略的推动下,从开启精准扶贫精准识别试点到实践“1156”扶贫模式,璞岭村的反贫困实践成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本书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璞岭村为调研对象,基于县情村情和产业扶贫政策要求,客观分析璞岭村精准扶贫模式、实践和成效,总结了璞岭村以茶叶、药材产业规模化助力精准脱贫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经济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