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在线阅读
会员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西方哲学24.2万字

更新时间:2019-04-02 16:05:50 最新章节:答胡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卷编校说明(草稿)本卷主要收录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此书系根据梁先生1921年8月在山东济南的讲演记录(罗常培笔录),又参酌1920年在北京大学的同题讲演记录(陈政笔录),并由梁先生本人撰写了第五章之后,最终编纂而成。1921年在济南讲演时,曾陆续印发过记录稿,同年10月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成专书。自1922年1月起,改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至1930年先后计发行八版。1987年2月商务印书馆又根据1922年1月本影印出版。本次编校,以商务1987年影印本为底本,参校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商务1987年影印本在正文之外,另有书前《第八版自序》、《附录人心与人生自序》、《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三版自序》序言三篇,书后《补遗》一篇、《时论汇录》十篇及《自序》一篇。其中,《附录人心与人生自序》改入第七卷《人心与人生》,本卷不再重复收录。其余各篇悉数保留。此外,本卷还收录了《著者告白一》、《著者告白二》及《1980年抄本跋记》(此三篇出处待考),并将梁先生著作中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主题密切相关的六篇文章合为一“附录”,附于卷末。
上架时间:2018-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梁漱溟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笑,如同呼吸一样自然。然而,我们为何发笑,以及触发幽默反应的主题和情境,却少有人深入思考。在《喜剧的本质》一书中,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试图捕捉并分析这种难以捉摸的喜感的本质:我们为何发笑?可笑的事物为什么可笑?在喜剧、闹剧、小丑的鬼脸、俏皮话、文字游戏之间,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喜剧和正剧的区别在哪里?通过探究人类事务中所有幽默的元素,精微分析形式、动作、情境、语言以及性格的喜剧性,柏格森希望提炼出喜剧背
    (法)亨利·柏格森哲学6.8万字
  • 会员
    《艺术哲学》是法国知名文艺理论家、历史学家丹纳的扛鼎之作,也是写给大众的艺术入门书。该书横跨艺术、地理、历史、哲学等领域,为读者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学盛宴。作者从种族、环境、时代三个角度出发,以渊博的学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解构雕塑、绘画、建筑、音乐、文学五大艺术门类,并对艺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他强调艺术创作并非孤立的精神产物,而是深植于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文化现象。本书结构清晰,内
    (法)丹纳哲学27.4万字
  • 会员
    当虚无成为现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映象时,如何走出虚无主义的深渊便成为时代命题。本书系统梳理了尼采、海德格尔、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克服虚无主义的理论和批判资源,为我们反思和克服虚无主义提供了思想借鉴。克服虚无主义是全球性问题,也是中国问题。虚无主义之于中国,不仅是问题危机的倒逼,也是责任担当的体现。克服虚无主义,需要理论逻辑的建构,更需要实践资源的探索。本书澄清了虚无主义的中国特征、影响程度和发
    杨丽婷哲学22.5万字
  • 会员
    耶路撒冷和雅典作为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代名词,被认为是西方精神的两大源头。了解两希文明,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西方文明。作为20世纪独树一帜的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对耶路撒冷与雅典之争有着深刻的思考。本书以这个主题作为焦点,重点考察施特劳斯对近代政治哲学家尤其是霍布斯和斯宾诺莎的研究,并专门讨论了施特劳斯与施米特之间的思想对话,从而从政治哲学角度辨析耶路撒冷与雅典之争以及古今之别的意义。
    陈建洪哲学12.8万字
  • 会员
    本书选取了与“弥尔主义”形成对照的另一大民主传统“卢梭主义”的创始人——卢梭,以卢梭的平等观念在清末民初思想界的引入和诠释为线索,提出了另一种建构性的分析。由于卢梭思想在清末民初社会传播的广泛性和历史性,本书不局限于某一位特殊的阐释者或传译者,而是组织了一个与《自由的所以然》相比更为丰富的观察维度,以此为契机,追溯平等观念的脉络和过程。
    文雅哲学20.4万字
  • 会员
    柏拉图遗存著作的真伪一直有争论。现在学界的倾向是谨慎避免“怀疑”态度。不过,有些归于“柏拉图”名下的文本被公认为隶属于柏拉图哲学,是希腊化的罗马时期著作,却未必是柏拉图本人的著作。这些文本被称为“柏拉图杂篇”,作为古代文献,它们对我们理解柏拉图和那个时代的思想,都弥足珍贵。本文集的编译者认真收集了尽量齐全的有关古希腊语原文文稿,将其分为“定义集”“托名作品集”“箴言集”和“悲剧残句集”四个部分,并
    (古希腊)柏拉图哲学9.7万字
  • 会员
    《沉思录》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的一部哲学思考札记,全书以格言体写就,分为12卷,内容大部分是作者在鞍马劳顿中所写。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主体时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表达了作者不仅要人们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更要付诸行动的观点。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哲学8万字
  • 会员
    随着全球化的深度行进,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力量也日益活跃,思想观念在全球的流动会引发什么样的回响与激荡?未来是走向“文明的冲突”,还是“文明的融合”?历史学特别是思想史研究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并做出应有的回应?本书从全球思想史视野出发,研究概念与文本的全球性流动,考察和辨析这一流动与移位对人们的影响,及其如何塑造人们的价值世界,进而展开建构世界的实践。期待这一探讨能为未来“文明”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源,
    孟钟捷 李宏图主编哲学30.1万字
  • 会员
    《道德箴言录》是法国著名思想家、格言体道德作家德·拉罗什福科的主要代表作。书中对人们的行为品质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和描述,揭示了人们在浮华的外表下,实际上在做什么、想什么,是一部道德心理学著作。书稿自17世纪问世以来,对司汤达、马克思、哈代、尼采、纪德、爱因斯坦、鲁迅等诸多后世哲学家及作家影响甚深,被认为是哲学史上兼具文学性和哲理性的经典著作之一。
    (法)拉罗什福科哲学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