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多维视野中的文心雕龙兼与文赋、诗品比较
更新时间:2019-08-16 18:50:47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维”是度量,在三维空间坐标上加上时间,时空相互联系,构成四维时空。在借用古今中外的文学、文艺心理学、美学、哲学、艺术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多维视野中,笔者对《文心雕龙》及其与《文赋》《诗品》展开新的探索性比较研究、追根溯源或现代阐释。《文心雕龙》研究的新视野着眼于文艺心理学视阈下的心理距离、生命体验、艺术品格三个方面。《文心雕龙》与《文赋》的比较研究立足于哲学视阈下的物象美、艺术思维、文体风格等理论形态,从道家哲学、海德格尔哲学、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等方面进行溯源及现代阐释。《文心雕龙》与《诗品》的比较研究立足于文学视阈下的文学形式、心物关系、情感符号等理论形态,从民族与时代文化、作家心理、生命意识、审美人格等方面展开溯源或现代阐释。《文心雕龙》与《文赋》《诗品》的比较研究立足于艺术学视阈下的鉴赏批评的理论形态,从立体主义观念角度进行现代阐释。在多维视野中探究《文心雕龙》,兼与《文赋》《诗品》进行相互比较,旨在使这三部中国古代文论著作的研究更加富于理论性阐释和诗意性解读。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分为“专人专书”“校勘辨正”“儒学新论”“儒藏讲谈·青年学者论坛”四个部分,收录《沈钦韩遗文辑存》《从三科九旨论大一统义》《正俗之间——谈谈俗字及与古籍整理之关系》等文章。文学32.3万字
- 会员本书以伍尔夫文本的原创性研读为出发点,研究伍尔夫关于小说创作的非个人化诗学,剖析其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联,探究伍尔夫非个人化诗学对莎士比亚等作家非个人化诗学的继承与创新,挖掘其与艾略特等同时代作家非个人化诗学的区别,探讨伍尔夫非个人化创作理念在其小说中的实践,以及分析其对陈染等中国当代女作家的深刻影响。文学19万字
- 会员本书试图建构关于怀旧书写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近百年来现代社会转型语境下中国文学的怀旧书写进行整体性系统研究,深入阐析了现代社会转型与百年中国文学的怀旧书写之间的关系;全力探寻现代社会转型语境下百年中国文学的怀旧书写发展历程,厘清了其历史沿革;详尽阐释了现代社会转型语境下百年中国文学的怀旧书写主题;在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现代社会转型语境下百年中国文学的怀旧书写之文学史地位。文学22.5万字
- 会员文学关注“人”,特别要表现人的“三性”,即:“兽性”“人性”与“神性”。设置“神性”的标准,不是为了达到“神性”,而是为了获得“人性”,不至于处身“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表现“人性”,总是不能离开“神性”的立场;文学是“人学”,总是要有“神学”的参照。这是文学的魅力。本书认为,相对于“启蒙”“革命”“批判”“生存”等现实主义要义,当代中国文学的力量也源自神学精神层面的“博爱”,“博爱现实主义文学20.3万字
- 会员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对中国当代作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从叙事语言、视角、作品结构和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架构等四个相关联的结构性层面,对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了整体、系统的研究,深入考察了其艺术风格的本质特征,其艺术创新在整合文学传统与现代主义先锋实验方面的成就,其艺术创作与美国南方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和启示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在总体上文学18万字
- 会员本书聚焦于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特别是小说理论,是国内第一次系统研究该内容的尝试和探索。主要包括俄国形式主义和后俄国形式主义两个时期,以前者为主,代表人物有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托马舍夫斯基、雅克布逊和蒂尼亚诺夫等。具体而言,该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派关于叙事作品的本事与情节、形式与功能、时间与空间、主人公与叙述人以及文学史等理论展开研究,考查学派叙事理论体系的建构、历史演变与发展规律。与此同时,探文学19.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