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黑塞文集)
更新时间:2019-05-28 10:34:20 最新章节:第11章 中断的课时
书籍简介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译,收入长篇小说、中短篇作品、诗歌、散文、童话与画作,全面展示黑塞创作生涯。《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收录黑塞共11则中短篇作品:《小孩的心思》《克莱因与瓦格纳》《内与外》《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南方的一座外国城市》《郊狼》《纪念品》《拜访诗人》《乔迁时的遐想》《我的传略》和《中断的课时》。《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是黑塞创作于1919年的中篇小说。彼时一战刚刚结束,世界尚未从混乱中恢复,千万士兵、战俘和民众,从多年僵化统一的顺服中,回归既向往又恐惧的自由。有些年轻人在童年时被战争拖走,现在“回归”了,却必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现实世界。而对于黑塞这样的“老人”,那些曾被高度认同的世界观已成了可笑荒唐的明日黄花。一切都变得可疑,令人不安惶恐。在这样一个夏天,一个告别的夏天,充满力量与光芒、诱惑与魅力,弥漫南方阳光与葡萄酒香气的日子,画家克林索尔化身李太白,与他的好友杜甫、路易、亚美尼亚占星师,一同漫游,饮酒,辩论。最终在夏末,用尽生命所有的燃料,完成了最终的画作。
品牌:上海译文
译者:张佩芬等
上架时间:2019-04-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德)赫尔曼·黑塞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秉烛后谈》主要收录周作人1937年4月至10月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说,“本书中诸文颇多闲适题目”,然而同为闲适题目,内容却可分为两类,其一表意趣,其一疾虚妄。作者在集中《谈文字狱》等文章中,继续批判中西文化中黑暗的现象。在文字狱中,作者特别看重“以思想杀人”一类,指出思想专制的实质,就在于人们普遍丧失思想和判断能力,自觉趋同于专制本身。周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着意加以甄别,不放过坏的文学6.4万字
- 会员《苦竹杂记》初版于1935年10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五十一篇,既有《冬天的蝇》《柿子的种子》《儿时的回忆》一类闲适散文,也有《畏天悯人》《情理》《常识》这样的杂文,寓悲悯于简练淡远之中,是具情感深度的性情之作。文学10.4万字
- 会员《一生所求,不过爱与自由》收录了老舍、胡适、周树人、鲁迅、徐志摩、林徽因、萧红、朱自清这八位文学大家的散文作品,作家们在书中谈论亲情、友谊、久别的故乡、逝去的时光,人间草木等等,在这些文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热爱。文学8万字
- 会员本书收入周作人散文47篇,可看作其文化批判的作品。作者择取“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之文章”,确立了“书话”这一新文体,即以阅读为契机,依靠知识的绵延和思想的碰撞,扩张至文化、历史和社会领域;就方法而言,即大段摘抄原著,中续少量按语。因此,周作人也自称“文抄公”。本书集中体现了周作人的这一特色。文学9.8万字
- 会员《永日集》收录周作人散文四十七篇,为“苦雨斋小书之四”,是作者对文学与时事两个主题的继续或深入思考,展现了文章之美,思想之美,深度之美。“谁愿的走上去,快靠着那手脖子,给我切下那死人的拳头!”――这是巫婆的咒语。但是作者为什么要介绍这个呢?因为人类是从蒙昧时代发展完善而来的,认识从前的蛮风,对于现今实有重大意义。文学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