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边防:思想、政策与制度在线阅读
会员

晚清边防:思想、政策与制度

王宏斌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中国政治40.4万字

更新时间:2020-03-13 11:07:50 最新章节:人名索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晚清时期士人对于国土陆地边防的思潮主张,清廷边防政策的调整与边防制度的改革,重点分析了边防思潮演变及其对清廷政策调整的推动作用、严重的边疆危机对于清廷边防制度改革的影响与清廷制度调试的艰难过程等问题,展现了晚清边防体制从传统的“夷夏之防”逐步转向具有近代意义的中外之防的曲折历程。
上架时间:2017-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宏斌
主页
  • 会员
    从1895年日军侵占台湾,到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期内,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占领区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行了一种阴险毒辣的毒化政策。实施这种毒化政策有两个罪恶的目的:一是通过公开兜售鸦片、吗啡和海洛因,搜刮社会财富,以毒养战;二是最大限度地麻醉中国人,以减轻他们对侵略者的抵抗,达到强化殖民统治的效果。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明确指出,日本的鸦片专卖机关"不过是奖励使用麻
    王宏斌中国史23.9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先秦诸子在理论上提出了一整套指导社会治理实践的学说,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社会治理思想。这些社会治理思想,不仅可以为当代社会治理理论提供一定的借鉴启示,也可以为当代社会治理实践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朴智慧。
    高延飞 胡月政治15.9万字
  • 会员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在社会差别方面出现了很多明显变化,城乡差别、行业差别、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差别等依然存在,并出现了新的情况。研究职业差别、职业分层是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的重要途径。本书试图通过对职业社会地位的测量,总结中国当前职业分层的特点,进而推断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的特征。本书既着眼理论脉络的梳理,又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制度因素,力图为中国社会管理提供政策参考。
    田丰政治25.8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官吏集团的角度考察秦兴亡之原因。在考辨秦自商鞅变法以迄王朝灭亡期间史实的基础上,本书一方面总结了秦国迅速崛起的历史经验,另一方面深入探讨了秦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概而言之,在商鞅主持制定系列驱使上下戮力耕战的法令,让秦国完成向以法治国的转变后,秦国兴于秦法之治下官吏集团的积极效力;在秦法未变的情况下,秦王朝亡于胡亥即位后官吏集团遭受摧残性打击及其在大势已去认知下的土崩瓦解。本书努力让人们真正认
    宁全红政治31.6万字
  • 会员
    全书包括上篇“批判与借鉴: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研究”和下篇“道路与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两个部分。上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合当代西方学者的研究,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角度探讨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从社会、文化、生态等角度探讨了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进行反思的一些思潮。下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实践特点;另一方面探讨了国外对中国
    张严政治13.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清末新疆、西藏、蒙古新政为研究对象,从国家视角探讨了清政府为应对边疆危机,通过在边疆地区实施新政将国家权力渗透到边疆社会基层的历史脉络;在细致梳理清末边疆新政内容和过程的基础上,阐释了实施边疆新政的内在机理,客观分析了清政府通过边疆新政加强边疆治理、重新统合边疆地区的实际效果。
    高月政治26.7万字
  • 会员
    本书梳理绍兴师爷手稿中保存的县级政治和财经等方面原始档案资料,利用这些数据,分析晚清县级政府财政运作、经费来源、百姓税负和收支项目等,绍兴师爷手稿中的典型案例,有利于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运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把绍兴师爷手稿置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和特殊规律中,考察绍兴师爷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首次用原稿整理和扫描的方法对绍兴师爷现象开展研究,突破囿于传统观念的理论束缚,揭示社会剧变对
    钟小安政治40.8万字
  • 会员
    本书遵循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分析路径,聚焦探讨曾绵延中国历史数千年并至今仍在发挥重大作用的国家治理模式“大一统”秩序的建构及演变。本书首先探讨“大一统”秩序的精神动因、制度建构及社会心理,其次分析“大一统”秩序框架下的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互动、竞逐及融合,再次阐释中国基于传统大陆文明的“大一统”秩序被现代海洋、大陆文明所解构的过程及原因,最后分析“大一统”秩序及精神内核的当代价值,以及其
    莫翔政治32.4万字
  • 会员
    作为唐代建国过程中的重要政治力量,太原功臣这一群体在唐初的政治际遇,反映了武德时期的政治模式与权力关系。本书以这一群体为切入点,对晋阳起兵至李渊称帝这一过程中体现的政治关系与唐初政治结构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梳理,并对陈寅恪提出的“关陇集团”“李武韦杨婚姻集团”等中古史研究中的理论命题有所回应。此外,有关太原功臣的历史叙事,是唐初修正建国模式、重新塑造开国史的重要文本,本书以此为个案,对唐初政治实践对历
    张耐冬政治18.7万字
  • 会员
    所谓中坚社会势力,是指相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支持某个王朝政权存在的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社会势力的中坚势力阶层或势力集团。秦亡于中坚社会势力的缺失。汉初有意识地对中坚社会势力进行了弥补。西汉前期,旧贵族、豪强、文吏、士人、贫窭者等各种社会势力都实现了向士大夫阶层的转化。西汉中后期,士大夫间的关系逐渐紧密,由“相善”“厚善”发展为“同志”“同好”再到“党人”“吾徒”的群体性认同关系,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士
    张继刚政治1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