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中的纠纷解决在线阅读
会员

社会转型中的纠纷解决

郭星华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法律诉讼法/程序法24.6万字

更新时间:2019-12-27 18:20:56 最新章节:附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作为法律社会学、法律人类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民间纠纷解决研究在国内外学界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然则尚不足以跟上中国现实发展的步伐。本书对民间纠纷解决的探讨立足前人研究,积极创新,以丰富的经验实证材料为支撑,力图在贴近纠纷解决的纷繁现实方面,在构筑与国内外同领域研究者的对话平台方面,在从理论上指导我国的现代化法治建设方面,做出贡献。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3-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郭星华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运用诉讼实施权配置理论,对公益性诉讼实施权配置的理论、制度、实务展开研究;对公益性诉讼实施权配置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并对公益性诉讼实施权与私益性诉讼实施权配置的关系展开动态分析,为在解释论上完善我国团体诉讼制度奠定基础;分别对环境公益诉讼、消费公益诉讼、食品安全公益诉讼中的诉讼实施权配置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实践进行详细考察和反思,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特则的构建提供具体建议。
    黄忠顺法律19.3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演绎法及实证法研究刑事和解的实体性与程序性,阐明刑事和解的意蕴,从多个维度体现刑事和解的精神。刑事和解的原本价值是以“恢复”取代“报应”,其真正价值在于人道主义在司法领域的实现;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刑事和解与罪责刑相适应、刑事和解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及刑事和解与无罪推定等,虽然在形式上相互矛盾,但在实质上,它们在不同的刑事司法模式内,各自实现各自的价值。
    李卫红法律23.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检察权理论、法律监督理论及公益诉讼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从法律文本与司法实践双重视角出发,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起诉主体、诉前程序、起诉条件、审判组织、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以及人民法院结案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笔者始终基于一种“现实主义”的立场,立足于具体的现实条件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探讨,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制度预设
    杨雅妮法律21.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刑事庭审调查改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成都市两级法院示范庭和对比庭的实证考察,并结合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重点研究法庭举证、法庭质证、人证、法庭认证问题,以期对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有所助益。
    李文军法律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