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演变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演变

李新功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各部门经济18.9万字

更新时间:2020-04-07 10:38:10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在国际制造业中心逐渐由美国向中国转移过程中不断演变的。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英国和美国都先后经历过由制造业中心国家向制造业强国的演变。英国在18世纪早期,就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纺织品、加工制造等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所导致的制造业转移,适逢中国80年代的开始改革开放,自然就形成了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进行转移的现象。中国也因此有机会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当今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决定了以美国为首的制造业转移的非平等性。美国是出于调整本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考虑,有计划按步骤转移低端制造业,而中国是要实现出口换取美元作为外汇储备,以稳定经济发展。这就必然形成中国对美国制造业出口的长期失衡。该研究重点探讨了国际货币体系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影响,特别是美元汇率波动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危害,并根据中国实际,提出了国际制造业中心转移过程中,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演变的政策建议。首先,要多途径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尤其是利用“一带一路”国际政策带动人民币国际化;其次,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通过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摆脱美元汇率变动对中国主权财富减损;再者,加大“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力度,通过上下游产业技术扩散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最后,鼓励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新功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地球重力场模型通常用球谐函数进行表达,但由于球谐函数具有全局紧支撑特性,任何一个球谐系数的变化都会引起整个重力场的改变,不适用于局部重力场模型的精化。径向基函数——一种在空间域和频率域都具有良好局部化特性的函数,近些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径向基函数能够根据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频谱特性灵活地做出调整,并可以联合多种数据共同建模,在表示局部重力场方面展现出很大的优势。本书重点探索径向基函数在融合多
    马志伟经济8.1万字
  • 会员
    广西玉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香辛料集散地和交易市场。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玉林市委、市政府推出了“南国香都”区域公用品牌,用以统领香辛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本书围绕“南国香都”建设的产业基础、存在问题、实施路径、文化内涵和发展前景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分析,既为广大读者认识、了解和投资玉林香料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更为玉林广大香料企业深刻理解“南国香都”品牌建设,实现“南国香都”品牌赋能提供指导借
    梁伟江 何华沙等经济11.5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分为7篇23章,分别从产业、环境、技术、政策等多个角度,通过对能源革命背景下化石能源清洁开发利用、能源革命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革命背景下能源化工产业环境承载、能源技术支撑体系及其产业化进展、中国能源政策的演进与评估以及能源产业升级评价等问题的研究,对能源革命背景下化石能源高级化问题进行系统性探讨,旨在对能源革命背景下的能源产业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胡健 焦兵 张文彬等经济18.5万字
  • 会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考察期间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本书以新质生产力为指导理念,研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发展路径。核心逻辑包括“明晰背景、提出问题—厘清内涵、创新理论—逻辑体系、机制分析—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确定结论、选择对策”。本书主要分为7个部分。
    赵利梅经济18.7万字
  • 会员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导向下,能源转型的步伐将持续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汽油需求预测的背景和前提发生全新变化,汽油需求突变成为大概率事件,传统的历史数据外推法已不能满足汽油需求预测的需要。从石油产业的角度,油田的勘探开发周期普遍超过30年,炼油设备的生命周期普遍超过20年,石油产业迫切需要汽油需求的中长期预测结果作为其发展参考。针对中长期汽油需求预测
    孙仁金 李喆经济12.1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超过650万辆新能源汽车实时运行数据,以大数据挖掘为基础手段,从应用场景出发,针对私人乘用车、网约车、出租车、共享租赁车、物流车、公交客车、重型货车市场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涵盖了车辆推广成果、车辆技术进步、车辆上线率特征、车辆运行特征、车辆充电特征、故障与安全、节能减排、评价指数等研究内容。相较于2021年度研究内容,本年度新增了车辆换电模式运行特征分析、燃料
    北京亿维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组编 王震坡 梁兆文等著经济16万字
  • 会员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生产力。本书从数据的基础认知、数据圈的诞生和发展以及数据蕴含的未来等角度开始谈起,进一步讨论了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节点,以及企业数据应用和管理的难点与重点,最后从数据传统应用的不同领域进行解读分析,全面阐释了什么是数据、数据的应用以及数据的未来等内容。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感受到数据开启的美好新时代,也可以预期在各行各业中,数据拥有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超能力。
    孙丹 沈寓实 赵勇经济17万字
  • 会员
    本书综合运用多源信息融合理论、组合预测理论、包容性检验原理、专家预测系统理论等知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思想,对我国能源需求预测模型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我国能源需求预测总体框架、基于同源信息融合的我国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和基于异源信息的我国能源需求专家预测系统,采用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方法对2023—203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作出预测,为我国能源需求预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
    冯雪经济7.9万字
  • 会员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面对的重大战略选择,其本质是通过有效地使用数据资源对业务进行全面的升级和优化,提高企业的综合产业竞争力。本书将数据科学作为出发点,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数据分析的方法和理论为观察视角,介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知识概念及主要的应用实践策略。本书共8章,分为数据科学原理、数据科学技术、数字化业务实践,以及数字化产业目标四个主要部分。数据科学原理部分(第2章)主要讨
    刘通经济20.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资源要素的稀缺性和逐利性,使得资源的流动和集聚成为其主要空间表现形式。资源集聚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背景下,随着资本、技术、人才、信息、金融等区域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组,受集聚效应和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等空间区位选择作用的叠加影响,资源要素向某一区域不断集中的动态过程,是区域竞争力的体现。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实证定量研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化特
    郭庆宾部门经济11.2万字
  • 会员
    本研究旨在通过结合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整理出一套促进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的技术、方法与政策,形成满足节约、集约、和谐的土地利用体系。根据研究目标和计划,将课题研究内容分为4个部分,即城市土地供需预测关键技术研究、城市功能结构与土地利用格局的关联分析研究、城市土地节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和标准规范研究、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陈耀华 林坚部门经济13.7万字
  • 会员
    本书在新迁移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框架下,以家庭劳动力最优配置决策与家庭资金最优配置决策为核心,探讨农民工迁移与回流的动态决策及其影响效应,重点对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动态决定、农民工收入与城市消费行为、汇款与农民工回流、农民工家乡住房投资行为、迁移与农户发展、回流职业选择与创业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构建农民工城乡迁移政策的联动机制,为统筹农村劳动力城乡配置和劳务输出地与劳务输入地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明娟 王子成部门经济14.1万字
  • 会员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直接关系经济安危。本书从能源与经济的联系出发,分析了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其不安全时对经济的影响,具体分析了供应中断、价格波动、能源转型风险的识别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经验,提出了应对措施。
    史丹等部门经济7.3万字
  • 会员
    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深刻变化,尤其对于一些大经济体来说,这种空间变化影响更为深远。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空间布局已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城市化快速发展、经济活动集中度提高和区域收入差距扩大。这些都是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相关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关注点就是如何看待这些空间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这些变化到底是经济发展过程
    冯俊新部门经济8.6万字
  • 会员
    本书重点研究了轨道交通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机制的理论基础,在给定公益性与经营性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外部补贴机制、内部补贴机制和价格机制三个维度的平衡理论框架。研究了轨道交通公益性与经营性的计量及分配模式,基于GDP、受益主体、土地增值三个视角对轨道交通公益性进行了计量,并解析出适合轨道交通公益性与经营性评估和平衡机制的路径。最后通过若干案例和国内外经验的借鉴研究,对国内外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模式进行了
    林晓言 罗燊部门经济2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