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海洋帝国的崛起:尼德兰八十年战争1568—1648
更新时间:2021-04-02 14:14:13 最新章节:专有名词对照表
书籍简介
1555年的王位交接仪式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未来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及荷兰共和国国父奥伦治亲王威廉,这几位在前后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搅动风云的人物齐聚一堂。围绕在他们周围的还有英格兰女王血腥玛丽和伊丽莎白一世,苏格兰的断头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以及德意志和法兰西的众多王侯……“尼德兰”,意为“低地”,范围大约包含今日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地区。11—14世纪,尼德兰地区逐渐形成众多分散的公国、伯国和主教领地,后在勃艮第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治下逐渐统一。1568年,尼德兰的十七个省反抗西班牙帝国的统治,1581年,尼德兰北部七省废黜腓力二世,之后于1588年正式建立荷兰共和国,最终于1648年借三十年战争之机,彻底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由此诞生。随后,新生的荷兰共和国在短短50年里,迅速崛起,成为欧洲的经济中心;繁荣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第一家现代银行和股票交易所,建立了现代金融体系,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同时,发达的造船业支撑荷兰积极开展海外贸易,16—17世纪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面上,荷兰创造了“郁金香神话”,成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从饱受西班牙压迫的边缘小国,到纵横大洋的“海上马车夫”,发达的商业资本与迅猛的海权扩张,共同写下了荷兰这一海洋帝国崛起的历史。这段历史的盛衰,值得深思。本书以普及性方式介绍了尼德兰八十年战争史,生动地叙述了当时主要的历史人物、决定性的战斗、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以及尼德兰周边的国际局势,抽丝剥茧,给读者展示了尼德兰八十年战争的缘起、衍变和结果。
品牌:华夏盛轩
译者:杜原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夏盛轩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荷)安东·范德伦
最新上架
- 会员《全球史评论》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创办,刘新成教授担任主编,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全球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提倡有关跨文化、跨国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视野中的文明互动与交往,探寻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全球化进程,及其与地方特性的相互影响。历史22.1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了包括由哈佛大学汪悦进教授、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南京大学周宪教授,ITatti研究中心乔纳森·纳尔森教授、FabrioNevola教授、佛罗里达大学邹晖教授、清华大学刘晨教授以及几位青年教授的论文。这些论文是从“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文化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20多篇论文中挑选出来的。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与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ITTATI)联合主办,以“中国历史14.5万字
- 会员在前近代东亚世界,“中国”“中华”或“华夏”,更多是一种文明的标签,与古代中国共享儒家价值体系的邻国朝鲜、越南有相当的同质性。它们或号称小中华,或自命“小中国”,所谓“凡礼乐文物,民风士习,悉仿皇朝”云者是也。宦官制度也仿效中国,且常以阉人当贡品。尤其在朝贡体系最为典型的明清时期,与中国接壤的安南和朝鲜进贡最繁,成为明代域外宦官的最大来源国。这批最能接近明朝皇帝的域外人士又常常作为使臣被派遣回原籍历史16.7万字
- 会员拉萨具有1300多年建城历史,在市区或市郊有许多古地名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这些地名也可以看出拉萨城市的变迁。书中每一个地名之由来、位置、含义、藏文写法及词义、汉语拼写等,作者都一一作了考证,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作者走访了不少专家、老僧人和民间人士,请他们讲述当地风俗、地名由来等。另外,作者还查找文献记录和老照片,将原来地方的风貌展现给读者,利用走访之机,将地方现状拍摄了照片,使本书图文并茂,更历史13.1万字
- 会员近代早期的英国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折期。中世纪的田园牧歌生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处在变动中。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勃兴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宗教改革冲击着人们固有的信仰;社会的转型打破原有的习俗、惯例。这一时期既见证了科学革命和教育的发展,也被贫困、叛乱和巫术等问题困扰。本书选取16个专题进行论述,力图为读者展示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的一幅幅图景。历史20.3万字
- 会员墨洛温王朝时期,随着法兰克君主对正统基督教会的倚重程度与日俱增,召开具有“合议精神”的教务会议逐渐从教会传统上升至国家行为。法兰克教俗精英在会议过程中针对诸多现实问题制定的教规教令,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法兰克共同体的权力架构、王权理论、族群意识、内外秩序以及社会风气,继而在后罗马时代的地中海世界打造出一个颇具教会特性的“法兰克早期国家”。历史18.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