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日远古非文字交流研究
更新时间:2021-08-05 15:00:22 最新章节:Z
书籍简介
本书以日本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和古坟时代为基本断代,以非文字证据为主要支撑。通过对日本绳纹人与中国古越人的共同祖居地“东中国海平原”的探讨,阐释了15000年前日本绳纹文化的产生;通过玉玦、勾玉、红漆角栉、刻画纹石钺和远古菱形纹,阐释了中日两国7000—4000年前非农耕背景下的文化交流;通过对稻作东传日本的最早传播者、稻魂信仰的始源、日本历史纪年的起始年以及徐福姓氏的考察,阐释了3000—2200年前中日两国以稻作农耕为背景的文化交流;通过对前方后圆坟、三角缘神兽镜和金错铭文铁剑的分析,阐释了1800—1600年前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以及日本从无文字社会走向文字社会的历史进程。
上架时间:2021-07-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国栋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该书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它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技术,在书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述。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文化史17.8万字
- 会员本书从中国中心观这一历史视角出发,联系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与中国艺术现代转型实际需求,考察印象派绘画在中国的传播问题,以涉及印象派跨文化传播的近现代期刊文本为重要研究线索,有机结合新式美术教育机制的早期发展进程,以及艺术创作、社团展览等多元传播渠道,澄清印象派传播进程走势、起落效应,透视印象派绘画与中国本土艺术语境的互动形态,辨析外来艺术因子对中国艺术现代发展的具体影响。本书适合所有对近现文化史1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