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晚清那些事儿
更新时间:2022-12-02 17:05:16 最新章节:第15章 杂谈第十五
书籍简介
晚清时代,一些不被人所知的奇闻轶事让人不免窥探。本书以生动的笔触,讲述了晚清时期发生的一些历史故事。主要包括国家、军事、政治等方面,文笔犀利且不失生动,内容详尽而不冗繁。对此类题材感兴趣的读者,本书不可错过。光绪十六年(1890年),清德宗(载湉)皇帝举行大婚盛典,各国国家元首和驻北京使节纷纷致贺。大英帝国维多利亚女王送来的贺礼是一座供玩赏的自鸣时辰钟,钟上用汉字镌刻着一幅贺联:“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寿康。”贺者无心,受者有意。慈禧一见“日月同明”的镌字后,立马脸就拉长了。后面到底又发生了什么?1921年,溥仪所在深宫安装上了第一部电话。电话装好后,电话局送来了电话本。16岁的溥仪开始兴致勃勃地给人打电话,先是让全聚德送鸭子来,又学京腔打给杨小楼,随后又拨通了留洋博士胡适的电话。接电话的正是胡适本人,于是溥仪请他来宫里走走。没两天,小太监递进了“北京大学教授胡适”的名片。二人开始了第一次宫廷会晤。胡的到来,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名人轶事尽在其中,不妨读上一读。
品牌: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明天远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异鸣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著名明史学者樊树志教授用五卷两百余万字图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笔法,生动描绘了晚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呈现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大变局。本套书图文双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写晚明史》首次与读者见面。樊树志先生从嘉靖中期内阁更替落笔,以清初吴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载”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学家的深厚学养见解,向读者娓娓讲述晚明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历史35.6万字
- 会员《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增订本)》选取南宋从治世转入衰世的宋光宗、宋宁宗两位帝王作为研究对象,从内禅闹剧、庆元党禁、对外战事、权相专政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会问题,也剖析了光、宁两朝的南宋不由自主地走向衰微的历程和原因。在《水浒寻宋》一书中,虞云国教授另辟蹊径,依托其数十年宋史研究成果,以一种综合而全面的方法解读《水浒传》。在全书一开篇的“读法篇”中,虞教授总结了各种《水浒传》的读历史44.5万字
- 会员《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54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第五辑)涉及民俗、传统手工技艺、传统舞蹈、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七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包括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习俗、藏历年、彝族杆杆酒酿造技艺、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支格阿龙《勒俄特依》、彝族挽歌。本书首次全面详实地介绍了各种文化遗产的形成衍变、发展脉络、基本内容、表现形态、基本特征、价值与功能、代表性传承人存续状况,以及传播与影响,并辅以曲谱、照片等大量中国史16.3万字
- 会员《近代史学刊》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近代史领域学术集刊。本书为《近代史学刊》第16辑,分“中国近代大学与社会”“近代中国宗教社会史”“专题研究”“学术综述”“书评”五大板块,内容涉及清末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既有对前人已有研究的再讨论,也有基于史料的新探索,其中不乏创新与突破。中国史19.7万字
- 会员“郊祀礼”是中国古代国家祭典的核心,作为大一统帝制时代的开创期,秦汉时期的“郊祀礼”承担着大一统国家宗教的重要职能,具有深厚的文化意涵。本书围绕秦汉郊祀礼的生成演变,探讨礼制变迁背后的思想动因、文化成因、宗教基因。秦汉“郊祀礼”是秦汉政治与宗教、文化不断调试、发展的结果,其思想演变反映出商周时期的“巫史传统”与春秋时代的“人文传统”的重新合流,礼乐文化的延续是以“宗教”与“人文”的杂糅为代价的。中国史15.9万字
- 会员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殷周春秋战国”一卷。全书正文共十章,另有前言和附录两个部分。前言重点讲了本书新视角:“文化地域所拥有的历史特性”。正文十章:第一章讲“本书所涉及的时代”,强调了史料的价值问题及用法。第二至五章,是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其中第三、四章写法比较特别,作者的意图是利用各国成书于战国的史籍,考察各国在战国时代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带着主观性,追溯其在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渊中国史2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