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乃宣传(桐乡历史文化丛书·第五辑)在线阅读
会员

劳乃宣传(桐乡历史文化丛书·第五辑)

陈勇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传记历史人物14.8万字

更新时间:2024-04-19 18:25:36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劳乃宣(1843—1921),字季瑄,号玉初,自号矩斋,晚号韧叟。浙江桐乡人,祖籍山东阳信。同治十年(1871)进士,历任临榆、南皮、完县、蠡县、吴桥、清苑等地知县。创办畿辅大学堂,后出任南洋公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总理,浙江大学堂(浙江大学前身)总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总监督。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本书全面回顾劳乃宣79年的人生经历,并着墨于劳乃宣的学术成就,如其在“礼法之争”、古筹算学、教育实践、语言文字学等方面的学术贡献,以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位晚清学术界的博学鸿儒。
上架时间:2022-12-01 00:00:00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可其人究竟如何?出身商贾之家,未受过完整教育,早早结婚,又早早离家,在伦敦混迹市井,随即一朝发迹,在戏剧界、文学界一跃成名。他跌宕起伏而又神秘的一生,同那个时代的英国历史风物一起,被镶嵌在其作品中。从《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到《亨利四世》《暴风雨》,莎士比亚的剧作至今仍在被诵读、被演绎,而其中蕴含的对社会与历史、人性与情感的独到见解,亦不因时间的变迁而
    胡鹏传记8万字
  • 会员
    张居正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之一。他从荆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起步,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万历首辅、神宗皇帝老师以及明朝中兴的奠基人。张居正对明朝的弊政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但是,为了推行改革措施,张居正也曾经使用过不光彩的手段,其个人生活也难说检点。生前,他位高权重,一言九鼎;死后,却被剥夺谥号,查抄家产,祸及子孙。而否定了张居正
    朱东润传记26.4万字
  • 会员
    《刘备不是传说》以当代读者喜闻乐见的时尚流行语言和节奏明快的表达形式,立足历史真实,逼真而又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刘备的个性、格、生平、业绩以及从摆地摊到开国皇帝的心路历程和各种人脉关系,并以犀利的笔锋探究人性深处五颜六色的善恶美丑,诠释古代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常识与哲理。
    剑眉枉凝传记24.8万字
  • 会员
    何天炯(1877—1925),广东人,辛亥革命元老、民主革命先驱。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二十年,先后任同盟会本部会计兼广东支部长、中华革命党广东支部长及广州军政府秘书、顾问、参议等职,主要协助孙中山办理对日本事务及筹款等工作,为辛亥革命、反袁运动及护法运动作出贡献。本书为何天炯存世著作文字、书信及相关资料的汇编,对于了解何天炯及孙中山革命事业具有价值。
    李长莉 (日)久保田文次 (日)宫崎黄石编传记19万字
  • 会员
    祖籍安徽太平的苏雪林,一方面,因故里岭下村紧邻徽州,“一直是把自己作为徽州人看的”;另一方面,又因其祖父苏锦霞清末长期充任浙地知县而生长于浙十余年,故又自称“半个浙江人”。本书对苏雪林清末浙地县署上房生活(1897-1911)的考探,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在对徽浙深厚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祖父清末徙任浙地的情况作了考订;二是对有着浓重徽州文化色彩的县署上房女眷的悲剧命运予以了关注;三是对近代
    何玲华传记15.5万字
  • 会员
    海瑞是明朝时期的清官,他一生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反对贪污腐败,深受百姓的爱戴。他的清正廉洁和不畏权贵的精神,成为了后世清官的典范。本书讲述了海瑞的为官经历、政治主张以及他的道德风范。
    王璐瑶传记1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刘伯温一生为基本线索,重点讲述了正史记载下真实的刘伯温,将其“大仙”与“谋士”的真面目公之于众,并重笔刻画他与朱元璋之间的心理斗争故事,重现这位历史上稀有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人物光辉形象。
    掩卷传记11万字
  • 会员
    《李太白别传》是著名学者安旗先生撰写的一本关于李白的学术性传记。其所以取名“别传”,是为了与两《唐书·李白传》及《唐才子传》,以及作者另一本文学性《李白传》区分开。全书十三章内容,按年代先后分为十三章,每一章介绍李白生平之一段,涉及的时间长短不一,每章之下分数小节,每节或介绍生平二三事,或介绍作品若干首,或兼而有之。重要代表作特以专节介绍,文章考证辨析,串讲评论,力图解决李白生平经历和作品中长期悬
    安旗传记19.1万字
  • 会员
    魏光焘是晚清时期一位有着较大影响的封疆大吏。本书以晚清湘军人物魏光焘的宦迹为线索,动态跟踪了传主魏光焘在陕甘、新骒、云贵、两江和福建地区的施政方针和政策,并将这一人物置于晚清这一特殊的历史场景下,对其治理两北和两南以及东南地区的举措进行全面而客观地评价。
    赵维玺传记29.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