蹒跚前行:1870—2010年全球经济史在线阅读
会员

蹒跚前行:1870—2010年全球经济史

(美)布拉德福德·德龙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经济史30.8万字

更新时间:2024-08-09 15:39:19 最新章节:第23章 注释 关于注释的简要说明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1870年以前,人类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缓慢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被不断膨胀的人口吞噬。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发明创造加速推进,技术能力每过一代人得以翻番,最终改变了全球经济生活的面貌。前人以为,这种力量将帮助我们建立起完美的理想社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本书中,知名经济学家布拉德福德·德龙讲述了1870—2010年工业实验室、现代公司组织和全球化如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物质繁荣,它们给人类和全球带来了何种变化,以及为何没能帮助我们建立起理想社会,反而使全球陷入了气候变暖、经济衰退、不确定性与不平等加剧的困境。本书以令人惊叹的广度与深度,向读者揭示了加长版20世纪的发展真相:远非大幅跃进,而是蹒跚前行。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余江 冯伟珍
上架时间:2024-05-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布拉德福德·德龙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运用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政治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基础上闸述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性质、主要特征与历史发展规律。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运用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闸述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性质,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亚细亚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态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情况。二是阐明中国古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包括亚细亚君权专
    于金富经济24.6万字
  • 会员
    该书是梁方仲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书稿内容分为六大部分。“总序”论述我国历代户籍、地籍、赋役册编造的历史及其特点,并与世界各国进行比较。“正编”又分为甲编和乙编,共178个统计表,甲编是关于历代户口、田地的总情况和历代户口的地域分布,乙编汇集了唐宋元明清五朝的田地、田赋总数和分时分区的统计数。“附编”含37个统计表,对我国南北两大区域中的九个重要府州进行了细致的统计分析。“别编”有20个表说,侧重于对
    梁方仲经济6.4万字
  • 会员
    本书汇集了作者研究中国近代手工业及其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的地位、中国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工业生产力变动、中国工业资本估计问题、中近代的产业革命精神等中国近代工业化问题的主要专题文章,主要文章有中国近代手工业及其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的地位、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的起步、1933年中国制造所得、中国工业资本估计等。
    汪敬虞经济27万字
  • 会员
    宋代乡村在土地制度变革、人地矛盾和政策引导等多重因素下出现了以乡村各级市场发育为标志的商品化趋势,乡村各等民户从事专业和兼业经营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乡村经济与农商社会互动的显著特点是其乡村民户经营方式的改变与分化以及基于乡村各级市场进行的要素交换,而乡村各级市场的发育则为其经营方式分化和要素流通提供了基本平台。宋代乡村经济与农商社会的互动形式对后世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倩经济24.7万字
  • 会员
    本书选取宋代淮南地区经济开发进程中的水利、漕运、盐产为着眼点,对淮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加以考察,并选择淮南地区的泰州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试图揭示宋代淮南地区经济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贯穿线索。
    张勇经济13.4万字
  • 会员
    近代贵州商会是在晚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自产生后,就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在经济方面,商会通过协助企业融资、免费提供各种信息、参加博览会、创办发电厂、为工商业者申请减税、整顿市场秩序、调查农村经济信息、推广良种及经济作物、化解农村手工业品、农产品运销难题、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和农产品“合营”制度等,推动了近代贵州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在教育方面,商会兴办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
    王建经济17.7万字
  • 本书作者于晓华深耕农业经济学多年,此次聚焦元明清三朝700年的历史,分析古代农业社会的经济发展、制度建设、全球贸易、货币发行、官商经营等,从一场场危机、改革中探寻王朝崩溃的必然。在他笔下,三朝兴衰的过往有了深入、客观、普遍的解释,更延伸至民国时期的币制改革、金融现代化。书中详细讲述了,元兴灭金、灭宋的根本原因在于蒙古人灵活的财政与金融制度,斡脱商人为元朝的崛起撬动了亚欧大陆上人才与资源的流通。而大
    于晓华经济14.8万字
  • 会员
    粮长制度是明代田赋制度中一个重要而突出的部分。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首先在江浙一带建立了粮长制度,其后推广到湖广、江西、福建等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粮长制度多有变革,但一直是朱明政权统治人民、剥削人民的有力工具。书稿从粮长制度的历史渊源及设立目的、粮长的职务和特权、粮长制的演变、粮长的阶级分化及粮长制对人民的祸害等四个方面,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是认识明代社会和历史的一部经典著作。
    梁方仲经济18.1万字
  • 会员
    晚清时期被称为“千年变局”,中国逐步被纳入世界体系之中。这一时期,思想、观念、制度和环境都逐步发生变化,巨变、缓变与不变交织一体。本书所关注的主题,始自“思想与观念”,继之“舆论与社群”,终于“制度与体制”,主旨在于瞩目晚清思想、社会与经济领域一种“嬗变之境”发生衍变的复杂走势,大致反映了本人踏入晚清史研究后的兴致所在。各篇研究风格虽有较大差异,且不乏粗疏陋见,但均系僻居乡野发覆学术过程中的所得所
    刘增合经济27.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