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孔子学院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巴西孔子学院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

彭现堂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理论11.1万字

更新时间:2024-08-29 18:05:37 最新章节:第十章 学术研究如何助力巴西孔子学院的新发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如何提高孔子学院中文教学质量。围绕教师培养、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和多媒体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巴西东北部孔子学院如何依据当地条件,着力提高中文教学质量,增强孔子学院的吸引力。第二,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从传播理念、传播策略、传播内容、传播路径等方面深入探讨孔子学院在巴西东北部推广中华文化的方式方法,增强孔子学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实现中巴两国的民心相通。
品牌:企业管理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12-01 00:00:00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企业管理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主推“差异即对话”命题,一方面意在反对某些后现代和后殖民理论家之固执于绝对的不可言说、绝对的他者,以文化差异和特色拒绝异质文化的进入,拒绝文明互鉴、文明对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构价值观上的西方霸权主义,将西方价值地方化、语境化、文化化,而其最终目标则是期以形成“价值星丛”或“文化星丛”。其他篇章多是对文化理论、文学理论以及美学等领域的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的探讨,追求学科内、学科间与超学科之价值。
    金惠敏文化14.4万字
  • 会员
    一群相约星期二晚间读书会的师生以阅读作为交流,追求基于传播问题的跨学科阅读,感受读书生活的交流意义,沉浸于与作者的对话,达成主体间的意义分享;通过体验连接文本与现实,建构同情式理解;以诠释性阅读和参照式阅读丰富协商式理解,用问题式阅读和批判式阅读抵抗单向度理解。这群以改善人类交流为志业的师生,试图从跨学科阅读中寻找交流智慧,祈望通向“随波逐流”式的开悟状态,以超越交流的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本
    肖劲草 单波等文化25.1万字
  • 会员
    希腊化文明是在亚历山大帝国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兴文明,是希腊古典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文明碰撞、交流、融合的结果。丝绸之路是汉代张骞通西域之后沟通东西方文明之间交往的大动脉。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文明与以希腊化文明为代表的西域诸文明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希腊化文明的遗产由此进入中国,并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之中。本书共6卷,由30多位国内外专家合作撰写,以“文明交流—互动”为基本写作思路,旨在研究中希两
    杨巨平总主编 杨巨平等著文化177万字
  • 会员
    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中国教育天花板之成果,19位大师,11门必修通识课《西南联大文学通识课》《西南联大历史通识课》《西南联大哲学通识课》《西南联大美学通识课》《西南联大写作通识课》《西南联大国学通识课》《西南联大逻辑通识课》《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西南联大艺术通识课》《西南联
    胡适 朱自清等文化162万字
  • 会员
    本书系是清华大学戴木才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命》《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三册,系统研究阐发中华传统文化中核心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突出了传承弘扬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
    戴木才等文化21.1万字
  • 会员
    本书系作者关于中国古代文体学与美学研究的论文结集,涉及文体史与文体学史、文体理论与文化意蕴、审美形式与美学理论等研究领域。作者将中国古代的文体形式与文体理论置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联域中进行研究,探讨文体和文体观念生成的文化和美学机制,阐释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意蕴和文化意蕴,深入发掘中国古代文体和文体学的民族特色。
    贾奋然文化20.4万字
  • 会员
    此自选集是作者多年来从事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所撰写的学术论文的结集,其中一些文章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反响,具有一定学术创新价值。文集拟分为三编,第一编“跨文化认同”。第二编“跨文化研究”。第三编“跨文化沟通”。本论文集所收入的很多成果在文化认同研究、福克纳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学术借鉴价值。
    李萌羽文化18.9万字
  • 会员
    希腊化文明是在亚历山大帝国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兴文明,是希腊古典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文明碰撞、交流、融合的结果。丝绸之路是汉代张骞通西域之后沟通东西方文明之间交往的大动脉。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文明与以希腊化文明为代表的西域诸文明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希腊化文明的遗产由此进入中国,并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之中。本书共6卷,由30多位国内外专家合作撰写,以“文明交流—互动”为基本写作思路,旨在研究中希两
    杨巨平总主编 杨巨平等著文化24.6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中西方文学中经典喜剧性作品的解读,比较研究了中西喜剧意识的文化发生、中西喜剧意识的审美要素、审美本质、审美特征、审美风格和中西方关于喜剧意识的理论思考,阐发了中西喜剧意识审美意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从最概括意义上说,西方历史理性主义文化中的喜剧意识主要源自社会历史的微妙,中国伦理主义文化中的喜剧意识主要源自伦理道德的迷醉。
    马小朝文化1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