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抗癌临证新识(第3版)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抗癌临证新识(第3版)

王三虎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32.9万字

更新时间:2025-03-15 07:59:01 最新章节:第五节 恶性淋巴瘤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肿瘤类疾病的中医诊疗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深入探讨前贤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抗癌临床实际,提出了关于肿瘤类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手段的新观点,如“燥湿相混致癌论”“寒热胶结致癌论”“人参抗癌论”“把根留住抗癌论”“肺癌可从肺痿论治”“风邪入里成瘤说”等新论点,在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本书还对自己较为成熟的用药、用方经验、自拟方做了详细介绍,本书对中医工作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2-12-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紧紧围绕“主要学术贡献与成就”“证治论述,擅用经方”“临证诊疗专长与用药特色”“糖尿病证治”“男子不育证治”“胸痹心痛、关格、老年便秘的辨证论治”“疑难杂症医案选录”“试论温病与伤寒的关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运用与研究”“医学交流”“研修日本汉方腹诊”“养生与修养”“科研与医学著作”等方面系统梳理总结,突出临证实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本书立足“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内容翔实,通俗易
    李怡 李秋贵主编医学44.6万字
  • 会员
    对于针灸学而言,民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传统的知识不断被质疑与解构,新的知识体系又没有完成构建,保守主义的针灸师与颇具新思维的中医医家之间既有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共享利益,同时又有学术观点与新旧之争。日本明治时期经历了针灸近代化历程,民国时期日本针灸医籍的译入,也影响了中国针灸的理论与实践。本书是关于民国时期针灸问题的学术论文集,分为民国针灸文献、民国针灸医家、民国针灸教育与传播、民国针灸学术变革4
    张树剑主编医学22.2万字
  • 会员
    本系列丛书系统归纳和总结当前中医临床及中药研发涉及的中医证候相关内容,整理出目前公认的中医证候的命名、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并以证病结合模式结合临床常见、研究成熟的疾病,从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疾病方面进行系统整理。丛书采用中医临床研究实例理论论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撰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人们对证候客观化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在临床研究中的运用。本分册《心
    王阶医学20.5万字
  • 会员
    黄元御精研中医典籍凡二十余年,晚年对《金匮要略方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广搜博采,旁通诸家,相互参校。《金匮悬解》成书于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是诠释《金匮要略方论》之作。黄氏破《金匮要略方论》之旧卷,重新撰次,分脏腑经络、外感、外感杂病、内伤、内伤杂病、外科、妇人等7类,合22卷。每类前,黄氏撰文述其概略;每节经文后,均予诠释。释文深入浅出,扼要精当。鉴于饮食宜忌3卷,有方无论,黄氏未加
    (清)黄元御撰 麻瑞亭 孙洽熙校注医学12.5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柯干先生传承中医精华的实践;第二部分,精选柯干先生临证经验方,给予翔实解读;第三部分,精选柯干先生典型医案100余则,汇集了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病完整案例,融症因脉治、理法方药为一体,思维缜密,辨证精准,医案的按语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多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将中医传承过程通过对医案的解读呈现出来,使得读者身临其境。本书籍不仅用于中医从业者技艺精进,也可用于中医爱好者学习赏
    柯干 王婷婷主编医学10.1万字
  • 会员
    《伤寒论》是后汉张仲景所著,原书叫《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全书的纲领,有机地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主论伤寒,兼论杂病,被后世医家奉为辨证论治的典范。本书将《伤寒论》113方分类编排,分为麻黄剂、桂枝剂等类别,按类进行解释,间附医案,配有歌诀,深受读者喜爱。本书引用的条文和方剂,以明朝赵开美复刻的《伤寒论》为蓝本,在徐氏类方的基础上,沿用了类方概证方法,又进行了加工和补充,书名曰《
    刘渡舟编著医学10.8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概念与理论”侧重于理论解读,主要运用知识考古的方法,回溯与重新阐释传统针灸的概念理论,着重讨论针灸理论形成时期的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下编“学术史专题探讨”侧重于史论,引入社会史与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针灸学术史上重要命题与影响其理论演变的重要人物与事件作了分析。本书较为全面地呈现了针灸学术史上的重要概念命题的形成与演变,尤其对技术思想的演变历程与重要节点作了分析。
    张树剑医学22.6万字
  • 会员
    本书共收集整理了中国传统经典膏剂500余个,并进行分类整理,分为滋补类膏方、风湿痞痛类膏方、化痰止咳平喘类膏方、健脾益气类膏方、外感类常用膏方、通便止浰类膏方、疮伤疥癣外用膏方、美容养颜类膏方、五官类膏方、其他类膏方等十类膏方。每个膏方根据中国药典规定,按【处方】【制法】【功能主治】【适应症】【用法】【来源】进行编写,每味药的剂量我们按现在国际通用剂量单位进行了换算,以便读者学习理解,选择使用。对
    赵霞 罗兴洪主编医学12.1万字
  • 会员
    朱步先教授,始承家学,后拜朱良春、朱则如为师,从医50余载。海外行医多年,受限于动物药禁用,悉以中草药应病,极具心得。本书系统整理了朱步先教授临床50余年的用药经验,涉及常用本草近百种,折衷诸家,议论平正,验之临床,择善而从,化古为新,发掘药物的潜在功用,不泥于古,亦不悖于今,颇为可贵。本书反映了朱教授在本草药性方面的新发现以及在疑难病治疗方面的用药经验,内容翔实,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朱步先医学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