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多重思考,做好谈判准备(2)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波顿开门见山问矿主坚持价格是不是受到朋友的影响。矿主大吃一惊,问波顿怎么会有如此说法。波顿简明地说出了他提出的价格和他朋友卖出煤矿的价钱一样,矿主听到后默认了,他认为他的煤矿和朋友的不相上下,价钱肯定也要差不多。波顿拿出两座煤矿的资料给矿主,阐明了两座煤矿的种类不同,他的煤矿虽然不比朋友的小,但煤矿中煤的品质却相差甚远,在市场上的价格也没有那么高。

矿主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就不再坚持己见,与波顿最后达成协议。成交的价格既没有超出公司给的预算,也让那位矿主觉得自己没有吃亏,这场谈判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

人的需求和目的是复杂多样的,但是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在谈判中看似不可逆转的局面,如果细心观察保持冷静,通过对对方资料的了解,挖掘出其背后的心理需求,会给谈判带来一个豁然开朗的局面。

进行谈判的时候,谈判专家首先会考虑对方的生理需要,因为这与人的本能有关。比如一个人在饥饿的状态下,情绪是不稳定的,而且大脑思考能力会弱化很多。如果满足了对方的一些基本要求,他的警惕性也会放下很多,这样才会使谈判顺利很多。无论谈判方是什么人,谈判专家都要遵守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你的谈判对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即使是罪犯也不例外。比如FBI在执行任务时,经常会面对一些极端的恐怖分子,一般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信仰。在这种情况下,谈判专家想要工作取得进展,不仅是对他们的信仰有所了解,还要尊重他们的信仰,取得他们的好感和认同。所以,了解人的心理需求,发现其真正动机,对于谈判是大有助益的。

情报搜集也可从兴趣入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并且希望可以得到满足。一旦有人可以帮忙达成愿望,就会对这个人产生特别的好感,会乐于同对方进行交流沟通。这样一来,满足了他人爱好的人,也在其中达到了自己的要求。所以,在谈判之前,从对方的兴趣爱好入手也是制胜的重要一点。

纽约有家特别有名的面包店,布德就是这家面包店的老板。他认为自己店里的面包做得很成功,但是在这几年里,附近有一家大饭店却从来没有向他们订购过面包。布德为了打破这种状态,每周都会去这家大饭店找总经理约谈。有时为了谈判推销,经常入住在该饭店。但是不论布德怎么做,结果都微乎其微。

布德认真地分析了情况后,不再一味地注重销售和谈判策略,转而研究饭店总经理的兴趣爱好。通过一段时间资料收集与调查,布德发现总经理居然是棒球协会的成员,是个标准的棒球迷。随后,布德就对棒球的有关事物进行了总结分析,包括总经理喜欢的棒球员以及棒球赛的时间。

当布德再次见到总经理的时候,只字不提面包的事情,围绕棒球的话题进行交谈。这一话题引起了总经理的极大兴趣,两人相谈甚欢,甚至还邀请布德加入棒球协会。这样与总经理接触了几回以后,饭店的采购部门就给布德打来了电话,让他将面包样品及价格送过去,一起协商探讨合作。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布德使用的各种推销战略都没有成功,最后找到总经理的兴趣点,投其所好,成功拿下了这笔订单。可见,了解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于谈判是多么的重要,在对局面束手无策的时候,有可能带来转折性的胜利。

第三节 通权达变,客观角度看待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所有事情不会按照想象的进行。谈判人员一般会在谈判前准备一套详细方案,但是不管方案做得多么详尽,依然会出现很多不可控制的突发事件。这样一来,就会打乱谈判人员的计划,在谈判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即使谈判者在之前充分掌握了对方的信息,但永远都不可能回避双方利益会起冲突的事实。为了防止谈判中出现的不可控制因素,多制定几套方案是非常必要的,就算不可以完全应付不确定因素,也不至于使己方自乱阵脚,处于被动的境地。谈判者可以利用引入和应用客观标准来逐步地达成协议,通权达变,不要死守单一立场,抱着制定的方案不放,最后谈判只能走向失败。

善于变通,多做准备

皮特是一个赌徒,因嗜赌成性向朋友借了很多钱,欠下了巨额的债款。他的朋友在向他追要欠款的时候,两人发生了言语冲突,皮特在一怒之下杀死了他的朋友。当他知道无路可退的时候,就挟持了朋友的孩子作为人质,逃到了一个废弃工厂。这样一来,警方就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派出谈判专家与其交涉。

谈判专家达到后,试着与皮特进行沟通,希望可以从中找出解救人质的办法。但是无论谈判专家如何劝说,皮特都不为所动,拒绝与谈判专家的所有沟通。一般情况下,绑架人质都是有所图谋的,要么是想借机逃走,要么是与警方有所交易。只要挟持者提出具体要求,谈判人员就会找到相对应的策略,可以与其进行周旋谈判,进而也就有说服绑架者释放人质的可能。但是,皮特的这种态度,连基本的沟通都无法进行,更何谈解救人质。

谈判专家看到这个情景,就知道想从对方那里获得线索的方案是行不通的了,所以决定采用另外一套方案,从人质方面下手也许是突破点。谈判专家分析皮特之所以杀死自己的朋友,可能是一时冲动,也有可能是为了不偿还欠款。但这个孩子也是他从小就看着长大的,会不会对这个孩子存有一丝怜悯。基于这一点,谈判专家试着问皮特在里面是不是很热,可是皮特还是什么话都不说。谈判专家依旧像聊天一样问皮特是不是已经汗流浃背了,这么热的天气,流那么多汗是种很讨厌的感觉。皮特终于开口了,承认他真的很热,而且那个孩子一直在哭闹,这让他很是烦躁。谈判专家听到后,知道皮特已经出现烦躁的情绪,这对人质的安全存在着极大的威胁。于是,谈判专家建议皮特可以走进门口通风的地方,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气会好很多,孩子也不会那么哭闹了。皮特对于此建议不放心,转移到门口就会暴露在警方的视线范围内,对他造成不利的局面。谈判专家用孩子在他手上,警方为了孩子的安全不会冒这个风险向他开枪为由,终于劝动了皮特。

皮特带着孩子转移到门口附近,警方可以看清里面的情况,从而寻找解救的办法。谈判专家问孩子的情况如何,皮特说孩子还是哭闹不止。谈判专家认为孩子是饿了,给他一些食物就会好的。经过皮特同意,警方给他们送了一些水和食物。为了防止警察在送食物的时候对他下手,他一直挟持着朋友的孩子在身边。但是,皮特既然愿意接受谈判专家的意见,说明他已经开始相信谈判专家,在这场谈判中是个良好的开端。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在谈判前多准备几套方案是多么的重要。在这场谈判开始前,谈判专家采用的是多种情况下会使用的方案,当此套方案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只好以别的方案进行沟通。用聊天的方式循序渐进,慢慢取得皮特的信任,最后成功打开这个局的结点。所以,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多准备应变方案可以保持应有的镇静,使谈判有条不紊地进行,增加谈判成功的概率。

全面思考,客观分析

公司由于人员变动,销售部门经理这一职位悬而未决。皮特和鲍勃作为经理候选人,能力都不相上下。为了考察谁更能胜任这一职位,公司给他们分别安排了一场与客户之间的谈判,以此确定部门经理的人选。

皮特按照约定好的时间,接待了这位客户。他准备按照提前预定的方案与客户进行沟通,但是客户在谈判中坚持自己的意见,一丝也不肯退让。不管皮特怎么解释自己产品的质量及功能,对方都不为所动,谈判的气氛越来越僵硬。双方都在坚持自己的利益,谁都不想做出让步。但是,皮特想要抓住这次机会,不想这么轻易放弃。他忽然想到还有另外一个方案可行,但是由于之前认为这个方案已经足以应付这场谈判,所以对于另外一套计划的资料根本没有准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皮特满怀歉意地要求客户等他一会,他去拿来另外一套资料。客户虽有不悦,但还是决定看看他准备的资料。

皮特急急忙忙去准备另外一套方案的材料,由于资料准备需要一些时间,客户已经等得很不耐烦了。最重要的一点是,皮特因为时间紧张,把这个产品中的质量介绍资料错放成了另外一种产品的。客户对于皮特完全失去了耐心,认为皮特对于这场谈判丝毫没有诚意,最后扬长而去。而皮特对于这场谈判更是懊悔不已,因为自己的准备不充分,错失了这场至关重要的谈判。

鲍勃在与客户谈判之前,不仅充分了解了对方的信息加以分析,还提前准备了几套方案,以备不时之需。即使出现和皮特一开始的情况,也不至于后面没有应对之策。所以,鲍勃在与客户进行谈判的时候,不会像皮特那样手忙脚乱,而是有条不紊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性能及价格。他不仅在方案方面做得全面,而且还会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为对方提供一些真实有益的建议,客户对此很是满意。而且,鲍勃在全程谈判中的镇定表现,给客户一种很踏实的感觉,会认为鲍勃是个可以信任的人。

部门经理这一职位肯定非鲍勃莫属,他之所以可以赢得这次的谈判,是因为他提前准备,综合考量,没有自以为是地认为他的方案一定可行。所以,在谈判开始前多制定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要学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客户的需求和感受。不要认为谈判就是己方与对方利益要折中处理,这样的谈判带有很强的主观意向,会大大降低谈判的成功率。

在一场谈判中,不论你如何了解对方的信息,制定多么合理的方案,永远都不可能避免双方利益会起冲突的事实。一旦分歧产生,就会使正常谈判陷入僵局。想要达到谈判继续的目的,谈判者也要试着把注意力放在问题的价值上,不要依据压力进行谈判。设法尽可能多地引入具有科学特点的客观标准,运用理性的标准来逐步达成协议,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谈判的效果。

第四节 运筹帷幄,谈判环境尽在掌握

环境因素在谈判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同样的谈判内容和谈判策略,在不同的环境因素下谈判结果会大不相同。谈判地点的选择,会涉及到谈判时环境对心理因素的影响。在谈判中掌握环境,正确分析环境因素带来的积极作用,运筹帷幄,创造出合理的空间选择,会大大增强你在谈判桌上取得成功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