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研究暨师生优秀社会实践论文集.第二辑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科学理论教研部
- 1763字
- 2025-02-23 22:54:24
引言 传承井冈山精神 永葆红色基因
——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017年夏,我有幸参加了井冈山基地“党性教育”专题培训与实践活动,再次走进了井冈山这座因为“红色基因”而典藏革命历史、穿越时空、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心中永久向往的神圣殿堂。在实地学习过程中,我又一次倍感井冈山革命精神的鲜活与震撼。在即将离开井冈山时,我收到了我院社科部关于即将出版《认知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研究暨师生优秀社会实践论文集(第二辑)》计划的汇报。通过梳理这些日子在井冈山学习与实践的所思所想,回顾几年来社科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们在实践教学中的坚守与探索,不禁感慨万千——以实际行动弘扬井冈山精神,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任重道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早期伟大斗争的成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广大红军战士和地方干部群众,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理想,抱定“为主义而牺牲”的坚定决心,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了薪火相传的井冈山精神。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继续成为每一名党员,特别是青年教师、学生的心灵灯塔,转化为他们对本职工作、学习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以及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即在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科部更是承担着全院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科研的重任。多年来,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与科研任务,更以自身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卓越的德才素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革命的薪火在他们手中相传,崇高的理想信念在他们的心中树立。
井冈山所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不是对既有教条与原则的生搬硬套,更不是对既有成功道路与经验的简单移植,而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胜利。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近几年来,全国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创新教学方法上的要求日渐提高,全国思政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热情空前高涨,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科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借鉴有益经验,充分结合学院定位、教师特点与学生实际,在课程建设的众多方面实现了具有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特色的探索和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就是这些具体探索与积累中的些许一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历,深刻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与重要作用。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只有通过无数基层工作者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做到坚如磐石,不断前进。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项要求,充分将党的政策与要求同学院实际状况相结合,充分将教学规范性与发挥教师积极主动性相结合,充分将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学生实际困难及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相结合。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思政理论课教师们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强烈的责任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国家发展为导向,常年坚持规划、设计,指导学生参与内容丰富且不同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效果上,一方面是师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并最终得到社会的检验与认同;另一方面是部分实践成果已经或正在实现面向工作实际的转化,发挥出理论对实践指导的重要作用。该论文集既是阶段性的成果总结、是实践成果的物质化体现,也是未来继续前进的基础,更是未来工作不断超越的参照。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今天的井冈山,秀美苍翠。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在黄洋界保卫战遗址寻觅,在茅坪八角楼驻足,在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体验,在红军医院和小井烈士墓凭吊,在北山烈士陵园前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井冈山的山水间回荡着历届领导人的嘱托:“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一天也不能忘掉”“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传承好红色基因”。
殷殷期望,笃行实干。
祝愿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越办越好,蒸蒸日上,祝愿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思政理论课的教师们继续努力,不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