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翱翔在绿油油的灌木上空,茂密的森林将整个下山的道路,完全遮罩。一万眼望去,整座山都是一片翠绿,似乎看不到多余的颜色。
看向前方,那山脚下的鲲鹏机场即在翠绿的尽头,灰白的水泥地和绿油油的森林,泾渭分明,将停机坪衬托的格外显眼。
那些支援的军队,顺着下山的道路,已经集结在两架鲲鹏战机前方。
离机场虽然还有点距离,在呼啸而过的气流声中,长青透过头盔的收音装置,隐约听见下方站在队伍最前面的军士长,在发布着这次任务的目的。
“营长他们被困在高原,我们首要目的就是搜索幸存者,救出营长他们。”
“反重力空中单位,负责空中搜索,随时报告地面情况。”
“地面陆行单位,对所在区域展开地毯式搜索。”
“记住,不管任何人,只要救到人就立刻撤走,明白了吗?”
“明白。”他前方整齐战列的军人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着。
就在长青即将飞抵机场地面,准备降落时,只听见军士长一声大喊:“出发。”
整齐排列的军人,集体往后转,井然有序的往他们后方的两驾鲲鹏战机腹部落下的悬梯跑去。
长青往军士长方向降落,直接落在他右前侧。
军士长看长青穿着铠甲飞下来,并不感到惊讶,他微笑的看着长青:“你的这身反重力装备,这么快好了。”
长青头盔的面部铠甲,“嗤嗤嗤”的打开。
对于军士长的话,长青也并不惊讶,因为整个山上科研所的一切动静,都在军队的监控保护下。
“今天早上就制造好了。”长青笑了笑。
“您可是研究所的重点保护对象。”军士长笑道:“不过有这身装备,你的安全基本上不用担心了。等下你听我的指挥,千万注意安全。”
“好的。”长青点点头:“你放心。”
“走吧!”军士长奔向最近的一架鲲鹏机腹部,跟在集结的军队后方。
长青悬空而起,跟随军士长通过悬梯,一同到达鲲鹏战机内部。
鲲鹏战机内部,是非常空旷,这一架内部上百来号人站立,也没有特别拥挤的感觉。待长青和军士长最后上来后,机腹的悬梯缓缓合拢。
也在同时,长青感觉到一阵非常轻摇的晃动,这预示着鲲鹏战机已经起飞。
战机腹部的军人们,有序的一排排站立,从他们的眼光中,长青能感觉到异样的目光,也不能怪他们诧异的盯着长青,因为这身铠甲无论是从造型,还是颜色确实太惹人注意了。只是来自军人的职业素养,使得他们只是看看,没有任何表情上的变化。
对于这一身铠甲服的设计,其实长青也是蓄谋已久;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总有一副这样类似机甲的图腾,只是苦于没有足够的材料合成,昨天那人形活物留下的陨石成份外壳,刚好给长青自己量身设计的铠甲,提供了制造的可能。
长青此时问旁边的军士长:“军士长,龙营长他们在高原湖泊到底怎么了,能否跟我详细说说经过。”
军士长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便对长青说道:“就在今天早上,值班的通讯兵,收到了紧急支援的信息暗码,那是最高级别的支援命令,说明很危险。那信息里面包含了一个坐标,显示在喜马拉雅的腹地。然后就没有其它多余的信息了。”
长青又问道:“所以,现在龙营长他们那边什么情况,你们也不知道?”
军士长点了一下头:“希望,营长他们没事。”
长青皱着眉头:“龙大哥,是因为我们需要没有变异的实验样本,才去的高原。军士长,将坐标发我一份,等下,我跟你们一起行动。”
“好的,您的暗码是多少。”军士长从胸口拿出一台比手机略大的微型军用电脑。
“KR56701”长青脱口而出。军士长立即在屏幕上输入了长青的通讯暗码,随后上面显示出长青的信息资料。他点击了一下长青的信息资料,将一段文件发送到了长青的信息栏中。
......
每个在科研单位教授级别的人,都有军队授权的特别通讯暗码。
这种暗码虽然跟手机通讯类似,但是保密程度更高,是国家在灾难后,为了保证国家安全,而特别建立的一个非常隐秘的通讯频道,每个人通过分配的特别暗码授予通讯权限,这个保密信号频道,被为:9号频道。
通过这个信号频道发送的任何信息,除了我国军事部门外,其他国家根本无法破解。
......
点击发送后,长青头盔的内视上,立刻显示出整个喜马拉雅山腹地的地图,在整个山脉最中心的地方,一个类似湖泊的边缘,散发着一个红色的信号坐标。
长青看着坐标,心里默念着:“龙大哥,你千万不要有事。”
透过头盔的地图坐标显示,他们离喜马拉雅的腹地位置,约有2500公里,以鲲鹏战机目前的这个速度,约3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
20分钟后......
战机的舱室内传来一道驾驶员的语音声:“由于高原地势复杂,战机无法降落指定坐标,我们将在离高原湖泊约10公里的山谷降落,请各作战单位,提前做好准备。”
这时候,军士长对着后面的军人们一声大喊:“大家检查通讯设备,检查武器弹药,通讯调成9号频道的局域功能,落地后按照计划的路线搜索,有任何情况随时汇报。”
“是。”众军人整齐的回答。
随着一阵下沉的震动感传来,整个内部舱室的警示灯变成了红色,战机的腹部悬梯也在这时缓缓下落开启。透过逐渐增大的缝隙,一阵透彻寒冷的风窜了进来,伴随着飘零的雪花。
机腹的悬梯底部完全接触到地面后,军士长一声高喊:“出发,出发。”
随着军士长的一声命令,所有的军人排成两排,整齐的跑下悬梯。
长青透过头盔的数据显示;外面的温度在零度以下,看人正一排排跑出去,长青透过脑部向铠甲发送飞行指令,整个铠甲散发出反重力磁场,长青腾空加速,飞出了战机的舱室。
出来后,一眼望去白雪皑皑。长青合拢了面部的铠甲,悬停在离战机约10米,比战机略高的半空,长青目光扫视四周,战机原来停在了一个非常宽阔的地方,四面环山,貌似是一个山谷,峡谷中吹着微风,还参杂着雪花。
“现在还是8月天,但这高原却总是一番北国景象。”
长青看向另外一架同行的鲲鹏战机,它就停在距离他们100米左右的方向。
长青看见对面的军人下了战机后,立即一个个腾空,那是装备了反重力套装的空中队伍。只见他们沿着狭长的山谷,以10个人为一个空中组,向坐标所在的东南方飞散。
而长青跟随的战机,搭乘的都是地面陆军单位,所有人都配备了非常齐全的单兵作战系统,此刻他们正以25人为一组,分成四组,正向坐标方向,以地毯式搜索前进。
“青教授,青教授。”一个熟悉的声音,通过头盔的扩音传入长青耳边。
长青沿着声音望去,发现正是战机旁边的军士长,他已经戴上了陆行头盔,已经准备出发。长青赶紧悬飞下去,落在他面前。
“怎么了?军士长。”长青下意识的大声喊着。虽然吹过的风不是特别大,但是这风的杂音,对说话还是有一定影响,必须稍微提高音量,才能听的仔细。
“青教授,你就跟随我们这组,这样也好对你有个照应。”
“好的。”长青透过头部铠甲,叫喊着。
长青沿地悬空,漂浮着跟随快速奔跑的军士长,往前面的一组队伍集结。
他们陆行军的单兵作战系统,虽然没有飞行功能,但是也有类似机甲的外骨骼,能够携带多种类武器,能够提升军人的整体力量,还有敏捷速度。
军士长一边跑着,一边对着自己作战头盔的通讯喊着:“1号2号战机,原地待命,随时支援。”
“收到。”由于都处于局域公共频道,所有人的声音都能实时听到。
后面的战机也已经关闭了腹部的舱门,停在山谷,没有在起飞。
这用那反重力陨石制造的战机,飞行速度非常快,一旦有危险需要火力支援,这10公里的距离,对于这酷似飞碟的新型战机来说,也不过几十秒的时间。
长青毕竟之前,也是跟随着军队执行过多次科研任务,所以自然是知道的。
而且这种高原地区,空中能见度非常低,还不如单个装备反重力套装的军人来的灵活机动。
“所有人,启动呼吸装置,全速往目标前进。”随着军士长的一声命令,眼前军人们的头盔,嘴巴位置的面罩,自动合拢成呼吸装置。
随后,所有军人开始全速往坐标地点奔跑。
在单兵外骨骼系统的支撑下,这些军人的奔跑时速居然达到了90公里,乍一看还以为置身武侠世界驾着轻功飞越。因为是在雪地,速度受到了一定限制,若在普通陆地,这奔跑速度绝对可以更快。
由于高原地区,氧气稀薄,如果说没有呼吸装置的辅助,这种环境每走一步都是折磨,更别说高速奔跑。
带上呼吸装置的军人们,踏着刚到膝盖的雪地,那脚下一个个打着奔跑的雪浪。而长青相对是比较轻松,他直接悬浮在雪的表面,跟随着他们奔跑。
长青的这身铠甲,是完全密封的,穿上后,整个身体被这套铠甲严密的包裹了起来。包裹嘴巴的呼吸阀,可以跟随长青的呼吸节奏,自由的改变氧气的进出量。若在真空无氧状态,这装置还可以连续提供近一个小时的氧气需求。
高原的天气及其不稳定,就在他们跑了不到10分钟后,原本还吹拂着微风,突然吹起了大风,整个前方的能见度,不到10米距离。
这突然而来的暴雪,迫使高速奔跑的陆行军人,不得已降低了速度。
这时,9号通讯频道传来一阵语音:“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我是空中3组,我们这里有情况,请附近陆军单位速来支援。”
“这里是陆地1组,我们离你们标记的位置不远,马上赶过来。”军士长回复后,立即对后方的军人们大喊:“快快,再加速。”
军人们接到命令后,奔跑的脚步明显又加快。
长青看了看头盔界面传来的标记位置,叫喊着:“军士长,我先赶过去看看什么情况。”
“好,那你千万注意安全,如有危险马上回来。”
“明白。”长青跟着头盔上,规划显示的最佳支援线路,瞬间加速,那地面的人影立刻消失在雪雾中。
地面的能见度越来越低,长青在空中几乎看不到地面的任何动静,只能通过头盔内显示的坐标指示,往目标地点盲飞。
一分钟后,坐标显示,目标离长青已经不到1公里,长青赶紧开启头盔的热成像功能。
就在开启瞬间,长青看到前下方,有5个热源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