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相退台,程家权势受到宁帝打压大不如前,除去程砚还算置身之外,大多都被连累。
他们在洛阳无辜受灾,经过打探,大抵都知道原因了,下作手段求娶公主……没被株连,他们已然觉得上天有眼了。
此番赏花宴格外热闹,早上开始的时候确实是赏花,然后由着太后、宁后将全部女孩子过眼,待午膳之时,才让姜泽言他们过去。
贤妃、德妃和淑妃三个人齐聚贤妃的长乐宫,对三个男孩子嘱咐细节,并捯饬一番。
姜泽言,姜翊云由自己母妃负责,温伯案由宁后托付给淑妃负责。
仨人知道躲不过,大抵还是听话的,认真受三人摆布。
月华和小四一边在旁边陪嬷嬷哄着银铄,一边看热闹般笑得开怀。
“母妃,这个冠太花哨了。”姜泽言忍不住拦了拦贤妃为他簪冠的手。
贤妃一把拍下他的手:“你莫动,是你懂女孩子些,还是母妃懂?”
姜泽言无奈,叹了口气,试探性寻着外援:“我要不喊昭阳过来帮衬帮衬您?”
“昭阳忙着呢,才不会搭理你,你死了心吧。”贤妃实在忍不住笑意。
另一边,德妃倒是文雅得多,也是她了解姜翊云,便一直严肃着捯饬着姜翊云,虽不置一言,一盘打扮下来也颇为符合姜翊云的风格:“待会,你定要注意分寸,克己守礼,莫逾矩。”
姜翊云见德妃这番严肃模样,一句话都不敢说,只唯唯诺诺:“是。”
淑妃那边便不一样了,她更懂年轻人,与温伯案虽不熟,但受宁后嘱托,倒也能跟他有商有量。
“小国舅爷,先凭着你的喜好,来选衣物吧。”
姜泽言朝着温伯案投掷了微微羡慕的目光。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三妃便先乘坐轿撵去了宴会,留他们三人在长乐宫静候。
待她们一走,姜泽言迫不及待喊了符将:“快,给本王把这丑冠取下来!”
姜泽言到底还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换成了沉稳低调的衣裳和配饰。
姜翊云和温伯案心里还是满意自己打扮的,没有多大的变动。
午膳时间快到了,宁后便看了看身后的林清颜和袁知意:“你们帮本宫去长乐宫带他们过来吧?”
两人行礼后,便朝着长乐宫去了。
德妃见林清颜去了长乐宫,生怕姜翊云出问题,毕竟她是姜翊云母妃,儿子的心思她哪里不懂?
可林清颜太子妃身份,后宫众人都心照不宣知道大差不差都已然确定了下来,如今哪里是他能肖想的呢?
……
林清颜和袁知意一同踏进长乐宫的门,便夺走了三人的目光。
姜翊云看着林清颜,忍不住握紧了衣袖,内心在悄然颤抖。
袁知意颇有文官风范,姜泽言见着颇为熟悉,却不知何时见过她。
“臣参见二位殿下,修撰大人。”
“不必多礼。”姜泽言吩咐她们平身后,正经问了袁知意:“这位女官……本王见着额外熟悉,却一时记不起来。”
“回殿下,臣为七品典正,掌戒令纠禁谪罚之事。”
姜翊云这才恍然,宫中暂时只有一位典正,便是自己曾经那个不成器的岳家表哥强娶的袁太傅之孙女袁知意,岳家对她颇为有愧。
姜泽言朝她和林清颜见礼:“有劳二位带路。”
姜翊云跟在林清颜身后,目光一直在她身影上挪不开,姜泽言冷冷拍了拍他,才让他回过神来。
温伯案怕是三人中,最为坦然的。
“袁典正,可否借一步说话?”路上,姜泽言还是喊住了袁知意。
袁知意回头,跟着姜翊云走到一旁。
林清颜一行人则在原地静候。
“殿下寻臣何事?”
姜泽言道:“典正在宫里……可还习惯?”
“比在岳府,自然是习惯得多的。”袁知意也不是软柿子,对姜泽言到底没什么好语气。
姜泽言踌躇,抬眸看着她:“是岳家对不起你,你若愿意,我可寻母后做主,让你出宫再……”
“殿下,本官的事情,不劳烦殿下关心了。”袁知意道,“若无重要之事,殿下还是速速随本官去凤仪宫吧。”
姜翊云不再多言。
……
东宫的事情有些多,但还好,姜疏桐还是及时赶了过来,比三个男孩还要先到,凑上了这份热闹。
“参见昭阳公主。”众人行礼。
姜疏桐笑眯眯朝着太后和宁后两人走去,朝着她们行礼:“给皇祖母,母后请安,祖母金安,母后圣安。”
“来,昭阳,到哀家身边来。”岳太后笑道。
姜疏桐先唤了众人平身,才走到太后身边,陪着她坐下。
不一会儿,姜泽言一行人也到了,风度翩翩地走进来,朝着太后她们见礼,众女郎行礼之后,亦偷偷打量着这三个儿郎。
待三人落座,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温伯案对面坐着的,正是宋毓章。
温伯案着实愣住了神,宋毓章修养极高,本不曾抬眸,规规矩矩坐在位置上,突觉得有人在看她,微微抬头,便对上了温伯案的目光。
……
总算是步入了“相亲”正轨,因在凤仪宫正殿,少不了歌舞表演,宁后便嘱咐林清颜按照既定的打算,让有意愿表演才艺的女郎进行一场比试。
太后拿了先皇赐的手镯和簪子作为头奖。
姜疏桐为避免女郎尴尬和紧张,率先起身:“祖母,便由儿臣开个头吧。以作抛砖引玉。”
岳太后微微惊讶,还是笑着点头答应。
姜疏桐出来的急,什么都没带,便去殿外寻了侍卫拿了佩剑,打算以一支剑舞起兴。
座下以女郎为主,她的舞剑到底还是收敛了些,不再锋利和迅速,更具美感和委婉,倒像是送别丈夫从军的女郎,起承转合亦有一番不舍和决然。
公主都显示了才艺,且绕开了女郎惯会的琴棋书画,不曾在这个赏花宴上喧宾夺“主”,底下女郎大抵都不排斥上场了。
作为吏部尚书之女,宋毓章打了头阵,一曲《广陵散》将她“大瀛第一才女之名,再次坐实。
温伯案看着她,眼神都挪不开了,再遇之缘多难得,他找到她了。
姜疏桐将他的反应看在眼里,嘴角挂起了微微笑意。
相比于皇家两位王爷,恐怕这位小国舅爷、世家子弟、六品修撰,更容易受宋笠的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