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发觉

“来人,带两队玄麟卫把太医司层层围住,若半个时辰之内没有搜出线索,本宫就问一个,杀一个!”

“遵命!”

很快,玄麟卫就将太医司围成铁桶一般,连半只蚊子也飞不出去。

好好一个上元节,如今变成了这样。

魏玺烟倒不在意节日不节日的,只要能抓住幕后真凶、皇后能平安产子,就是万事大吉了。

很快,在长公主的雷霆震慑下,终于有人说出关于药材血罗枝的线索。

此人是一位药童,名叫川柏,专在太医司内为医官试药。

“从前,我就见范太医用过此药,可帝京内外并无种植。我觉得奇怪,但一介药童,无权过问。”

“你识得这药材是何物?”

魏玺烟听出他话里的关键。

“自然识得。小人的外祖母从前是南境的一名巫医,占卜和药理之术,都是她传授于小人的。”

“那你的外祖母,如今身在何处?”

“回殿下,她老人家一直隐居乡野,深入简出。小人进宫数年,已经许久没见到外祖母了。”

“原来如此。你且先退下吧。”

“小人告退。”那药童于是应声而去。

魏玺烟想了想,心道:看来她得尽快差人去南疆一趟了。

——

另一厢,虞铮虽然早已回了军营,心中仍然记挂着魏玺烟的头疾之症。

令人探听了几番,他才从一名医官的口中得知当年的几桩旧事。

“……从那以后,长公主便落下了头疾的毛病,遇着一些风寒,或是思虑过重之时,便会复发。”

虞铮听闻此言,沉默了半晌。

未曾想,如平康长公主那般飞扬跋扈目中无人者,竟然也会为了一个男子,痴恋如许;甚至,不惜损伤自己的身体。

“殿下的旧疾,可有治愈之法?”虞铮问道。

“此等沉疴,乃体症和心病共同所致,非寻常之法可医。”

并且,难以根治。

“虞湛。”

“属下在。”

“你替我到长公主府去问问,殿下的身体可好些了。”

“属下遵命。”

前日,魏玺烟就出宫回了自己的府邸。只是军中事务繁忙,虞铮才一直未得空去府中请安。

因而,他才会派虞湛前去。

虞副将接到命令,未敢怠慢,携着自家将军的嘱咐,就乘上一匹快马奔向了公主府。

可惜不巧。

今日平康长公主有要事与容老将军相商,此前已经去了容府。

沐月和采星自然也随行左右,接待虞湛的是公主府的家令。

“如此的确不巧。但我家将军还有一事嘱托。”

“大人请讲。”

“这里是上好的丹参和碧雪草,将军命我拿来给殿下滋补身体,还请府令代为转交。”

“将军真是有心了。殿下回府之后,见此定然高兴。”

家令满面笑容地接过虞湛手中递来的锦盒。

“那便有劳了。在下还要回去给将军复命,就不多扰了。”

“我送送大人。请。”

……

等魏玺烟回到公主府,已经是申时了。

家令把锦盒呈上,还说了许多虞铮的好话。

“……殿下请看,大将军送来的丹参和碧雪草,可谓品相极佳,放眼整个京中,也找不出几个。

奴瞧着他对殿下,真是愈发上心了呢。”

沐月和采星见此,脸上也不禁多了几分笑容,后者转头对魏玺烟说道:

“殿下,你近日以来旧疾发作,身体一直欠佳。不曾想,大将军竟然如此惦念。”

“是啊,也不枉咱们公主府对虞家诸番照顾了。”沐月应和说。

魏玺烟接过锦盒看了片刻,让身边的随从将它收了下去。

如今还真是大不似从前了。

若放在上一世,虞大将军对她怕是避之不及,又怎会如此关怀?

眼下他们二人,虽称不上琴瑟和鸣,但也算是相敬如宾。

偶尔,在席榻之上,夫妇间也会有情浓时刻。

只要能把虞家牢牢地稳在她和阿弟这一边,她和虞铮的这桩婚事就算没有白成。

魏玺烟在心中如是想着。

说起来,自从皇后宫里出事后,她和虞铮的确有些时日未曾见面了。

她一直在宫里陪柳媗一同调查有人企图谋害皇嗣之事,而他则忙着处理北军冬训的诸多安排和组织操练。

如此琐屑阻隔,自然不得相见。

魏玺烟脱下外氅,回到榻上窝进了被褥之中。

今日的天气格外寒冷,即使内殿里燃烧着数盆炭火,魏玺烟犹嫌不够。

皇宫里的老人们大多都知晓,平康长公主是个极怕冷的人。

她侧躺着,缩起身子,俶尔想起前些日子在榻上——虞铮从背后拥着她入睡时,传给她的滚烫火热的触感。

男子总是比女子多些火气的。

若此时他也在,便好了。

“殿下……殿下!”沐月忽然朝内室快步走来,声音由远及近。

“说。”

魏玺烟闭着双眸应道。

“南部的暗探才送来密报,说是寻到了血罗枝的消息。”

“当真?!”

魏玺烟一瞬间没了睡意,从席榻上坐起身来。

“奴婢……也不能确定,总之,那封暗信上就是这般说的。”

“把暗信呈上来。”

“是。”沐月走上前,将手里的物件递了过去。

这是一面姜土色的布帛,其上简单地记录了几行小字。

“南境万云山中有老妪植血草作药,乡里皆以其为医。后叛乱数载,人亦不知所踪……”

“如此说来,信上所言的那名老妪,就是药童川柏的外祖母了?”采星拖着下巴说道。

“这倒也不一定。”魏玺烟回答,“毕竟如今未曾找到其人,此事还有待证实。”

据她所知,南境的疆域广大无比,巫医之众也不在少数。

所谓的“老妪”,应该只是出自那些乡野传说。

况且,对于这封密报的真实性,魏玺烟的心中依旧存疑。

既然都查到了万云山,为何连具体的郡县也不能确定?

大衍的民籍制度甚是严格,不容黎庶随意流徙。

即便那老妪真的躲进深山闭门不出,也总能找到蛛丝马迹才对。

嗯……

也罢,还是让暗探再去打听打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