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投资会下(求追读)
- 华娱从中戏1998开始
- 九霄梦渊
- 2144字
- 2024-03-11 23:36:23
“感谢各位的捧场,稍后会有晚宴,大家没事的话可以先聊一会。或者看看我们公司的宣传片,拍的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台上的韩三屏活跃的气氛。
底下的石磊和冯晓刚其实早就聊开了。
“我听韩总说您找我?”石磊开门见山。
“确实有事想找你帮忙。”冯晓刚也不玩虚的,直言不讳道:“我想请你跟我一起联合编剧我的新作品。”
虽然早就听韩三屏说过。
石磊心里已经有了预料。
但听冯晓刚说出这话,他还是有些惊讶。
甚至忍不住问:“据我所知,您从出道以来,好多部作品都是由自己编剧执导,实力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应该不需要我来掺和吧。”
这还真不是石磊故作谦虚。
冯晓刚虽然是美术设计师出身。
在京都电视台担任美工师,还给便衣警察和好男好女担任过美术设计。
可是从91年开始,他就已经参与编剧工作。
甚至跟郑小龙合作的剧情片遭遇激情,还拿到了金鸡的最佳编剧提名。
除此之外,他还是王烁电影专业户。
拍了《永失我爱》等一大批电影。
前几年拍摄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以及没完没了,这三部曲更是奠定了他的冯氏风格,让内地影视市场从此有了贺岁片的概念。
而这几部作品几乎都是由他编剧执导。
因此石磊真的有些不太能理解,对方为什么一定要他联合编剧?
“不瞒你说,我对自己的能力是很自信的。
可是石导,这几年的电影拍下来。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陷入魔咒,执导的这些电影电视剧,票房就没一个突破5000万的,我也尝试去改变,可惜失败了,片子的成绩更差。”
话说到这。
冯晓刚更是长长叹气。
这失落的模样,让石磊有些尴尬。
他所谓的失败,应该是去年9月份上映的一声叹息。
可是这部电影的票房达到了三千万,成绩在去年的内地票房排行当中,拿到的是第四的位置。
还在国外开罗国际电影节拿了金字塔金奖。
就这,都被冯晓刚认为是失败的作品,看来他确实很有野心,想要突破五千万的魔咒。
不过仔细想想。
自己跟冯晓刚其实也差不多。
当年他的隐入尘烟和无名之辈,也一直徘徊在两千多万,他当时一门心思想突破3000万。
没想到那些年的票房爆炸。
直接轰下五千多万,一举让他成为国内唾手可得的导演之一。
当然石磊知道这里面有营销的作用。
一部分也是运气,国内此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作品,让他抢占先机。
所以共同编剧,应该也是冯晓刚的噱头,想着借助自己的名气,让他的电影冲击五千万票房?
其实冯晓刚要是再等等。
熬过了《大腕》的4200万。
等到03年和刘震云共同策划的贺岁喜剧片《手机》上映。
五千万的票房就会朝他招手。
不过他毕竟不像石磊一样,会未卜先知,所以现在很憋屈。
“石导,我知道你现在心里可能会担忧,想着是不是我想借你的影响力。
说实话,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不过更多的,还是你的编剧能力,确实比我要厉害。但我更看重的是你在宣传上的操作。”冯晓刚说的很认真。
前段时间爆火的闪星,听说广告收益,就已经上亿了。
虽然这些钱石磊要和别人分。
但落在自己口袋里的,肯定也不少。
而且最让冯晓刚佩服的不是石磊的影视创作能力,是宣传炒作。
那些年的那首歌,助力他的电影达到5000万票房。
京都爱情故事里北漂那个词,也都是石磊宣传出去。
这一桩桩一件件,让冯小刚知道,眼前这位不仅是影视界的天赋人物。
宣传上更是独步天下。
而他要的就是石磊的这个手段。
“原来是这样。”石磊看着冯晓刚笑了,仔细权衡一下和对方的合作,其实未尝不可。
往后冯晓刚的手机、天下无贼、非诚勿扰,都是极其卖座的商业电影。
此刻若是和他合作。
往后他所占据的影视市场,也会得到开拓。
不过这些都是隐性好处。
现在他想知道冯晓刚能拿出什么东西来吸引他,让他出手的代价可是很昂贵的。
面对石磊的笑容。
冯晓刚就知道这事有戏,他看了看身旁,也就一个范冰云,坐的还算近一点。
看到他的目光之后,又朝外面坐了坐。
冯晓刚这才回头看向石磊:“投资你肯定不缺,这样,我可以帮你联系国内文学圈子,像王烁他们那一批人,有好多本子都挺不错。”
这是冯晓刚在国内影视圈的人脉。
寻常人不会展露。
但为了得到石磊的帮助,他狠下心,把自己长期经营的关系拿了出来。
没成想石磊先是一愣。
随即,忽然有些尴尬,“其实钱也不是不行。”
“啊?”冯晓刚一诧异,石磊才笑着说:“我就开个玩笑。本子上的事冯导你就不要操心了,我喜欢自己创作。”
普通导演肯定很眼红冯晓刚在文学圈的人脉关系。
导演又不是神仙。
能拍一两部自己的故事就很不容易了。
不可能生活一直很精彩,哐哐哐的出作品。
但是石磊和别人不一样。
他是艺校老师出身,亲身经历了那个磅礴的文艺时代,脑子里的优秀剧本何止几十个?
所以在旁人看来很珍贵的东西,对他来说就特别鸡肋。
有心直接问冯晓刚要钱。
不过看对方的样子,谈钱的话也不合适,石磊眼珠子一转,心里一下有了一个更好的想法。
“冯导,是这样的,我的团队你也知道。
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生跟一些龙套演员组成。
不像你的团队,经过很长时间磨合已经有了专业化的工作流程。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让我的团队,分批去你那里进行一个实习?”
这是石磊开出来的条件
不得不承认,冯晓刚在调教工作人员上面还是有一手的。
至于石磊,更多的是教他们业务。
在商业敏锐度上,其实比不上冯晓刚,所以这次他想把这个短板补齐。
“就这?那行,我同意了!”冯晓刚没想到,石磊就这点要求。
他甚至有些于心不忍:“不过除了那事,你既然是咱们大腕的联合编剧,该给的钱肯定也不能少,这个你一定要收下。”
就这样在这场投资会上。
石磊和冯晓刚愉快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