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说穿了难看!(求追读,求收藏!)
- 三国:从召唤名将开始!
- 逍遥云壑
- 2727字
- 2024-02-28 19:18:19
刘关张与刘琦的脸色都是微变,天子才刚刚下葬,就要出现第一个异姓王了吗?
“放肆!”周宁喝道。
只见周宁站起身来,看向跪在身后的众人,问道:“我孝服在身,你们就要陷我于不忠不义吗?”
张辽道:“主公仁义著于四海,更抚有六州之地。带甲百万,上将千员!天下大势,早已归于主公。敢请主公晋魏王,之后诏天下子民,共讨曹贼,一统天下!”
刘备心塞,这种话若是有人对自己说,那该多好啊!
关、张二将更是直接站了起来,毕竟周宁现在是面对着自己,再跪着有种臣服的异样感觉!
周宁道:“文远此言差矣。我活着时候不思救驾,反在天子新亡之际,自立为王,岂不跟曹操一样了吗?僭居尊位的事,我不能做,此事万万不要再提了。”
百官齐道:“请主公即王位!”
诸葛亮道:“主公平生,以仁为本。无天子诏,主公绝不肯自立为王。依我之见,众文武的心意不可违,请主公晋位魏王!”
周宁急道:“孔明,你怎么也......各位尊我为王,令我感激不已。可是,没有天子明诏,我这就是僭越!”
诸葛亮道:“主公,高祖确有遗言,非刘氏称王者,天下共诛之。可眼下天下人都恨不得食曹操之肉,寝曹操之皮,主公应宜从权变,先晋位魏王,然后表奏天子,也未迟也!”
周宁道:“什么意思?哪儿还有天子让我表奏?”
诸葛亮道:“就在主公脚边,只要主公肯当众立誓,他日为天子报仇雪恨,臣相信天子若得知,定会准奏!”
刘备虽不愿接受周宁要自立为王,可若周宁肯发兵灭曹,为大汉先帝报仇,也只能接受了!
周宁道:“不不不!我一无恩泽布施天下,二无尽灭贼扶汉之功,如果我自立为王,那岂不是给了天下一个榜样?届时四海仁人志士,官吏百姓,该如何看待我?称王之事,再言者必罚!”说着拂袖而去!
诸葛亮如释重负,心想:“主公确是明主,没被眼前的一切冲昏头脑!如今自立确实可以,却并非上策,因为中原大地仍是群雄割据!”
异姓王若一出,天地都将变色,这是不下于天子被杀的大事!
百官们见周宁不肯,只得再次散去!
刘琦与刘备三人对视一眼,找了诸葛亮和周宁辞行,这是要回荆州去找刘表商量了!
周宁与诸葛亮亲自送四人与荆州兵马出城十里,这才往返!
“主公眼下是回冀州养病,还是在兖州准备出兵事宜?”诸葛亮道。
周宁道:“孔明,兖州境内尚有多少兵马?”
诸葛亮道:“禀主公,现有马军三万,步军十二万。”
周宁道:“我给你们留八万步军,一万骑兵守城,可否?”
诸葛亮道:“既是守城,自是绰绰有余。”
周宁道:“好,待我休养三日,便会挥军西进。这三日我会下令,各州的所有政务皆决于诸葛亮,先生可自理,不必奏报!”
诸葛亮道:“亮领命!”
之后两日周宁都在兖州与诸葛亮协商进军方案,而并、幽二州众文武官员亦先后得到了天子殡天的消息,纷纷上书请周宁晋位!
这一日,沮授亲自从青州来了一趟,还带来了曹操的说客,郭嘉!
周宁虽出征在即,但再会郭嘉,还是设宴款待!
席间!
“奉孝怎会来我这儿?是不是觉得岳父要不行了,前来另谋出路?”周宁道。
郭嘉道:“大将军有心算无心,棋高一招。可我若来投效,大将军就敢收么?”
周宁道:“罢了,曾今的我,奉孝爱答不理;现在的我,奉孝高攀不起。道明来意吧!”
郭嘉道:“在下是来请大将军履行约定的。”
周宁道:“什么约定?我跟你有约定?”
郭嘉道:“大将军曾与我主有约,只要我主肯当街弑君,受千夫所指,待走投无路时,便会与我主结盟。大将军还说自己必会效仿袁术,悍然称帝,奉我主为国丈!翁婿背水一战,要在三年之内,让天底下只有一个皇帝!事成之后,还会封我主为吴王,安享清福。大将军这么快就忘了?”
周宁喝道:“放屁,我没说过,你们这是诽谤!谁给你们的胆子?真当我不敢伐曹?”
郭嘉道:“果然如此,在下来时仍未听闻大将军自立为王和称帝的消息,便知大将军是要死不认账了!”
诸葛亮道:“郭忌酒,在下久仰大名!”
郭嘉道:“想来这位便是诸葛军师,在下如雷贯耳!”
诸葛亮道:“郭忌酒先前说,我主与你主有这等荒谬约定,敢问可有证据?”
郭嘉道:“如此大事,大将军是何等人物?又岂会留下什么证据?不过是当初的口头承诺罢了。”
诸葛亮道:“若只是口头承诺,你主便真去杀害了天子,这让百姓如何信服?何况你们先前才放出消息,要送回天子,可几日前却突然痛下杀手。在下认为,便是蠢如屠夫之人,也不会信这等荒谬承诺!”
郭嘉道:“看来诸葛军师并不了解你们这位主公。若说武艺大将军已是天下第一,在下未必会信。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若说安插心腹的本事,大将军若认第二,在下相信无人敢领第一,最起码在下是心服口服的。”
诸葛亮道:“郭忌酒到底想说什么!”
沮授道:“郭忌酒是要构陷我主吗?”
郭嘉道:“沮授先生不是很想知道天子之死的前因后果吗?还请免开尊口为好!”
周宁道:“怎么?当我是死的?曹操派你来到底是什么意思?挑拨我与麾下文臣?”
郭嘉道:“大将军,明人不说暗话。有些事情,就不必拆穿讲吧?拆穿虽未必可信,但大将军难免会失去人心啊!”
周宁皱眉道:“威胁我?周宁有何把柄在你们手里?若有不妨直言,我倒要看看,你凭什么有恃无恐!”
诸葛亮看着郭嘉,心想:“他是虚张声势,还是胸有成竹......为何主公气势反而不如先前!”
郭嘉朗声道:“私藏传国玉玺,此乃罪一!我相信大将军肯定不会承认,但认与不认,并无关系,毕竟做贼,才会心虚。”
诸葛亮、周宁都是一惊,他怎么会知道!
诸葛亮羽扇轻挥,笑道:“郭忌酒从何处听来?若要存心污蔑我主,只怕郭忌酒很难活着走出许昌城,还请慎言。”
郭嘉道:“诸葛军师何必恫吓于在下?那袁术是被周瑜所灭,众所周知。而当时大将军恰巧就在周瑜那儿,那么大将军得到传国玉玺的概率就有三成上下!当初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是因为周瑜并没有死!可后来孙策赶走刘繇,与周瑜并立江东。那周瑜若真手握传国玉玺,便不可能投降于孙策,还助其在一年之内统一江东。那么大将军得到传国玉玺的概率,已是五成上下!”
沮授道:“若只是五成上下,郭忌酒何以断言?”
“沮授先生别急,如今在下猜测,周瑜可能也是大将军的人。毕竟周瑜的心腹鲁肃是,那周瑜就不可能是了吗?既然连夏侯兄弟都可以被收买叛主,何况是庐江周郎?”郭嘉道。
周宁笑道:“奉孝很会猜嘛,说的连我都信了。不错,那江东也已经是我的了,就问你主怕不怕?”
郭嘉道:“不说这些,而让在下真正可以确定的原因,正是因为大将军与我主的约定。一个异姓之人,敢谋帝位,若不是与袁术一般,得了传国玉玺,只可能是蠢如屠夫之人!可大将军于在下眼中,恰恰不是此流!如此说来,那传国玉玺在大将军这儿的概率便到了八成上下,于在下眼中,八成与十成,其实并没有差别,就看大将军敢承认否!”
周宁笑道:“奉孝猜的不错,传国玉玺确实在我这儿!”
郭嘉道:“淫辱天子嫔妃,此乃罪二!大将军,这过程在下就不必多说了吧?大将军可别忘了,那董贵人的父亲董承,如今尚在徐州,一查便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