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写了十几条,都是朱由校想到的,在后世实践中对同化异族非常有用的措施。
当然,不只给甜枣。
朱由校还在批奏中列出了惩罚措施!
比如私通建奴残部的,一人通便斩一家,一家通便斩一部!
将连坐制度、相互保甲的制度也引入了女真部族。
大棒与萝卜,朱由校都给辽东准备的足足的!
识趣的吃萝卜,不识趣的吃大棒!
朱由校相信,这一套下来,辽东的安稳,不用多言。
至于说努尔哈赤的死活,朱由校的关心程度已经下降一个档次了。
朱由校相信,随着大明在辽东势力的逐渐加强,会有人像缅甸国王那样,将努尔哈赤送到自己面前!
自己现在更应该关心的,是辽东的后续开发,以及对诸将士的论功行赏!
还有,孙承宗也该回来了。
他在辽东赚足了声望,覆灭努尔哈赤的精兵,也让看他笑话的人知趣闭嘴。
现在,孙承宗已经有资格站在自己身边主持一些军事上的改革...
辽东,交给熊廷弼就够了。
随着一道道圣旨自宫中发出,大明又随着朱由校的指挥棒开始运转。
而大明在辽东的彻底胜利,也让朱由校的声望再上一个台阶。
如今,已经有人以‘成化犁廷’来对比朱由校的这次军事行动了。
有些谄媚的,甚至已经上奏折,鼓动皇帝封一封禅了...
当然,朱由校把这些奏折都当柴火烧了。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意义的。
朱由校现在还分得清!
他没有老眼昏花,也没有满足于现在的功绩。
辽东没威胁了,不还有北面嘛!
北面除了,还有南面...
就算南面改土归流完成了,那还有西洋呢!
朱由校要干的事还很多,要解决的敌人也还有不少!
封禅、夸耀功绩,让现在的人知道,提振提振国民士气就好。
至于彪悍史册,不急,还年轻,先以做事为主!
天启二年开春,万物竞发!
北直隶的百姓,都高兴的在官仓处领着土豆、番薯的种子。
据说是皇帝特意给的恩典...
所以每一个领了种子的人,都对着皇宫的方向高呼‘万岁’。
而此时的朱由校,正带着大部分的文武大臣参加一座书院的开山之礼。
这座书院的前身,就是朱由校在宫中大匠群体里面组建的小学会、研究院。
后来随着招贤令,来的人越来越多,宫里、皇城里都装不下了。
朱由校就把目光转向了京城之外!
京城说是一个大城,但相比于后世,也不过是二环罢了...
在朱由校这个后世之人眼里,很小很小。
他也没有现在人的心理,必须把一切有价值的目标都圈在城墙里面。
只要是安全的,只要边军的实力够强,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那大明上的哪片土地不是安全的!
故,朱由校直接在后世圆明园的位置画了一个圈,让将作监兴起一座旷古烁今的建筑群——圆明书院!
这个位置,在后世坐落着最负盛名的两座高校。
文华气息,自是不缺。
加上朱由校舍得花钱,又鼓励用新技术。
书院建造的速度非常快!
哪怕冬季不好施工,耽搁了一阵,依旧没用多少时间,就把架子给搭起来了。
搞得朱由校都想用水泥、砖石直接修三大殿,不等木材了。
可是,不少礼官、大匠把头磕的震天响...
朱由校也不想在这点儿小事上杀人,也就只能略过,只能乖乖的去等古法建造...
圆明书院与大明如今的主流书院不同,聘请的先生少有文学大家,多是有官身的大匠或者是对科学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官员。
包括徐光启、毕懋康、宋应星...
朱由校都把他们给破格任用了起来。
不仅如此,自己还亲自担任书院的院长,给幼苗期的圆明书院保驾护航。
为了这事儿,国子监和礼部还说了一些怪话。
朱由校打了几板子,才把反对压下去。
不过怪声怪语的,还是传到了民间...
搞得东厂又忙碌起来。
可以说,圆明书院就是一座在争议与斗争中建立起来的书院。
要没有朱由校护着,儒家大能早打上门,把这里撕碎了!
但皇帝,还是一位颇有能耐的皇帝横亘中间,不管是谁,都得给三分薄面。
“这里真不错!”邹元标看着砖石修建起来的各色建筑。
虽然没有木质的那种惟妙惟肖,但是整齐的庭院,也给人一种特殊的震撼。
“这水泥,真是个好东西!”
“水泥是个好东西。”朱由校将手背在身后:“但把水泥调制出来的人,更珍贵!”
“呵呵,”邹元标轻笑:“陛下何必与那些目光短浅者相争。”
“用不了太多日子,他们就会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哼!”朱由校有些气愤地发泄了下情绪:“朕倒是不想争,可整日在朕面前晃荡,就有些碍眼了!”
“还有奏章...”
“朕很闲吗?天天要看他们的闲言碎语!”
“陛下,这不是世人不了解嘛。”韩爌在朱由校身旁说道:“陛下今日搞的开山之礼就很有意义。”
“相信只要是懂兵事的人,都能明白自生火铳的意义!”
“也由此,可以明白圆明书院的必要性!”
“你最会做好人了!”朱由校看着韩爌打趣道:“朕听说,人家都堵到你家门口骂了,你还笑呵呵地把人送出去!”
“陛下啊。”韩爌揣了揣手回道:“国朝这两年的变化太快了!”
“有些人呢,只是闭门读了几个月的书,就发现外面的世界,他完全看不懂了。”
“这时候,他们是恐慌的。”
“陛下又把圆明书院给捧到了一个位置,那大家伙儿看着有了目标,当然是火力全开。”
“这么说,还是朕的不是了!”朱由校斜眼看着韩爌,要是他不给自己个说法,那决定了,今后几天就韩爌当值吧!
韩爌明白朱由校的小心眼儿,赶紧开脱:“哪儿能是陛下的错啊!”
“是有太多的人不明事理!”
“但国朝的作用,不正是教化这样的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