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诗词会2
- 修仙后,发现仙人都是疯子
- D类
- 2148字
- 2024-06-07 19:05:24
宋玉宁恭敬拜退着出了客栈,徒留李渔白皱眉端坐在客栈大厅之中。
“能将邵余克两个实力不凡的恒灵宗弟子都困住,这大乾国三皇女府中,可见不得是何好去处。
在这夜京城之中,应该没有妖邪或他宗弟子敢兴风作浪,要么便是与恒灵宗设立于此的牧民楼有关,要么就是……”
思索间,李渔白抬头看向了大乾国皇城方向。
转眼之间,夜京城又度过了五个日夜。
在得今晚,一辆豪华奢靡的马车停到了客栈门口,其上镶嵌着不少发光玉石,珠帘滚动之间,柔光四溢,在着夜晚甚至都无需烛火,便照的四周亮堂堂的。
马儿马蹄轻踏,马车便稳稳当当的停了下来。
自马车中,首先下来的,是戴着一顶毡帽,身披蟒袍,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人,正是八王爷宋玉宁。
宋玉宁踩着侍从放在车边的圆凳下了马车,直入了客栈之内。
不多时,一个身着黑袍的阴沉沉老者,便被宋玉宁恭敬请出,率先上了马车之内。
赶车的是八王府内有名的马夫,这马夫年轻时候,在夜京城中便已善于照料马匹出名。
随后被八王爷看中,点名唤进了王府中,一直用到了现在。
今日八王爷动用了其一直很少使用的这匹朱光踏烟,用于拉载马车,可见得八王爷对于今日之事的看重。
马夫提起小心,轻抖手中缰绳,小心控制着马车,向着皇城驶去。
马车之外,骑着高头大马的王府侍从开着道,将路边行人都赶到一旁,方便马车的行进。
而在马车之内,得益于八王爷宋玉宁贡献出了他最好的马,所以马车行进之间十分平稳。
但马车之内的气氛却有些不对劲,八王爷宋玉宁虽然身着蟒袍,但在马车之内却只跪坐于一角。
占的主位的,正是那黑衣驼背的阴沉老者。
宋玉宁斟酌了片刻,伸手假借调整车内那𨱔鹤嘴香炉,挪动香炉间的摩擦声,总算打破了马车车厢内的诡异寂静。
八王爷宋玉宁也顺势开了口道:
“道兄,说来也算有趣,小王传自大乾主宋,名玉宁,吾母希望小王一生宁静如玉,勿扰风波。
但小王却偏偏喜欢在这夜京城的名利场中打转,与小王名字正好相反,颇有些徒增人笑耳。
小王在这夜京城中也有不少对家,倒时如果有不开眼之人冒犯到道兄,还望道兄担待一二,在的皇城之中,有不少仙家手段,倒时恐给道兄带来些许不便。”
李渔白点点头,不多做言语。
这番样子,却让宋玉宁捏了把汗,是他带着这练气后期的高手入的皇城,如果真出事的话,怕是也会牵连到自己身上。
不过宋玉宁心机深沉,他已琢磨出面前之人的几分性子,是个不吃亏的主。
刚好最近他的皇兄,当今的大乾皇帝对他早已经有所许不满,甚至已经在一步步合纵连横,打算对他出手。
如今有一练气后期的高修在得自己身边,此番去那词会之上,不如借此做些文章,起码可以皇兄对自己忌惮三分。
马儿的马蹄声踏在青石之上,显得十分清脆,马车直直穿过东大道,自玄华门入了皇城之中。
大乾国皇族俱都姓宋,经过不知多少年的发展,身为皇族,原本人口应该达到十数万之多。
但可惜在大乾国宋家皇朝之上,还有着恒灵宗这尊庞然大物,在的恒灵宗眼中,凡俗皇朝如大些的蛆虫,自不会在意他们的想法。
于是乎,在就算是与当今皇帝姓一个宋的,便是为掌握了权力的主脉,即就是当皇做祖的那一支,也必须缴纳人税。
李渔白暗笑一声,这倒也算抑制了皇家人口的增长,不至于出现像前世一般的,皇族疯狂繁衍后代,硬生生多了十多万不用缴税,又享受官府供粮,寄生于国家的寄生虫们。
但就算是皇宋里的那些普通家庭也需缴纳人税,毕竟他们也粘了皇族血脉,做官和捞银子的先天因素上,便比普通人好上许多,自可买人抵税,人口也不算得太低。
于是夜京城的皇城之内,住着的,一半都是为姓宋之人,这些与当今皇帝同一姓之人的腰间,皆都系着不同颜色的皇色带子,以表示他们身份的不一般。
入了皇城,高门大院也就更多了起来,那些大乾国朝廷的五品之上的官员,与各类王爷、皇子皇女都住在这皇城之中。
而皇帝所居住的地方,则在那皇城中央的天心内城之中,皇城的作用便是将下等人都隔离开来,天心内城才是为大乾皇帝与百官上朝理政之处。
八王爷宋玉宁的车架在这皇城之中,自然也算的是一方豪奢,所行之处,兵丁俱都不敢上前盘查。
就这般一路前行,入了皇城之后,车架却并没有直接前往三皇女府上,而是转道去了那八王爷宋玉宁的王府门前。
宋玉宁朝着李渔白歉意一笑道:
“道兄暂且稍等,这番去参加那三皇女府上的诗词会,可不能少了会些诗词之人。
刚好前几日有几个学子到我府上投卷想谋个前程,此番带着他们去,便不至于在诗词一道上露了怯。”
李渔白不置可否,宋玉宁得了李渔白的默许,这才挑开珠帘,向旁边的侍从吩咐了几句。
不多时几个青衫学子,便上了另外一辆马车,跟在了李渔白所在的马车后面,一起向着那三皇女府上行去。
不多时,马车总算停了下来,停在了三皇女的府前。
这三皇女是当今大乾国皇帝最宠爱的小女儿,据传其姿色也是为极佳,其母是大乾国地方大族的贵女。
就连其府邸,也离皇帝所在的天心内城靠的极近,几乎是擦着内城边。
就连此次的诗词会,虽说是由三皇女挑头举办,但贴子能送到夜京城大小官员与各色显贵手中,便可知晓。
这一次的诗词会,恐怕是藏在深宫中的当今大乾皇帝动了几分其他心思。
正因如此,这次诗词会有着皇帝的指点,三皇女作为挑头之人,其新驸马面对这种重要时刻,必然也会出席。
所以宋玉宁才敢对李渔白道说,到时便可见到李渔白想寻的小眼睛之人。
马车才刚刚停稳,马车之上带有的八王爷身份印徽,便被人认了出来。
老远就有一道大嗓门喊了起来。
“老八!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