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报复
- 重回90年代,成就建筑大亨
- 不不不不不行
- 2169字
- 2024-10-14 19:50:13
天空灰蒙蒙起来,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路上的行人也慢慢加快脚步。
王安快到工地时,远远就见着之前在工地打人的几个蓝帽子。
几人将他围住,其中一个像是领头的,之前除了高刚之外的另外一个红帽子,一把将王安推到路边的围墙上。
“你不肯放过我们,你也别想好过。”
“弄他。”
根本不给王安反应的时间,几人拳脚就上来了。
王安挨了几下,趁着还有力气,猛地推开一人打开一条出路就跑。
朝着工地大门跑去。
“赣里郎。”后面人边追边骂。
眼瞅着快到大门了,陆陆续续有不少工人也三三两两的走来,都看向了这边。
“你们干什么?”
“在大街上就打人,找死啊。”
这里工人基本都认识王安,立马把他护住。
对方见王安这边人多,对着王安指指点点,道。
“你小子小心点,我们没了工作,天天就盯着你。”
“有机会弄你。”
这些工友能做的也就这么多,把王安护着进了工地。
见这个架势,王伟和李飞也跑了过来。
“怎么了?”
王安还在喘息,其中一位工友道。
“刚刚在外面,被人给报复了。”
李飞也不问,把手中的材料放下,操起一根钢管就要冲出工地,被王安拦了下来。
“别追了。”
转头王安感谢到护住他的那帮工人。
“谢谢你们了。”
“哪里的事,都是工友,互相帮忙,就是你要小心一些了。”
“明白,麻烦你们了。”
等工友散去,王安他们也去到李飞宿舍里暂时休息一下。
这年头,没有摄像头,没有监控,没有手机。
即使有人证,人跑了,这事就说不清。
这亏王安只能硬吃。
好在对方只是刚刚被开除的工人,不是社会人,只会拳打脚踢。
真换了社会人,带上点家伙事,后果不堪设想。
这也让王安有了危机感。
他没想到对方自己报复的这么明目张胆。
“你早上没碰到这帮人吧?”
王安还有些担心王伟,问道。
“没,我昨天和李飞住的工地,没敢回家。”
“还好没回家,不然我俩都要挨一顿。”
“这咋办?”
“最近我们一起上下班,准备点防身的家伙事,等会,你昨天咋没回家?”
“这不是昨天公司的录用名单出来了,回去怕挨打吗?”
“好好和你妈说,这有啥?让你说我没考上,那是忽悠你来工地的,不是真让你骗你妈。”
换了王安自己,以前也怕。
这年头的父母是真打,特别湘楚的女人。
脾气火爆,下从十几岁,上到五六十,论个性一模一样。
辣妹子可不是一种食物,是真真切切的形容。
“走吧,一起去附近买份早餐,吃完干活,给你们带的早餐被打掉了。”
杨勇来了工地一趟也听说王安被人报复的事。
特地还来看了看王安。
“回头我到公司去,让那些家长把孩子都管紧一些。”
“那就麻烦杨经理了。”
王安知道这亏多半是吃定了。
他还是社会经验少。
前世半辈子都是在工地做事,打交道的就是工人领导。
最多的麻烦也就是工人闹腾。
暂时只能认,就当吃一堑长一智。
......
下班后。
王安和王伟一起回的家,倒是没有碰到那帮子人。
身上点子伤,只说是在工地撞了。
磕磕绊绊的也正常,倒也蒙混过去了。
他正在桌上忙碌着施工方案,争对修路的。
路基搭建防止纵向裂缝其实主要是在材料和施工方面。
与旧路结合的部分使用水稳性好的材料。
土石混合料在后续施工中要多次分段填筑。
至于开裂的问题,就比较复杂。
源头在于混凝土结构设计不合理,如承载力不足、钢筋配置不当、预应力过大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
这个对于王安不是难事,就是设计方案的工作讲得需要细一些。
“王安,我是王伟妈妈。”
敲门声夹杂着呼喊声。
朱湘平开的门,见到玉梅还很热情道。
“玉梅,这么久都没见了,你也不说来看看我”
转念又问道。
“你找我家王安,他没惹事吧?”
“怎么会,我来问问他最近和王伟干什么,你也知道,我家小子从小就不听话。”
“那是,小孩子都不听话。”
王安将书写方案稿件收拾了一下,也很热情地打招呼。
“阿姨,王伟最近工作很认真,他都和我说了,你担心他,我们这么大了,都会照顾自己。”
“你胳膊上的伤?”
“在工地做事,磕磕碰碰难免的。”
王伟妈妈可没这好糊弄。
“那四百块钱是怎么回事?哪有工作还没一个月,就能有四百块钱的,都抵得上我一个季度工资了。”
“我们工资可不止四百,一个月能拿到六百多。”
“什么?”
不止玉梅惊呼起来,朱湘平也吓到了。
就连躺在里屋听音机的王岳松也从床上爬起来,出来听听怎么回事。
王安让他们先坐,给玉梅倒了杯水。
将这事大致的说了一下,有些没必要说的就没提,譬如挨打这事。
“你们要不信,改明休息,可以去工地看看。”
“我们没有假期,一天八小时,就过节放假,自然工资高。”
见王安都这么说了,大家也都信了下来。
玉梅也兴高采烈的走了,
其实王安还是蛮担心他们去工地问。
他的事可瞒不住。
......
隔天一早。
就有不少人单位的子弟在王安楼下等他。
这种大企业的小区,都还挺封闭,一般外人不让进。
要说不熟吧,也熟。
都见过面,路上见着还能打个招呼。
基本他们父母也认识王安父母,不是同事就是同学。
要说熟吧,也不太熟。
都不是王安的同班同学,有的比自己还大上两三岁的都有。
王安看到这些人都脑袋疼。
其中一个王安隔壁班的男生就走上前道。
“王安,我听玉梅阿姨说,你有赚钱的事做,你看能不能带带我。”
“还有我。”
看见有人开口,不少人也都放开羞耻心。
年轻人啥时候都不是这么容易开口求人的,更别说这年头。
后面就有几个不太好意思的,一看就是被父母逼着来的。
带你。
我又不是你爹。
带个毛啊。
尤其这最先开口的男生他还有点印象,整天不是拽女生辫子,就是戳女生后背。
王安心里一个劲地蛐蛐,一看就玉梅阿姨回去后,大嘴巴到处宣传。
他就差把王伟带着一起骂。
这些人咋看咋别扭,但话还是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