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如何新意
- 西游:观音菩萨有点烦
- 树大招凤
- 5031字
- 2025-02-07 00:00:05
“咳咳……”
玉皇大帝不知道,这已经是自己今天第几次的战略性咳嗽了。
见观音看过来的目光有些古怪。
他也有些尴尬。
可尴尬归尴尬,这次的机会可不能放过。
不然失去了这次机会,下次把天蓬流放的时机,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猴年马月。
在此之前。
玉皇大帝不是没有想过,这天蓬从哪来的就给他送哪去。
例如,送到他师傅那里去。
可……
沉迷炼丹、炼器,天庭第一宅男的太上老君,他——
不收。
是的,身为天蓬的师尊,太上老君不能说不待见天蓬,也不能说嫌弃天蓬。
但——
就是不收。
硬是在玉皇大帝还不知晓天蓬本色,还以为天蓬是个难得一遇的人才的时候。
将天蓬扔给了玉皇大帝。
自此。
太上老君就没有与自家的徒弟天蓬会过面。
而那天蓬。
自从在天庭有了正当的职位,任职天河的天蓬将军后,也没去找过自家师尊。
某种程度上来说,天蓬与太上老君,真的很有师徒缘分。
两人都是那种——
没有必要的情况在,能不出门都不出门。
区别只是原因不一样。
太上老君是整日沉迷炼丹、炼器。
并且很值得吐槽的是——
以太上老君的修为境界,他炼制出来的丹药、法宝,他自己完全用不上。
对他自己没点作用。
也就是说,他炼丹、炼器,不是为了自己。
哦不,是为了自己。
但不是功利性的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
天蓬也差不多。
天蓬从当上天蓬元帅,执掌天河里的十万水兵后,就没有找过太上老君。
不是他薄情。
也不是他们师徒二人生了间隙。
而是……
十分单纯的,绝对没有任何其他事物干扰的——
懒。
如非天蓬元帅这个职位,每天必须出门到天河,哪怕是意思意思,也必须在岗。
只要给俸禄,天蓬去都懒得去。
只想美美的呆在家里,运用法力,拿出原本1.2倍的钱财。
让卖事物的神仙,将事物送到他自己的洞府。
按理来说,仅仅只是如此的话,给天蓬一个清闲的工作,让他整日整夜的呆在天庭里混吃等死。
对于家大业大的玉皇大帝来说,也没有什么。
可……
玉皇大帝不想回忆那些让自己心酸的记忆。
他,这位天庭,甚至世界权力最高的人,脸上竟然露出了谄媚的微笑。
“菩萨——”
“这天蓬虽然,额……”
想了想了天蓬那罄竹难书的缺点,玉皇大帝急忙改口说道:
“菩萨——”
“我认为,天蓬如今的表现,恰恰好好说明了他适合参与西行一事!”
玉皇大帝满脸认真,仿佛他真心如此觉得。
观音看穿却不说穿,抬抬手,做出一个‘你请继续往下说,我听着呢’的姿势。
玉皇大帝斟酌了一番言辞,说道:
“我虽久未下凡,但关于话本还是有点了解的。”
“话本中的故事,单有英雄模板的角色,想必不足以出众,达到风靡这个大唐国,甚至南澹部洲的程度。”
观音很给面子的搭话:“不知大天尊有何想法,还请多多指教。”
“指教不敢当。”
玉皇大帝战略性摇头,表示自己的谦虚。
“不过我认为,相比于单调的,我天庭里众多神仙,都在凡间留下过的故事。”
“这‘西行’一事,想要成功,就必须别出心裁,不能墨守成规。”
这话,玉皇大帝说的不愧良心。
因为他的说的是真心话。
他想送走天蓬元帅,让对方跳槽到西方灵山,不要在天庭里祸害自己事是真。
但想让‘西行’一事成功,希望观音菩萨安然度过这次的‘劫难’也是真。
连观音自己都没想到的是。
观音菩萨在仙佛两界的人缘,好到了他想象不到的程度。
此时的观音,听到了玉皇大帝的建议后。
心中不由的佩服。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拥有前世的记忆,而看不起这个世界的人。
更别说这个世界的大佬了。
在久久不曾接触凡间的情况下,玉皇大帝能说出这样的建议。
可以说是很用心了。
于是观音真诚的感谢道:“大天尊费心了。”
玉皇大帝摇了摇头,示意此事无需多言。
然后又挑了挑眉,暗示观音该说些什么了。
读懂玉皇大帝‘眉语’的观音,很给面子的问道:
“不知大天尊有何想法,还请详细说说,助我‘西行’一事能够圆满成功。”
玉皇大帝不断跳动的眉毛松懈,面色温和的说道:
“菩萨不要客气。”
“‘西行’一事,有利于民,利在南澹部洲,我天庭理应出力才是。”
“莫再说这些客气话。”
对观音见外的客气态度进行了一番批评。
玉皇大帝开始言归正传。
“常规的故事,哪怕我没有进行过社会实践,理论上来说完全没有发言权,”
“但……”
“基本的建议,我认为还是可以说出来,供给观音菩萨你来参考的。”
观音前世就不是个愿意吃亏的人。
现在虽然与玉皇大帝相处的时间还不久,但已经认为对方是个很好说话的中年大叔了。
因此,他也不客气。
“大天尊还请不要客气!”
“‘西行’一事本就是我的分内之事,如今劳烦大天尊与王母娘娘,已经很不好意思了。”
“大天尊如今说这些客气话,岂不是羞煞我也。”
刚被玉皇大帝批评过的观音,转而用对方适才的话术,对玉皇大帝进行了一番批评。
对此……
玉皇大帝满是惊讶,心想:
“我虽说提前知晓了观音菩萨正处于‘劫难’中,目前的状态正是他‘渡劫’的状态。”
“可现在的菩萨与以往,差别……”
“未免有些过大了些。”
“不是说现在的菩萨不好,也不是说以前的菩萨不好。”
“只是……”
玉皇大帝觉得,相比于没处于‘劫难’中的观音菩萨,还是如今面前的观音菩萨。
更加合乎自己的口味。
尤其是对方,用自己刚刚说话的方式,对自己进行了一番‘还击’。
更是让他找打了久违的趣味。
自从他当上玉皇大袋以来,天庭里的文武仙卿,对他都是尊敬畏惧的相处。
出了太白金星李长庚那个糟老头,在私下里可以轻松说点话外。
玉皇大帝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了。
坐在一旁。
久久不言。
满腹心事的王母娘娘。
心中也满是感慨。
玉皇大帝与观音的对话,王母娘娘已经很久没有参与了。
不是她不关心‘西行’一事;
也不是他对将天蓬扫出天庭,赶到灵山不关心。
而是她的心中,也堆满了事情。
目前正在打腹稿,想着一会儿怎么向观音开口。
往西天取经的队伍中,在塞个人进去。
让她为难的是,因为刚刚嫦娥仙子过来‘告御状’。
观音菩萨对她想要塞进西天取经队伍中的人,可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这让王母娘娘迟迟没有找到开口的时机。
眼下,看着玉皇大帝与观音探讨有关‘西游记’话本的事情。
王母娘娘也乐的清闲,有时间琢磨琢磨一会儿该如何开口。
……
感觉观音‘渡劫’状态有点意思的玉皇大帝。
笑呵呵的说道:“是我见外了。”
他这么自罚了一句,转而回到了刚才的话题。
“我认为,‘西游记’的话本,要想要成功,单单只是一路降妖除魔是不可取的。”
玉皇大帝解释道:
“菩萨你想——”
“想说降妖除魔的故事,我天庭里就有很多的例子。”
“诸如托塔天王李靖的三太子哪吒,他抽龙筋、挖龙骨,可都是实打实的真事。”
“没有一点儿表演的成分。”
“与八仙过海里的‘做戏’不同。”
“可——”
“及时如此真实,哪吒的故事,真正影响的,也不过是陈塘关一隅之地罢了。”
“稍远些的地方,或是怀疑其真实性,或是漠不关心,或是一开始感兴趣,久了便会淡忘。”
“这样的例子,天庭里还有很多。”
“诸如‘八仙过海’‘哪吒闹海’的故事,凡间里也多有流传。”
“可真正影响到一洲的故事,始终未曾出现过。”
“我下班期间,也想过此事,觉得症结便在与,这些故事中的主角,大都干着千篇一律的故事。”
“远的不说,但说近期,五百年前,那孙猴子大闹天宫的故事。”
“无非就是,天赋异禀的主角,经历了种种苦难,最终战胜,在法力高深的神仙那里,学得仙法。”
“然后看不过权贵嚣张霸道,拥有敢于和命运作斗争,挑战权贵的精神。”
“而我天庭,就是那个大反派。”
“我对天庭作为反派这一点,没什么意见,毕竟这事情,也不过天庭与凡间一齐娱乐一下。”
“可这故事,我始终觉得不对味。”
“十分的不对味。”
“虽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可我总觉得,故事源于生活,应要超与生活。”
“此事我空闲时想,总觉得不满意,觉得太过乏味,缺少一些新的东西。”
一下子说的这么多,玉皇大帝也有些尴尬。
觉得自己的发言不符合自己的形象,害怕观音用异样的阳光看待自己。
谁知。
当他将目光转向观音的时候,对方的眼神确实很奇怪。
但却不是异样。
而是惊奇。
好似……
看到了一个生长在只有加减法世界的人物,突然想出了九九乘法表的神功!
见玉皇大帝对自己如此推心置腹。
观音咬咬牙,决定摊牌了,不装了。
“实不相瞒!”
观音一脸严肃,煞有其事的说道:
“关于五百年前,孙猴子大闹天宫一事,我也觉得不对劲,想说这件事很久了。”
“今日大天尊如此待我,我便也说说心里话吧。”
观音会议着观音菩萨的记忆,对照着自己曾经看西游记的记忆。
对玉皇大帝问道:
“如果‘西游记’的话本,从孙猴子出生开始,大天尊觉得,这故事怎么样?”
玉皇大帝想也没想的说道:
“不好,太过无趣。”
观音早有预料般的点点头,说道:
“那我们要如何让无趣的故事,变得有趣起来呢?”
玉皇大帝好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好似当场悟道般,头脑飞速运转风暴。
“菩萨——”
“你的意思是——”
观音点点头:“没错,就是……”
“编!”
“编!”
观音与玉皇大帝同时开口说道,两个肉体年龄不知道活了多少世纪的男人。
彼此对视一眼,忍不住的哈哈大笑。
这是一种遇到了同道中人的快乐!
“敢问大天尊,那孙猴子,是如何出生的?”
观音意有所指的问。
玉皇大帝想也没想的回答道:“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那么……”
观音脸上露出神秘莫测的微笑:“这石头可否做些文章。”
“这……”
玉皇大帝说道:“我空闲时,想那猴子的事情,不知没想过编纂,让他大闹天宫的故事更精彩些。”
“可那仙石,本就是天生地养,灵气孕育而成。”
“莫非……”
“加油什么文章可做?”
没有上过学,没有学习过文艺复兴,最重要的是,没有看过西游记,更没有看过西游记同人文的玉皇大帝。
显然是吃了见识少的亏。
冠以提点道:“据贫僧所知,上古时期,有一位哪能,使用仙石,之手补天!”
这话一出,练打腹稿的王母娘娘都忘了过来。
“你是说……”玉皇大帝。
“那位……?”王母娘娘。
两人都十分震惊,没想到‘渡劫’中的观音菩萨,竟然到达了如此的地步。
那位,可是……
“此间更无八耳。”
观音环顾房间,说道:“此事天知,地不知,你知我知。”
说天知,是因为玉皇大帝就是天,就是‘老天爷’。
地不知,说的不是土地公,他们还没那个资格。
这个地,说的是地藏王菩萨。
别问地藏王菩萨与地有什么关系,没看见他菩萨前缀的第一个就是‘地’吗。
观音说道:
“我们只谈‘西游记’的话本故事,其他不想干。”
这个解释,并不能打消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心中的疑虑。
更让玉皇大帝在意的是:
“菩萨——”
“如若按你说的故事,恐怕……”
“不能将故事散步凡间。这种事,及时如来佛那个秃顶大耳的老和尚也不会同意。”
观音看着表情严肃,又有些痛惜这个故事不能传播的玉皇大帝。
内心感慨,对方还是见识少了。
他提点道:“此故事,当然不可做‘西游记’话本的开篇。”
“更不可能加入进‘西游记’话本当中。”
闻言,玉皇大帝理解的同时,也有些心痛。“这……”
观音知晓对方的为难,画风一转,说道:
“这开篇,虽说不能加入‘西游记’话本的故事中,可……”
“民间流传,小道消息,可不是我们懒得住的啊……”
“人类的思想,是无边无际,不会被束缚的!”
“我不们谈,我们不说,我们不记,终有一天,也会有凡人,知晓上古的事迹,联系到我们共同创造的‘西游记’上!”
明明是说着未来的事情,但观音的一双眼睛,却分明是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光景。
这种神态,令玉皇大帝心折。
“这个开篇,我们知晓便好,不比记载,不比谈论,只需等待,我相信那一天的到来,不会久远。”
因为我就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观音心想。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却想了更多。
尤其是,他们不能不把观音现在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联系到他目前所处的‘渡劫’状态中。
只是……
这话不能说出口,不然很有可能影响到观音的‘渡劫’。
让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两人都快要憋坏了。
可观音并不知情,并且此时还在兴头上呢,他对玉皇大帝问道:
“那孙猴子,为何成猴王?”
玉皇大帝老实说道:
“那孙猴子本就是天生地养的灵猴,生下来便身强体壮本领高强,其他猴儿莫不能胜。”
“因此成为猴王。”
观音摇摇头,说道:“太枯燥,太正常了,不适合加入进‘西游记’的话本。”
王母娘娘也没有心思去想如何往西天取经的队伍里面塞人了。
她很是上道的问:“不知菩萨有何想法。”
兴头中的观音,赞许的点了点头:
“成为猴王一事,对于孙猴子来说,可以当做阶段性的胜利。”
“此事非同小可,不可一般对待。”
“我觉得——”
“成为猴王的过程,应有一番奇遇!”
“奇遇……”玉皇大帝皱眉说道:“孙猴子成就猴王一事,我也不是没有想过。”
“可……”
“神仙传道,仙人传法的故事,凡间已经传遍了,实在是没有什么心意。”
“不知菩萨……”
观音先是点头认可:“神仙传到,仙人传法的故事,确实没有什么心意。”
“凡间百姓看了也不会喜欢。”
“照我的想法,一个仙人,甚至人族修士的遗迹便大有可书!”
观音自信满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