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那个是什么啊?”
稚嫩的话音刚落,便只见一行七、八人的马队停了下来。
队伍中那匹白马上有一老一少两人,在他们身后跟着几个随行的护卫。
老人的眼睛正望着不远处那座宏大的坟墓,北国大地虽然这时候被大雪笼罩,但唯独这座坟墓还能矗立可见。
“锋儿陪爷爷去前面看看好不好”
老人便将马背上的少年抱了下来,爷孙两个人就这样慢慢走向墓前。
随着一行人越走越近,便可以依稀看见墓碑上刻着的那几个大字。
“燕国大将军之墓”
阵阵寒风吹过,老人便拉着自己孙儿躲藏进披风里。
“这个人也是爷爷的朋友吗”
少年有点好奇的问道,而旁边的老人正盯着墓碑。那碑上几个红字变得越来越大,好似其中有一股鲜血正在流淌越来越红。
宝佑十二年十一月,云国代州飞石岭。
此时,一群满身血污、战甲残破的魏国士兵正逃亡到这里。
在这混乱不堪的魏军队伍中,有一位身披黑甲的将军正骑马立于土坡上。他尽力收拢着四周早已惊慌失措的士兵,让他们拿起武器尽量抵挡一下身后的追兵。
“停下来,快给我站住”
“不要在逃了,想活命就给我列阵”
此时的他不停的拦住这些被吓破胆的士兵,甚至都已经抽出了佩剑杀了几个倒霉鬼。
周围惊慌的魏军士兵这才被吓住,毕竟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刀下鬼。
慢慢的,这些逃亡的魏军便又能组织起了军阵。
两个月前的定州之战中云国二十万大军一举击败了魏国的十二万大军,从定州一路追杀至代州。
如今,只有区区二、三万魏国士兵能逃亡到此地。
眼见就快要离开代州逃离云国之际,便被一路士气高昂的云国大军追上。
摆开防御阵型的魏国残兵在慕容云的指挥下且战且退,他们逐渐退往了身后的飞石岭上。
天黑之后,云国士兵便停止了进攻。在飞石岭下开始安营扎寨起来,并做好困死岭上魏军的准备。
十二月份的飞石岭上天寒地冻,魏国士兵不得不宰杀了营中剩余的战马用来充饥。一路上的逃亡早就没有多少粮食了,他们现在只能互相倚靠着取暖。
此时云国军营,征北大将军林易锋正在大帐内和手下众将惬意的享受着酒肉。帐外云国士兵也都安稳的烤着火,吃着军粮。
大帐内,林易锋正在安排人将早已准备的劝降信送到飞石岭上。他内心其实知道慕容云十之八九不会接受劝降,但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的。
飞石岭魏军营寨,魏军哨兵发现有几个云国士兵正走上岭来便开始大声示警。
“敌人攻上来了”
寨中魏军听到后便赶忙爬了起来,他们将这几个云国士兵围了起来。
“奉我家大将军的命令给慕容将军书信一封,美酒一壶和一些肉食。”
说完这几名云国士兵便放下东西离开了
听闻有敌军攻上来,慕容云便急忙带人从帐内冲了出来。
等他赶到后便只留下了那封信,将剩余的酒食全部分给了周围早就饿了好多天的魏军士兵。
第二日一早,云国士兵继续往飞石岭上猛攻起来。正午时分有一部份云军攻入了魏军营寨,可没过多少便又被慕容云带领魏军赶了下去。
就这一连三日,双方在飞石岭上互相撕杀反复拉锯。
林易锋望着飞石岭上的双方士兵的惨烈,他知道了那封信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云军大帐内,刚从外面回来林易锋便见到手下众将正在等候着他。
“大将军,这魏军出乎意料的顽强啊”
“是啊大将军,我军几日攻杀都未能奏效”
“士兵多有死伤”
听着手下将领议论纷纷,林易锋便思考了片刻便下令。
“传本将军的将令,明日起全军停止进攻,休整三日。”
此时大帐外一位送信士兵翻身下马,将一封信急忙送入帐中。
手下众将听完送信人汇报后便齐齐看向林易锋,想听听大将军如何应对着信中即将到来的魏国援兵。
许久之后,林易锋便缓缓站起身来。
他慢慢的走向了火盆,便抽出佩剑拨了拨炭火。
此时手下将领忍不住问道
“大将军,您看全军还要修整吗?”
林易锋目光扫视着手下众将,他便又重新命令道
“全军还是继续休整三日。”
“王将军,你明日率本部人马随本将军去并州。”
“其余众将要积极防范岭上的敌军,他们毕竟还没有彻底失去突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