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开门红(上)

高加林找了一处人少一些,有树荫遮盖的地方,把自行车停下,脚撑撑住。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他不慌不忙地把绑在后座上的两个袋子解下来。

一个放在后座上,一个用绳子固定在座位上,再将两个袋子都打开。

和前身一样,高加林两世为人,都没有卖过东西,想要张口吆喝,事到临头却总觉有些怪怪的。

但他到底比前身更放得开一些,在偷偷握了握拳,给自己鼓了一下劲后,高加林便豁出去大声吆喝起来。

“卖五香瓜子嘞,好吃不贵的五香瓜子,颗颗香,粒粒津,保证让你嗑了还想嗑。

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啊,免费品尝,觉得好吃你再买,不买也没关系。

都来看一看,尝一尝了,数量不多,想要品尝和购买的赶紧了!”

众人一听,立刻呼啦啦地围了过来。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人立刻就认出了高加林,或者听出了他的声音,一个个都惊奇不已。

“高老师?你不是高加林,高老师吗?”

“高老师,你怎么卖起了五香瓜子?”

高加林再次把辞职民办教师,和带领社员们致富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随即又用搪瓷杯装了满满一搪瓷杯五香瓜子,给每个人都抓了一把。

“你们要买五香瓜子吗?这些都是我用秘制配方亲手炒的。

大家都尝尝,觉得好吃你们再买。”

这一尝不要紧,只短短一会工夫,所有人就将手里的瓜子全部嗑完。

真是越嗑越香,越嗑越想嗑,根本停不下来。

立刻有人问价道:“高老师,您这瓜子怎么卖的?”

高加林看了他一眼,见是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身穿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一条草绿色的确良裤子,手腕上戴一块银白色盛海牌手表,一看就是位坐办公室的干部或者文职人员。

一句话,一看就是不差钱的。

“一块六一斤,有散装的,也有袋装的。

袋装的有八毛装、四毛装、和两毛装三种规格。”

高加林耐心解释道,这些都是他昨天晚上,用搪瓷杯做标准量具分装好的。

中年干部想也没想,直接从兜里掏出钱来,数出一块六毛钱递了过来。

“那给我称一斤吧。”

“好嘞,请稍等!”

高加林接过钱,直接照着在家里分装瓜子的操作,给他装了满满一大搪瓷杯瓜子。

摇晃两下,压实一下,又给添了一点,然后倒进秤盘子里。

一点点挪动秤砣的吊绳,当吊绳移动到五两时,秤砣根本压不住,一直移动到差不多五两一钱,秤砣才勉强压住,但秤尾依然高高翘起。

高加林单手拎着秤纽,给那人看了一下刻度,这才用纸卷了一个漏斗,十分利落地把秤盘里的瓜子倒进纸袋里。

做完这些,他又额外抓了一把瓜子添在里面,这才递给那人。

“这是半斤,同志您先拿好。”

这人接过袋子,立刻迫不及待嗑了起来,嗑得那叫一个香。

而旁边围观的人,在咽口水的同时,也被高加林的操作惊呆了。

——明明一搪瓷杯瓜子已经超过了五两一钱,竟然还要再添上一把,最后这包瓜子的重量不得超过五两三钱?

高老师这是傻了么?

很快高加林便如法炮制地称完了第二袋瓜子,递给那人道:“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他长这么大,还从没享受过这种热情礼貌的服务,而且为他服务的还是鼎鼎有名的高加林,顿时就有点受宠若惊。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售货员可是非常吃香的热门职业。

因此这时候大多数售货员的服务态度,不能说是很差吧,至少也能说是态度傲慢。

对顾客爱答不理,动不动就用鼻孔看人都是好的,碰到脾气差的被打被骂也不是没见过。

前不久供销社的墙上,不是新贴出一条“严禁打骂顾客”的标语么?

受宠若惊之余,这人立刻对周围的人说道:“这瓜子真的很香,越嗑越香,越嗑越想嗑。

而且我嗑了这么久,连一颗发霉发苦的坏籽都没嗑到,价钱也不贵,大家都来买一点吧,晚了就没有了。”

有了带头的,其他围观的人也都纷纷掏出钱来。

“说的是哩,高老师这瓜子不但香,而且高老师给的秤也足哩,买一斤起码多给了六七钱哩!”

“是哩,这秤太足了,高老师,给我也秤一斤!”

“给我称半斤。”

“我买一袋四毛装的。”

高加林赶忙维持秩序道:“大家麻烦排下队,这瓜子我会一直做下去,以后天天都能买到的。”

因为一下买的人太多,高加林便没有再慢悠悠用秤称重,而是从另一个袋子里拿出两个半斤装的纸袋来。

“这一袋半斤只多不少,我提前按刚刚这样称好的,同志您拿好。

要是不放心,可以自己拿秤称一下。”

那人却笑着道:“放心,哪能不放心呢!”

但也有人接过纸袋后,真的把瓜子倒在秤盘里称量起来,结果果然比标称重量多了三钱多。

这人立刻大声帮高加林宣传起来:“五两三钱到四钱,果然是只多不少,高老师这秤给的太良心了。”

就这样,才二十分多分钟,三十多斤五香瓜子就销售一空。

这还是高加林看到生意火爆,很快就进行限购的结果,否则早就卖光了。

其实袋子里还有小半搪瓷缸,但高加林却不准备卖了。

“不好意思就剩这么一点了,要不我给大家分了吧,不然你后面的人就嗑不到了。”

那些眼看就要排到那人,顿时唉声叹气道:“啊,这么快就没了,高老师,明天还有吗?”

“明天没了,10号吧,今天和10号县里都逢集,10号那天早上8点前我准到。

我会在南关交易市场,和汽车站外摆摊,晚上还会在电影院门口摆摊,到时候量绝对管够,买多少都有。”

高加林说的县里逢集,准确来说其实是城关公社逢集。

只不过距离县城只有两里路,所以城关公社的集市便被设在了县城。

高加林一边说,一边把袋子里剩下小二两瓜子都倒了出来,给这些没买到的人各分了一小把。

“这次的瓜子是我第一次炒,炒的不是很好,我下次卖的瓜子肯定能炒的更好,大家到时候一定要来捧场啊!”

这几人原本有些失望,但分不到一把不要钱的瓜子,立刻又高兴起来。

又听说下次的瓜子会更好,立刻又期待起来。

“好哩,到时候一定来,高老师你可要多炒一点,别到时候又不够卖。”

“大家放心吧,到时候我一下炒个几百斤,肯定够卖的!”

趁着这个机会,高加林突然话锋一转,做起市场调查来。

“对了,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平时大家爱嗑瓜子吗?

是习惯买生瓜子自己炒呢?还是习惯去供销社或副食公司买炒好的熟瓜子?”

“还有,你们觉得我这瓜子卖一块六一斤贵不贵?

如果觉得价钱能接受,每个月愿意花多少钱买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