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二能人回村
- 人生:农业强国从1981开始
- 长安梦入
- 2232字
- 2025-02-13 08:40:03
高加林心想这还不如晚上一起回去,两人还可以在月下骑车,散步,还挺有诗情画意的。
而且他估计照这架势,自己请假后每天只讲四节课大概是不够的,极大可能会被留下来进行全天辅导。
也只有这样,清泉高中的考生考上大学的希望才更大一些。
高加林一直都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态度。
既然付出了努力,自然希望清泉高中能多几个人考上大学,最好考上一两个重点大学。
更重要的是,高加林还可以通过这件事证明一件事——不是我考不上大学,只是我不想去考了。
几个原本没什么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经过我短期的培训就考上了大学,甚至考上了重点大学。
如果我去考,是不是更不在话下?
总之,自己很可能接下来十几天都不能和刘巧珍相见了,自然要珍惜每次单独相处的机会。
“我想和她一起回去,她一个人我不放心。”
高加林略一思忖道:“这样吧,麻烦校长在学校里给我准备一间房间,学校附近也行。
房间里要有书桌,有电灯或者台灯,等我明天过来就暂住二十天。
我打算一边给同学们上课,一边完善我的教辅书编写,也算是理论结合实践。
我晚上上课时,就让我对象在房间里休息一下。”
“么嘛哒(没问题),这事我现在就给你办好。”
李国华当即答应下来,随口又问道:“加林啊,你现在这么高的水平,这么好的成绩。
你若是明年参加高考一定能考个重点大学,甚至全省第一也不在话下,有没有想过报考哪个大学?”
高加林笑着摇头,“我不准备考了,我准备扎根农村创业致富,同时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一直很喜欢他的张素芝老师忍不住道:“加林,你这太可惜了!
以你的天赋和才华,你应该去考大学的,重点大学才是你的舞台。
我们国家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考上大学,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
“扎根农村同样大有作为,同样可以为国家贡献,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
我相信以我的学习能力,哪怕自学也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做出不输给大学生的成就。
所以,大学文凭对我来说真的没那么重要了。”
高加林笑笑,依然不为所动。
不说刘巧珍的原因,以他现在的知识储备,读四年大学还真学不到什么知识。
大学真正能给他的东西,其实是一个更高平台。
让他收获很多很厉害的老师,和许多这个年代最出色同龄人成为同学,他自己也会成为国家认证的天之骄子。
说简单点,就是人脉圈子和社会地位大幅提升。
大学毕业后,那庞大的校友圈就是他事业上如虎添翼的巨大助力。
但如果他取得的成就,能超过99%的大学生,哪怕他没上过一天大学,那他依然能拥有超高的社会地位,和旁庞大的关系网。
他现在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向世人解释他的知识。
好在,他已经想好了说辞。
“可是,如果你考上重点大学,不是能学到更多有用知识吗?”
李国华还要再劝。
“校长,各位老师,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我已经决定了。
我其实一直没落下看报的习惯,从去年起国家就一直在鼓励开办社队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
我觉得这是个在农村发展农业,大有作为的好机会,我准备在乡下搞种养殖,兴办社队企业致富。”
李国华几人互相对视一眼,都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实在想不通高加林是怎么想的。
说在乡下搞种养殖,怎么能和考上重点大学比?
难道是因为舍不得他那个漂亮的对象?
仿佛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这时高加林又突然说道:“其实我一直在给我对象补课,现在为了给同学们讲课不得不中断了。
校长,还有各位老师,你们有没有门路,给我对象在城里找个短期的活做?
住的地方不用去管,她可以住她二姨家。”
李国华再次和张素芝,何瑞阳等人对视一眼,心中又是惊讶,又是惋惜。
这孩子,糊涂啊!
高加林决定留下来再讲两节课的时候,巧珍她爸刘立本正赶着一辆驴车往回走。
因为赶上了赚钱的好政策,以往这位高家村的首富,二能人回村总是乐呵呵的,昂着个头,见谁都要聊上两句。
这回却低着个头,心情很不美气。
原因无他,他这次去朔方收羊绒白跑了一趟,一两羊绒都没收到。
当地农民不敢再把羊绒卖给他。
说是县里下了命令,朔方山羊绒属于当地最拿得出手的,能出口创汇的好东西,只能由当地供销社统一收购。
任何私下贩卖朔方山羊绒的行为都是投机倒把,一旦被查到不但买方要被惩处,出售羊绒的人同样要受处罚。
“这政策咋就说变就变呢?明明之前还是不管不问,甚至鼓励,怎就突然说是投机倒把了?”
他心里很不满地想着,不知不觉已经快到村子了。
“高老师,刘巧珍,老婆老汉逛县城……”
快到大马河河湾的时候,刘立本突然听到在两边的路畔上,有几个碎娃娃朝他大叫起来。
他抬头一看,认出其中一个是后村刘秋生家的小儿子,小名叫狗蛋。
“狗蛋,你嚷啥哩?我家巧珍和高加林怎么了?”
狗蛋却不回答他,只是继续和其他碎娃娃一起有节奏地喊着:“高老师,刘巧珍,老婆老汉逛县城……”
这位二能人顿时气得鼻子口里三股冒气,抬眼向四周望去。
就见许多在院里忙碌的汉子婆姨都探头出来看他,脸上都带着不明所以的笑意,响起一阵的哄笑声。
有人向他打趣道:“立本你这是刚从哪里回来哩,又买了什么便宜货,能挣多少钱?
你这挣钱挣得快把口袋都撑破了,真是能哩!
你家二女子也是能,默不作声突然就和高老师好上了,今天两个人骑一辆车去县城哩。”
说完,他脸上不由露出又是羡慕又是讽刺的笑容。
在他看来,高加林长得高大健壮一表人才,性格又硬又有文化,马店小学数他教书教得最好,将来肯定是能当上正式教师,吃上商品粮的。
因此巧珍这个文盲女子默不作声就和高加林好上了,属实是继承了刘立本的精明,找对象的眼光真是没的说。
但他这话落在刘立本的耳朵里,却像是打脸一样疼。
他的一张白脸顿时臊得通红,心里又气又急。
但在众人的目光下又无法发作,只好再次低下头,赶着驴车逃也似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