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对话(二)

“唉。”

蒋县令叹了一口气,整个人一下子仿佛苍老了些许,“百姓们的困难本官又何尝不知呢?”

“本官若是强行征取,难免会让县城发生动荡。”

“但是你不同,你有斩大蛇的功绩,在县城之中有威望,若是你能出面,宣布支持本官的这一政策,百姓们自然会信服些许。”

顾文修听明白了。

蒋县令自己也知道,自己这个告示一出,城中肯定是群情激愤。

到不了冲击县衙的程度,但是大部分的百姓肯定在背后是怨声载道。

这个时候,蒋县令就很需要一个人来支持他。

这个人不能是城中的富商。

因为他们本就家中富裕,一点银子对于他们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也不能是城中的穷苦百姓,因为不能让其他人信服。

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是,有顾文修单人斩蛇的先例,给了城中百姓一个信号。

似乎斩妖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需要一万两银子呢?

因此,蒋县令就更加需要顾文修了。

只要顾文修站出来,说他也不是那大猫的对手,并且支持蒋县令的想法。

不说能够让所有人都支持蒋县令的想法,但是至少大部分的不满就会因此平息下来。

等到交钱的人够多了,其他人自然而然也就交上来了。

这样听起来似乎是说得通了。

看顾文修一时之间不说话了,蒋县令还以为自己的说法,在顾文修这边过关了。

这也是他想了一夜,想出来的说辞。

当然,其中除了斩妖一回事,其他的说辞都是真的。

他需要顾文修这件事,也是真的。

只有征收来的银钱根本不会是用来负责斩妖,而是会交予监察官金大人,作为他晋升的阶梯。

每每想到这里,蒋县令就感觉心中臊得慌。

顾文修深深的看了蒋县令一眼。

然后拿起了自己刚刚放在桌子上的佩刀,沉默的转身,朝着门口走去。

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回过头:

“很抱歉,县令大人,我知道你为这座县城做过许多,但是你说的这些话,我一句都不相信。”

“这不是你应该说出来的话,但凡你和我说,你拿这些钱是为了升官,我都相信了。”

“......”

蒋县令沉默了一下,然后脸色涨红:“什么叫不是我说的话,难道本官为了百姓着想这不对吗?”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顾文修摆摆手,“我不质疑县令大人你为了百姓做事的那份心,但是我不相信你刚刚和我说的这些话。”

“但凡是真的想为百姓做事的你,把屁股摆在脑袋上都不可能说出这些话来。”

“县令大人,我不知道你究竟是为何会贴出这样一份告示,我现在只想问一句话。”

顾文修盯着蒋县令的眼睛:“你现在是否还是那个把永安县城变成如今这副样子的蒋县令?”

这句话不轻不重。

却在这一下让蒋县令如遭雷击一般。

他一下子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好一会儿,蒋县令只是低下头,看着他面前摆着的文书。

眼神空洞。

顾文修也不催促,他转身离去,带上了架阁库的大门。

他没有继续问。

顾文修能猜到,蒋县令如今的状态,一定和那位监察官有关。

而和监察官有关的事情,无非就是蒋县令心心念念的升官一事。

偏偏这件事情,顾文修也没有办法。

他总不能把自己的刀架在那监察官的脖子上,让他一定要把蒋县令的功绩报上去吧?

所以,之后这件事情,只能是交给蒋县令自己了。

......

顾文修没有多在县衙呆着。

他很快离开了县衙,先去看了看李柄。

结果李柄的状态一下子让他有些惊讶。

这才过去了多久,李柄的状态居然好了很多。

就连为他医治的郎中也不断在说,从来没有见过自愈能力如此好的人。

叮嘱李柄这几天好好休息一下后,顾文修朝着自己的家中走去。

当然,一路上免不了遇到一些相熟的百姓。

百姓们当然还是最关心告示上面说的事情。

虽然目前还没有说明具体要到什么时候才交这一两银子,但是这件事情也如同一块块石头一般,堵在这些百姓们的心中。

一两银子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笔巨款!

顾文修只能暂时搪塞过去。

等回到院子中,推开门,顾文修一眼就看到孙三叔、赵大娘、窦采芙几人都在院子里。

“小顾啊,怎么样了?”

赵大娘第一个站起来,“县太爷怎么说啊?”

“县太爷忙着呢。”顾文修想了想,还是没有直接说出来,“我没有见到小太爷。”

明面上他还是一个小捕快。

他见不到蒋县令那可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哎。”赵大娘叹息,扳着手指头算了起来,“这一个人一两银子,咱们就得出四两银子,小顾一个月三钱银子,我给人洗衣服能赚两钱银子,憨货每日卖卖东西能有个三钱银子,窦姑娘卖豆腐有个两三钱银子。”

“咱们这一大家子,刨除开销,一个月也挣不到一两银子,这可咋办呢。”

“瞧你这唉声叹气的,小顾那不是还有五十两吗?”孙三叔在一旁瞪眼,“小顾刚回来这都累坏了,你还在这里说这些!”

“你这憨货!”赵大娘抬手就要打,“那是小顾以后成家的银子,你也惦记?!我看你是找打!”

院子里闹成一团。

窦采夫走过来,接过顾文修的佩刀,“出去这几日累坏了吧,厨房中有些饭,吃了后今晚早点休息吧。”

“好。”

顾文修也没拒绝,他确实感觉有些饿了。

至于赵大娘和孙三叔,两人都已经习惯了,都没有去管他们。

简单的吃过饭后,顾文修就回到了自己房间中。

他离开麻桥村的时候差不多中午。

回到县城的时候已经天色不早了。

这么一段时间下来,如今天色也差不多暗了下来。

顾文修重新盘坐到自己的床上,开始了今天的炼煞。

他如今煞气已经填满了三十四个多的窍穴,距离一境圆满,只剩下一个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