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鼓动人心【求追读】

这个青年男子正是王渊,他旁边的两位年轻汉子,分别是韩狗和刘老二。

而往来奔走相告,互相大喊大叫,营造声势,说在巢湖边上挖出了石人像的这些人,正是王源的手下,其实也就是刘老二他们招募过的人。

而前几日他们都和王渊,刘老二等人,在陈官镇的后山中一起训练。

那日王渊从陈石匠家中回来之后,当天晚上就和刘老二他们几个人,连夜拉着放在陈石匠家中的石人像,奔向巢湖边,他们这里离巢湖其实近,大约有二十里地。

找了个显眼位置,就把石人像放进湖边的浅水淤泥中,并标记好了位置。

就在今天,王渊他们几个人早早的就来到了巢湖边,找到了前几日埋藏石人像的地方。

佯装在巢湖边上用渔网捕鱼,可实际上却是用鱼网,撒在放石人像的位置,用粗麻渔网勾住石人像,从湖边浅水淤泥中给拖拽出来。

在得知此处挖到石人像,不少装作渔夫和打柴人的王渊手下,在奔走相告大呼小叫,引得不少真正的在巢湖边上的打鱼的渔民以及砍柴的人,朝着这面赶来。

此时越来越多的渔民和砍柴人,都朝着自己这面赶来。

王渊脸上装作捕捞到石人像,感觉很是好奇的神色,不断打量着这石人像。

只过了一会的功夫,就有好几十个打鱼的渔民和砍柴的人走了过来,纷纷用好奇的眼光看着石人像。

“小伙子,俺刚才说到你说这石人像上面刻的字,在哪里啊?”

一名大约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指着石人像说道。

“大叔您看,这字在这里呢。”

王渊指着石人像的胸口说道。

看到王渊手指着石人像的胸口,在场众人都朝着石人像的胸口看去。

果然石人像的胸口上,写着两句诗句。

“俺也大字不识一个,有没有会识字的人,来给大伙说一说这上面写的是啥呀?”

“小伙子,你认识不认识这字写的啥啊?”

“大叔,俺就没上过几天学,这些字俺也认不识。”

王渊脸上一副什么都不认识的表情。

“来个识字的人,给大家伙说一下啊,这上面写的字是啥意思?”

“真是急死俺了。”

这位大叔估计也是一个暴脾气,很是焦躁的说着。

“大叔别说了,俺识一些字,让俺来看看。”

这时,一位青年男子穿着洗的发白的麻布袍服,头戴黑色的巾纶,长得倒是眉清目秀,是有一些读书人的样子。”

“俺也读过不少书,在村中的学堂当老师,认得不少字。”

见有人说自己识字,在场众人便自动的让开了一条道,让这青年男子挤了进来。

这青年男子见有字迹被泥沙覆盖,看的不清晰,就用麻布衣袖擦了擦泥沙。

用手指,指着第一行诗字就说,“皇帝轮流做。”

然紧接着他又指向第二行诗句。

“今年到我家。”

“王秀才,这两句字是啥意思啊?”

一个中年农妇,她手里面还拿着两根木柴,用好奇的眼光看向,被唤做王秀才的青年男子。

“婶子,俺看一下。”

王秀才仔细端详着这两句诗,在心中暗暗揣摩了一下,然后缓缓道出,“这两句诗词,好像是两句反诗,对皇帝来说是极为大不敬。”

王秀才在说话的时候,其余在场众人都停止了相互交谈,竖着耳朵仔细的听着王秀才的话。

这些都是看热闹的人,根本一点不嫌事大。

“嘶!”

有一些个胆小怕事的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在听到王秀才说这两句诗,很可能是反诗,这心中不免害怕起来,生出了想要退去想法。

但又看到,在场其余众人根本没有退去的动作,想到如果自己,因为听到了二句可能是反诗的诗句就退去,那恐怕就要被在场众人,耻笑自己胆小。

随即又壮着胆子,继续盯着躺在淤泥上的石人像。

“王秀才,这石人像什么来头?”

王渊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询问着王秀才。

“是啊,是啊。”

韩狗和刘老二连忙附和。

也引得在场众人,都齐齐附和道。

“那好,俺就看下这石人像,能不能在这石人像身上,看出一些东西。”

王秀才蹲下身子,用目光不断打量着整个石人像,还用手指不断的擦拭着这些字,仿佛真的能从这石像上,看出点什么东西。

因为王秀才是本地的读书人,毕竟懂得比这些庄稼汉和渔民要多的多,而且也识得不少字。

“这石人像隋唐时期的东西。”

“不对,不对。”

“又好似汉朝时的东西。”

“这……这,感觉也不对啊。”

“难道是先秦时候的石人像,埋到了今天才被人发现?”

“可是这石人像,埋在水里面这么多年了,应该有一些绿藻以及水草之类东西啊。”

“但是,俺怎么感觉这石人像,好像是新的东西,而且还是前几天刚雕塑好的?”

这王秀才也是因为学识浅薄,拿不准这是什么时代的石人像。

他也是迷迷糊糊,看不出来个所以然来。

而王渊看到后,也决定再拱一把火。

“这石人像必定是神物,因为它是神物,所以才不会生出个水草,绿藻之类的缠绕其身。”

“神物?”

这两个字缠绕在场众人的心头。

可是似乎只有神物,才能解释的通,不然埋藏在湖中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会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拄着一根拐杖,由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汉子扶着,这老者颤颤巍巍的走到了人群的外围。

“散开一些,这位是本村的里正。”

年轻汉子喊了一句,众人见是一位老者,也不敢再相互拥挤着,纷纷让开了一条道路。

“王秀才这是何物啊?”

这老者用发抖的手指着石人像。

“李里正,它从湖中意外发现的石人像,好像是从先秦时候留下的神物。”

“上面还刻着这两句诗,皇帝天天做,今年到我家。”

“神物?诗句?”

这个六旬老者虽然是身体不太行了,但是听力却好的很,很清晰的听到了王秀才的话。

“依王秀才之言,此乃神物,从先秦时候留下来的石人像,这诗句会预示着,会有你们这些年轻的汉人,能够成为皇帝。”

这王秀才口中的李里正,是这大树村的里正,在村子里颇有威望,别看他年老体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