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班承认,她原来也不知道《非你不可》这部剧,只是一个学生在作文中提到了,所以好奇驱动看了。
这时候,正是冬令营。
一年一度的海狮节。
这是学校一如既往的惯例。
老班设计会场时,和林锡坚和凌潇潇讲到这个是。
老师也是普通人嘛,肯定也喜欢八卦趣闻什么的。
不过精英班对这个节日反应冷淡也是意料之中。
没人报名参加活动之类的。
有的人甚至连去参加的意愿都没有。
这令凌潇潇想起一个月前的派对。
那时候踊跃的快要挤破头了。
也没听谁说菜难吃。
看来所谓菜难吃,完全是菜单的问题。
质量好坏完全因为它是淮扬菜还是鲁菜。
必须改变千篇一律的流水模式。
“最好能搞成派对那样!”
她觉得是不是可以尝试。
中午意见林锡坚,他正在汇总意见表。
“为什么没有征求我们班呢?”
“你觉得班上肯定不会填的!”
“可是上上周派对,我们都参加了啊!”
“那是因为……”
“因为什么?”
“因为……”
林锡坚憋了半天,没有出一个字。
“意见表数量太少了。应该人手一份。”
“那是节目单!”
“可是我觉得的确是少了!”
“你觉得班—能参加吗?”
原来是按需分配。
意思是别太勉强。
“劳逸结合!”
她总是觉得要是海狮节能够有派对的气氛就好了。
果不其然,意见表反应了了。
就像站在的舆论风暴的风口浪尖。
所以她感觉自己好像在推行一项特别难的制度。
那些意见表不是空白的,就是敷衍了填了几个字。
祸是自己闯的,无论如何都要硬着头皮把它完成。
有一张意见表,一看就是崔昕的字迹。
“那小孩过家家可不可以成人化!加点动漫元素!”
看来大家对抗的那件事。
就是去年“政治办节”的那件事。
着实让A班丢了大方的脸。
所以那件事余音还在。
原以为过去了这么久,看来对班上的同学了解还是只知甚少。
那时候她在备考速算课程,完全没注意到这件事。
办节那天,她又去参加市里速算大赛的预选赛。
等她回来的时候,节已经办完了。
中间发生了什么事,也并不那么清楚。
加之最近大家都在议论《非你不可》这部剧,根本没人在关注这件小事了。
居然有她这个做班长也不知道的内情。
毕竟那件事过去了那么久,即使提起也是其中的碎片式的细枝末节、零散的碎片。
尽管她有所耳闻,却也没有仔细深究。
大家也许已经习惯了这样。
顶着一个A班的头衔。
是什么就怎样了。
但是那其中的语气,还是暗含了那些部分。
完全是在影射那件事嘛!
如果只是不确定,就回避,那完全没有一班之长的作风了。
你该做什么?你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盘绕在她脑海里好久。
当然是发动大家积极参与了。
中午打饭遇到林锡坚,她突然觉得让林锡坚出面对海狮节做一个说明,打消大家心中的误会!
只是林锡坚真的愿意吗!
如果是班主任老孟就一定可以的。
或许就根本没有所谓“政治办节”的流言中所说的那件事。
一切都是子虚乌有的。
“打蛋包饭的时候记得加辣椒。”
“凌潇潇!”
有人在喊她。
她回过头,看见是上次办派对的沈师兄。
“今天怎么出来走走了!”沈师兄沈延。
“我就买个蛋包饭!好久没吃这东西了!”
“怎么!难忘的回忆啊!”
“差不多吧!”
她是想说不吃就难受之类的。
“果然是速算大师啊!”
“我哪里称得上什么师啊!”
“那就是小将!”
“没有没有!没有的事!”
“你这么厉害!”
“其实我很菜的!只是之前做过相似的准备而已!”
“你也太谦虚了!”
“其实我是想找你感谢来着!”
“上次派对就不用感谢了!那就是一次活动!”
“可是特别好的效果!”
“我之前呢,帮助很多家庭,甚至学校都搞过这个!”
“这样啊!沈师兄,还真是真人不露相呢!”
“谁让我学的就是策展呢!”
“那等我们下次举办活动,还得请你当顾问了!”
“一定一定!”
“谢谢!”
“当班长一定有很多烦恼吧!”
“哎!”
她抬起头:“你不知道,太难了!好容易组织一个活动,结果大家都因为一些事而抵触!”
“那就要及时化解!”
“说是这么说!但是众口难调!”
“烦恼总是有的!”
“我一直以为你是搞艺术的!”
“搞艺术就没有烦恼吗?”
“反正挺天才的!”
“我情商很低的!”
“情商低的人天赋都高!”
这句话几乎是脱口而出,好像别人盛赞她一般。
“那你觉得我情商低咯!”
“没那回事!”
“需要横幅会场什么的,想不明白都可以找我!”
她觉得沈师兄是在尝试一个新兴的领域。
很有冒险的精神。
但是这些她都没说。
这时林锡坚看到他们分别。
“那男的好眼熟啊!”
“眼熟就对了!他是大我们两届的师兄!”
“怪不得!”
凌潇潇:“哎!他已经实习了!”
“这么厉害!”
“咱们学校有很多牛人啊!”
“意见表上收的怎么样了!”
“还是你说的对!不该收什么意见表的!”
“你这方面观察力肯定不如我!”
“看来班长还是你当比较合适!”
“有些事你考虑的还是太简单了!”
“咱们联手还说服不了他们?”
“没这么说啊!那么你当学生会了!”
“可没这么说!赶紧打住!”
“去年政治办节火药味是浓了点!大家都很有抵触情绪!”
“也许作一次最后节前动员吧!”
“谁做?”
“当然是你啦!”
“高二都快结束了!明年分班了,说不定就不会一起了!”
“但是总人数是不会变的!大部分人还是会留在A班啊!”
“这可是很一厢情愿的说法!”
“但愿吧!”
“我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