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亡秦者胡......指的会不会是某个人?(求追读)

“怎么样,小妹,还要接着再来吗?”

这个时候,李由微微一笑,笑眯眯的问道。

“......”

李红缨的表情青一阵白一阵。

咬着嘴唇。

握着手中的铁枪,不发一言。

因为。

刚刚如果是在真实的战场上面,这个小丫头手中的匕首早已经划破自己的脖颈,鲜血喷涌而出。

现在的自己早已经成为一具尸体了......

片刻。

她眼眶泛红,忽然握着红缨长枪,一言不发的扭头跑回庭院里面去了。

看到这位小妹狼狈离开的模样,李由哈哈一笑。

虽然知道这对她的打击肯定很大,毕竟自幼习武,喜欢舞刀弄剑,自诩要成为一介女将军。

结果现在跟人比试,被人家一个刚刚十岁左右的小姑娘给一招秒了,现在肯定是道心崩溃,被巨大的挫败感裹挟,恐怕要失落个三五天的时间。

但是,没办法。

战场武将这条路,向来都是强者为尊,实力至上。

现在挫挫这丫头的锐气,磨磨她的脾性,甚至能打消她那习武从军的热情是最好的。

毕竟,到时候在千军万马的杀伐战场中,敌人可不会因为她是个女人就惯着她。

自己肯定也是希望自己的这位小妹能安安稳稳、平安喜乐的度过一生。

在家老老实实的做个恬静、贤淑的良家姑娘,将来嫁给一个善良、正派的富贵人家。

金猊吐瑞,熏香煎茶。

每日红袖添香,掌灯伴读,在家里相夫教子,总好过到血腥惨烈的战场上面送命不是?这都是做大哥的良苦用心啊。

......

到了夜晚。

随着丞相府邸的大门位置,停下来一架马车,门口的侍卫,恭敬的侍候上前。

车帘打开,一位衣着墨蓝色儒袍,面相端严的中年男人,沿着步撵,走下马车,来到府邸的门口。

“相国大人!”

左右两边的侍卫、婢女,皆是恭敬的施礼问候。

大秦相国府,左丞相:李斯。

深夜,从皇宫回来了。

当李斯回来以后,门口自然是有人回去通报,很快,不多时,一阵脚步声快步走来。

当李由听到李斯回来以后,出门迎接。

当李由来到大门屏风位置的时候,看到前面,一位面相端严,不苟言笑的中年男人,正背负双手走来。

根据原身的记忆,李由明白眼前的这位就是这个世界里面自己的“父亲”,大秦相国,李斯——历史上面那个参与谋逆的糊涂老爹!

“父亲大人!”

李由上前,行礼问好。

李斯听到李由的声音以后,顿时眼前一亮。

“孩子,你回来了?”

“是的,父亲。”

李由笑答道。

“今天下午的时候,孩儿刚刚从三川郡回来,已经在家里待了有好一会儿了。”

“好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李斯显然很是高兴,走过来,看着李由的面孔,眼中流露出欣慰的目光。

“看起来是比以前瘦了点,自己一个人出来闯荡,朝堂的事儿,不好办吧?”

“蒙父亲时常指点教诲,还算是能应付的来。”

李由笑道。

“听红缨说,父亲一早就进宫被陛下喊去了,现在这么晚回来,还没吃饭吧?孩儿已经让膳房提前备好了晚饭,在火上温着,只等父亲回来就可随时享用。”

“好,好!还是由儿你考虑的周到,为父甚慰!”李斯露出赞许的目光,在李由的陪同下,来到膳房。

刚刚得知李斯回来以后,李由出来迎接的时候,已经安排人手开始上饭。

所以现在李斯在正主的位置坐下,饭菜已经上了个十之八九。

由于这些饭菜已经提前做好,都在锅里面温火细细闷着,所以现在端上来都还是热腾腾的,冒着热气。

几样简单的食物,都是自己的记忆里面,父亲他爱吃的。

并且考虑到李斯回来的时间已经很晚,吃完饭稍作休息以后,就要赶快上床休息,明天一早第二日还有很多的事情忙碌。

所以现在准备的饭菜也都是柔软、娇嫩,易于消化的,这样避免晚上吃完饭以后在腹腔中难以消化,影响睡眠。

李斯身为一国之相,看到饭桌上面安排的膳食,便已然明白李由的细致、贴心。

于是眼中的赞赏和欣慰之意更浓。

同时,轻叹一声,感慨道。

“由儿,如果你那几个不成器的弟弟,能有你的万分之一懂事、有出息就好了,为父也不用再每日为了他们的事情操碎了心。”

“弟弟们还小,将来多多磨练,多经历一番历练,自然都能渐渐懂事、成才的。”

李由答道。

作为古代王朝,能做到相国职位的人,虽然不至于妻妾成群,但是自然也不可能只有自己一个儿子。

只不过李由的那些弟弟们都很不成器。

“我看难呐。”

李斯轻叹摇头道,声音听起来显得有些疲惫。

“可能是为父早年间忙于政务,疏于对他们的教导,后来你娘亲走的又早,我心中愧疚他们没了母亲,然后便太过骄纵他们,导致现在一个个的都不成器,整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平日里面不知惹来多少祸事。”

“几个月前,我把他们全部打发出去,到各地跟着为父昔日的属下慢慢从基层职位开始练起,希望将来他们能改邪归正,让为父我多省点心吧......”

言语里面,满是对于子嗣后代不成器的痛惜和无奈。

再加上白天的时候忙于政务,劳累一天。

现在那不苟言笑的脸庞上难掩疲惫之色。

这个时候,李斯忽然环顾四周,有些疑惑道。

“哎,红缨那丫头呢?怎么不见她来吃饭?”

“小妹她......”

李由一时语迟。

自从下午她跟焰灵姬比试,被一招“秒杀”以后,一下午的时间都缩在自己的房间里面没有出来。

“快去把红缨叫过来。”

李由走出门,跟门外侍候的一名侍女丫鬟说道。

“喏,大人!”

这名侍女连忙转身回内院去喊红缨。

李斯往嘴巴里面送进去一口蔬菜,颇有些不解的说道。

“平日里面,每次我回来的时候,都能见到缨儿她在庭院里面,舞刀弄枪的,怎么今个这么冷清?倒还真有些不习惯。”

“这个......”

李由内心苦笑,这让自己该如何回答?

难道跟父亲明说,这位小妹是被焰灵姬搞得道心崩溃,恐怕接下来要好几天才能缓过来?

“可能是今天太晚,有些累了吧。”

李由随口编造了理由打圆场。

很快,不多时。

李红缨被唤了过来,不过现在披头散发的,疏于打理,也不知道在房间里面都干了什么。

现在邋遢着头发和衣服,来到膳房,坐在椅子上面,面容神情耷拉着,情绪不高。

“缨儿怎么了这是?”

李斯疑惑道。

“红缨,吃饭!”

李由悄声说道,私底下戳了她一下。

李红缨抬起脑袋,英气的眼眸瞪了李由一眼,红彤彤的眼眶里面还泛着怒意。

冷哼一声。

埋头拿起筷子开始扒拉饭菜。

随口吃进去几口以后,放下碗筷,生硬的说道。

“我吃饱了。”

然后起身。

扭头离开了膳房。

留下坐在后面的李斯一头雾水,张了张嘴,却只能扭头问旁边的李由道:“由儿,她这是......”

“可能是谁惹到她了,心情不太好吧。”

李由咳嗽一声,连忙说道,并且立刻试着转换话题,问李斯道。

“对了,父亲,不知今日你去皇宫里面,面见皇帝陛下,商讨的都是什么事情啊?”

“这个啊,一些杂七杂八的,什么事情都有。”

听到李由的问询,李斯回答道。

“这段时间,不是各地的属官,很多都会过来咸阳,参加朝觐陛下的朝会吗?朝觐的事宜是我来操办的,很多事情都需要请示陛下,以免出错,有很多事情还需要跟朝中的内官沟通、商量。”

“并且,这次陛下东巡归来以后,正逢当初派出前往东海,四处求访神仙的卢生出海归来,从海外带回来一份竹简图谶,惹得陛下大怒,今日还跟为父商讨过此事。”

“哦?图谶?”听到李斯所说,李由神色一动,海外仙山?寻访神仙?带回竹简图谶?

莫非是历史上的......亡秦者胡事件?

于是,当即,李由试着问道。

“父亲,不知那封图谶上面有什么内容,惹得皇帝陛下如此震怒呢?”

“这个啊......”

李斯略一思忖,似乎是在犹豫要不要跟李由说这个事情,毕竟牵扯到机密,但是旋即轻叹一声,说道。

“算了,但说无妨,反正本来陛下也打算在两日后的朝会上面,问询群臣对于这则图谶的看法,现在提前告诉你也无妨。”

“在那位卢生,从海外仙山带回来的竹简图谶上面,用古秦文字写着一则谶言,字不多,只有五个字,但是内容实乃是诛心、犯忌讳之言。”

“那五个字是......亡秦者胡也!”

“果然!”

听到李斯所说,李由心神一动,暗道果然如此。

在真实的大秦历史上面,的确是有着这样的一桩事件。

始皇帝在一统六国以后,曾派出方士,到海外的仙山求医问药,想要探访长生药。

后来外出的方士从海外仙山带回来一封图谶,上面写有“亡秦者胡也”的谶言。

政哥以为上面的“胡”字指的是塞外的胡人,然后就派出蒙恬率领三十万长城兵团,征讨塞外,抵御匈奴。

并且,直到后来始皇驾崩,国内大乱的时候,那三十万长城军团都没有回来镇压反叛,而是始终如一的坚守边境长城,抵御匈奴的入侵。

算算时间,现在应该正好是要到了这则图谶出现的时候。

“亡秦者胡,亡秦者胡,一个‘亡’字,这岂不是说明大秦有颠覆、亡国的危险?”

李斯没有注意到旁边李由内心的震动,正自顾自的轻叹说道。

“所以,这种大不敬的犯讳之言,让皇帝陛下震怒,在宫廷里面发了好一顿怒火。并且拉着我在那里好一顿商量,讨论这则图谶中的‘胡’字指的是什么来历。”

“那后来呢?后来讨论的结果如何?”

李由问道。

“后来我向陛下提议,这则谶言中的‘胡’字,指的应该是塞外的胡人,毕竟中原地带,自当年赵国还在的时候,就面临着匈奴的威胁,曾在赵国的北方边境修建长城。”

“现在大秦一统,国内虽然有六国的余孽依旧蠢蠢欲动,但是成不了什么气候,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罢了,唯一现在还能称得上威胁的,依我看,就只有这塞外的胡人部落了。”

李斯手抚胡须,朗声说道。

“你呢,由儿?说说你的看法。”

看到李由在一旁若有所思。

李斯于是问道。

“你觉得这则‘亡秦者胡也’谶言中的‘胡’字,指代的是何物?”

“我的看法吗......”

听到李斯的询问,李由抬起头望着眼前的这位相国父亲,看到他正一脸赏识和欣慰的看着自己,眼中满是对于嫡长子的期待。

李由神色一动。

于是说道。

“父亲,我觉得这则谶言中的‘胡’字,或许另有所指,或许其指代的并非是国家外部的势力,而是来自我大秦的......内部!”

“哦?何出此言?”

李斯不解。

“我大秦内部有何能够威胁到我大秦存亡的势力存在?”

现在六国都被始皇陛下翦灭,骊山大营更是有着百万雄兵坐镇,国内还有什么能够威胁到大秦统治的势力?

“父亲,听说过一句话吗?往往坚固的城池堡垒,都是从内部最先被攻破的。”

李由沉声道,目光闪动。

“如果把大秦帝国,比喻做一座坚固的城池堡垒,那么同样的,帝国的溃败,也极有可能是从内部最先开始的。”

“只不过这个内部,指的不是某个国内的势力,或者是敌对的六国余孽,而是说来自于我大秦帝国的内部,源自于帝国内部的那些高位者、掌权者。”

“如果他们胡作非为,败坏朝纲,那么再强大的帝国,再坚固的政权,都抵挡不住这种源自于内部的溃败。”

“源自于帝国内部的溃败?”

李斯闻言,瞬间明白李由的意思,只是他抚摸着自己的胡须,有些不解道。

“但是,如果这个谶言指代的是国家政权内部的人,我不记得有哪一位家伙跟胡字有所关联啊。”

李斯回忆道。

自己身为帝国的左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平日里面百官自己都接触过,没记得哪个有可能祸乱朝纲的大臣跟“胡”字有牵连啊?

“父亲,我所说的帝国的内部,可不单单是指朝堂里面的大臣。”

李由沉声道。

“那些高位者,不仅仅有朝堂的大臣,还有一些王公、贵族,比如说,某些皇子、皇嗣......”

“王公贵族,皇子皇嗣?”

李斯念叨着这个字眼。

随即像是想到什么,立刻神色骤变,并且因为过于情绪激动乃至于直接从椅子上面站了起来,厉声道。

“你在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