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李文忠:完了,真的完了,这乡野大贤,莫非是.....

奉天殿内,金碧辉煌的殿堂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殿下的文武百官。

“这宗室改革的法子,朕已经派人发到你们的手中了,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怎么样?”

朱元璋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道惊雷。

不是陛下,还来啊?

这才一个月都不到的时间,您都已经改了多少东西了?

众多文武已经麻木了,此刻也顾不上说什么,只能看向手中的黄纸。

可就是这么一看,出事了……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众多文武也是脸色不一。

兵部尚书茹瑺脸色一白,手中的笏板差点掉落,户部尚书徐继业脸色涨红,跃跃欲试,就连一向沉稳的大学士宋濂也抽动了一下脸皮……

如果不是亲眼见证,他们谁也不信这东西竟然是陛下的旨意!

宗室改革这么改,直接就断了那些个宗室后代的活路了阿!

特娘的。

这还是护犊子的洪武大帝能做出来的事情?

还有这个【末位淘汰】。

仔细想想便知其中缺德。

太缺德了。

想出这种毒计的人,怕是我大明小文和啊.....

徐继业连忙站了出来:

“陛下,此乃千古难逢的良策!一旦施行,我大明每年最起码能够省下三百万两,无论是……”

“好了!”

朱元璋一拍龙案,直接制止了徐继业的马屁。

他缓缓站起身,明黄色的龙袍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却衬得他面色更加阴沉。

“朕把这些东西发给你们,不是想听你们马屁的,也不是想要听你们的为难的,朕只是想要问问,这法子,好不好?”

徐继业宋濂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齐齐弯腰拱手:

“回陛下,好。”

“好就行,咱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提高:

“可咱就是有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这法子不是你们想出来的呢?咱每年给你们这些大臣们的俸禄也不少了吧,你们到底都干了些什么事儿?吃喝嫖赌?坑蒙拐骗?”

说到这,他又斜眼看向李文忠。

嘿。

这老小子今天聪明啊,特意站到后排去了!

可不能轻易饶了他。

朱元璋冷哼一声,直接走到文武中间:

“花了这么多钱,养了你们这么多人,结果连一个归隐田园的乡野之人都比不上吗?羞不羞?啊!”

朱元璋每说一个字,殿中大臣的脸色就变一分。

羞不羞,能不羞愧么?

都被人指着鼻子骂了。

就连徐继业脸色也是有点难看。

陛下咱可是支持你的,能不能你骂人的时候冲着别人啊?

唯独李善长看着手中的黄纸,眉头都快皱成麻花了!

这……

这法子透着一股熟悉的味道!

这味道,又馋又懒又好色,还带着一股浓浓的酒香……

他微微抬头:

“陛下,如此良策,何不请此人出山?”

朱元璋脸色一变:

“这个么……如此高人,必然还是更喜欢田园生活,能给咱出主意,出不出山无所谓!”

果然!

又是他!

李善长死死的看着手中的黄纸:

“那想必,这人应该就是之前那个为陛下想出摊丁入亩和内阁制的高人,对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

“不错,正是此人!”

李善长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你奶奶的李明!

咱俩都姓李,你就不能干点好事么?!

咱又因为你被人喷了啊!

咱老李都已经这么大岁数的人了,每天晚上回家含饴弄孙,多么惬意?

非得让你小子一个内阁制给弄到宫里来,天天上夜班!

咱老李的头发都快掉光了,再掉就是胡子了!

只不过,此时的李善长根本不知道,其他那些文武大臣的想法。

最起码,宋濂人都快傻了。

宗室改革,摊丁入亩,内阁制度,这三条法子,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么?

到底是多么妖孽的天才,才能够一个人想出来这么多定国大策?

宋濂低头看向黄纸之上的方案。

末位淘汰,择优封爵……

这每一条他都觉得老辣狠毒,每一条又都是那么合情合理……

而他,只是一个归隐乡野之人……

想到这,宋濂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位仙风道骨的白须老者形象。

身着素袍,手持拂尘,隐居山林却心怀天下。

这样的人物,定是看透了世间沧桑,人情冷暖,才能提出如此精妙的治国之策。

不是看破了人心的复杂,是不可能想出来这么狠毒却又这么精妙的方法的!

就陛下的那些龙子龙孙,早就已经习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为了能够让这种生活持续下去,他们必然会竭尽全力为国效力。

然而,黄纸之上的这个法子从一开始就已经限制好了具体的数目。

也就是说,无论那些龙子龙孙们多么努力,他们之中,总会有一部分人,什么也捞不到!

到最后他们能怪陛下狠心么?

恐怕是不敢吧……

恐怕到最后这些人也只能怪自己不够努力,不如别人对自己狠吧?

宋濂忍不住摇了摇头。

早些年他听街边人说起三国故事,对于那卧龙凤雏,宋濂其实并不是太喜欢。

读文章做学问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国出力为国分忧吗?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才是咱们文人最应该追求的东西!

归隐田园,算什么好汉?

什么归隐田园,不就是没啥好事儿可做,所以家里蹲么?

你看那卧龙,不也是遇到刘皇叔就出山了么?

所以在之前,宋濂一直对这些归隐田园的隐士不大感冒。

可是今天,宋濂服了!

别说这宗室改革,摊丁入亩和内阁制这三个法子了,就算任何一个拿出来他都比不上!

这位隐士,想必此刻正在竹林之中手握书卷,高声朝着梁甫吟吧……

真是寂寞如雪呢……

而就在此时,站在武将行列中的曹国公李文忠突然浑身一颤。

他原本方正威严的面容瞬间失去了血色,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死死盯着手上的黄纸,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不会吧……不会是他吧?”

李文忠在心中呐喊,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脊背。

乡野大贤!

如果把最近的事情联系起来,李文忠很快就发现,恐怕那人就是陛下所谓的这个隐士!

如果陛下都求不到他出山,这种人才,一个丹书铁券就算是送给他,恐怕也没什么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