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城内石柱

延峦县城,花溪坊内。

两个带着帷帽的路人正在道旁歇脚。

“头儿,你也信这个?”

说话的正是其中一个帷帽下的陈祁。

今天一大早,他就被班头从差房叫了出来。

两个人穿着常服,戴着帷帽,低调地一路向西行去。

过了两个坊市,便拐进了靠近西城门的花溪坊,停在了一根一人高的石柱旁。

而石柱周围,早已有三个算摊支开,生意还凑合,偶有人来算上一卦。

就在陈祁开口的这当口,远处忽然传来一声惊呼:

“哎哟!这位大娘,我看您近日可是有血光之灾啊!”

随着这一声“血光之灾”入耳,王班头并没有回答陈祁的问题。

他朝陈祁招招手,又往前走了两步。

“感应到什么了吗?”班头压低了声音问。

“这是……”陈祁眯起眼,目光紧锁那几张算摊。

此刻,算摊上正好来了一个新的客人。

陈祁瞅见他手里捏着三炷香,朝算摊上的一个木牌拜了拜。

顿时,一股香火从他头顶冒出,径直没入了石柱中,片刻便无影无踪。

陈祁目光微凝。

对于这石柱下的算摊,陈祁在前身的记忆中有些模糊的印象。

延峦城里的石柱并不少,而只有石柱下才有算摊。

在算摊上算命之前,得先敬城隍老爷。

这也是除了城隍庙、土地庙之外,极少数能公开拜神的地方。

“头儿,这是司里布置的?收香火用的?”

虽然心里已有答案,陈祁还是开口确认。

帷帽下的王班头在点了点头的同时,递给了陈祁一张明显提前准备好的纸条。

「延峦城中,设有一座巨型阵法,错布于诸坊市之间。

「其阵基节点,皆为街角所立石柱,各坊市四隅,皆有设置。

「此阵本用于他途,然平日无事之时,亦不可使其久废。

「故而城隍司准许算师于柱下陈摊,还会提供相应祭拜线香。

「一可慰民心之惶惶,二则可藉此采香火以养阵基。

「不过此类算师,虽懂基本卜算之法,但并非修行者。

「其所施之术,亦非凭符咒神通。

「而是多仰仗察言观色、揣摩心机。

「可即便如此,他们亦不可或缺。

「他们所面对的,皆延峦城内外下层庶民。

「区区数钱,得片刻心安,值否?

「此,便是算师之所以存于坊间之意。」

陈祁暗自点头。

这做法看似荒唐,其实很有用。

不光能借民间自发的香火养阵,还能稳住民心。

“头儿,这算命的,真能算准?

“我看辛老就挺喜欢琢磨这东西的。”

看完这字条,陈祁继续抛出他的问题。

自从那日用筊杯打卦耗掉了破碗符诏内的四成香火,这个问题就一直在他脑子里打转。

王班头沉吟片刻,只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或许有,但也远非我等能做到。”

说完,他又指向了一个方向:

“注意那个算师,可有何感应?”

陈祁顺着望去,只见是方才叫嚷着“血光之灾”的那人。

此人三四十岁的模样,长身鹤立,一袭青衣道袍,头顶扎着正阳道髻。

乍一看,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只是眼下那虚浮的大眼袋破了功。

‘感觉?他身上也没任何香火和灵气的波动啊?

‘头儿在卖什么关子呢?’

心里犯嘀咕着,陈祁悄悄迈了两步,想靠得更近些。

谁料刚踏出第二步,他便猛地一僵——

一股若有若无的亲近感,从那算师身上传来。

帷帽下的嘴已经张了开来,眼睛也开始滴溜溜地打转。

正这时,王班头适时低声道:

“可是感觉到了些许亲近感?”

“是……”

陈祁抽动了一下嘴角,顺着王班头的意思继续说道:“头儿,是有些亲近的感觉。”

王班头嗯了一声,再次递给陈祁一个纸条,同时低声补充道:

“算师李显,元广容器之一,亦是此次你公差的目标。”

「李显,昔日元广容器之一。

「其父辈为元广核心信徒。

「虽非修行之人,亦非道种,然天生可朦胧感知香火与灵气流转。

「此外,此人身上或尚藏有其他秘密,未为外人所知。

「尤需一提者,李显素来讨厌修行者,凡有所感,必远避之。

「故而,我才叫你提前消散掉体内残余的香火与灵气,以防其察觉。

「此行之责,是设法亲近于他,赢得其信任。

「继而暗中察其行藏,探明其所隐之秘。」

看到这里,陈祁整个人差点没跳起来。

‘头儿啊!头儿!哪还用调查,咱大概知道这家伙的秘密是什么。’

陈祁的心中一阵嘀咕,但却不敢直接说出来。

班头所说的李显,哪里只是元广容器那么简单……

因为此刻陈祁体内的神坛和那残破的元广符诏全都在抖动着。

虽然震动极轻,但却是清晰无误。

‘这特么的李显,绝对和元广符诏有关系!

‘简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陈祁的心中在呐喊着。

不过,此时他的身子还僵在那里一动不动,让王班头有了错误的判断。

“唔,监视此等人确实无聊了些,你若不愿……”

“愿意!”陈祁连忙说道,“头儿!我一百个愿意!”

只见陈祁直起身子,斩钉截铁地补充道:

“为城隍司做事,为西差房做事,我义不容辞,哪能挑三拣四。

“况且,这等暗探之事,我早就想向头儿申请了!

“请头儿放心交给我!保证完成任务!”

看到陈祁如此有热情,王班头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如此,我已经为你提前准备了身份。”

他再次递上一张纸条和一封信,顿了顿之后,又补充了一句:

“熟读上面的内容,李显为人机警,万不可出了纰漏。”

陈祁重重地点了点头,仔细阅读起来。

和王班头说的一致,字条上陈祁已经化身成原延峦城西外农家子。

是当年拨乱之役时,举家逃往延峦县远郊的。

在山里当了一年的刀客之后,才发现这日子不适合自己,想来延峦县城里混口饭吃。

这才让某个与李显交好的长辈,写了封信,把陈祁托付了过来。

那长辈之前与李显有过交情,还帮过李显,所以有了这信件,李显大概率不会拒绝。

身份有了,但后续怎么操作,就需要陈祁自己随机应变了。

“我那还有其他事情,就不能多顾着你这了。”

王班头顿了顿,又低声叮嘱:

“一旦扛不住,回差房便是。”

这次给陈祁的公差,其实王班头并没有想给他太多压力。

观察李显也并非什么要紧的事情。

王班头的目的也只是想先让陈祁远离孙管事的视线,先避避风头。

可能是为了让陈祁宽心,他又补充道:

“等我近期调查完一个案子后,你便不用再躲了。”

语气中带着十足的肯定,让陈祁也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案子。

不过,他也没有过多去问。

他明白,若是能说,班头自然会告诉他。

不能说的,问了也白搭。

接着王班头又叮嘱了几句之后,就离开了。

而等王班头离开后不久,陈祁的手里又多了个东西,却是一套打卦用的筊杯。

感应着神坛和破碗符诏的持续震颤,他的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

只见陈祁蹲下身子,心中开始默念。

‘天灵灵地灵灵,李显身上有元广符诏。’

“啪嗒”一声响,两个筊杯砸在了地上。

阴卦——「神明不同意」。

捡起地上的筊杯,陈祁思索了片刻,继续在心里念叨道:

‘天灵灵地灵灵,李显和元广符诏有关系。’

筊杯再次被抛起,这一次神坛中的元广符诏终于起了变化。

随着香火再次消耗,筊杯终于落在了地上。

圣卦——「神明同意」。

与此同时,神坛和破碗符诏一齐安静了下来,仿佛完成了使命。

陈祁眼底掠过一抹炽热,赶紧收起筊杯。

‘稳了!这回是真的稳了!’

他心下暗喜,正琢磨着要不要趁机接近李显,

却见李显的算摊处,忽然又起了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