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比秀才厉害

六月初,这个在南方的小山村开始有些一丝丝炎热。

酷热还没有降临,但是对于刘琪来说,看到那一千元就感觉浑身都是一股激动。

虽然不是自己的钱,但是她也是第一见到有人一下子能赚这么多!!

“哇哇哇!!你写了多少字啊?这么多稿费?我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

刘琪连忙问道。

周止轻飘飘的说道:

“也就二十多万字的长篇吧。”

刘琪竖起来大拇指,继续夸奖道:“厉害!!!周老师,你是天才啊!!第一部小说,写的还是长篇,竟然直接被《人民文学》过稿了!”

“哪有那么厉害啊?”

周止微微一笑。不过他觉得自己还是有一点天赋的,这确确实实还是他第一次动笔写这么长的故事。

也是第一次被这么大的杂志社收稿。

收好了汇款,周止放到胸前的小口袋里面,感受到纸的一阵冰凉,心里又有了一丝丝底气。

要知道,钱这东西不论是什么时候都是不能缺少的,有了钱之后,周止干什么都才能有点底气。

小学门口有棵大槐树,树荫下面只有校长一个人,他午睡的时候,特别是夏天就喜欢躺在摇椅上面睡午觉。这样的生活悠闲惬意。

因为刘老师说话的声音有些大,正在睡觉的校长,被吵醒来了。

这才悉悉索索站起来。

校长穿着一件破旧的中山装,从门口走了进来,说道:“刘老师,周老师,你们说啥子呢?”

“周老师的小说被《人民文学》过稿了!以后就是大作家了!”刘琪帮着介绍道。

同样是文艺工作者,校长自然明白“人民文学”这四个字的含金量,只要是被这个杂志社过稿的作家,再不济后面都能混个省作协当当!

毕竟《人民文学》属于文学的最高殿堂。

省作协的入会条件也简单,只需要给这些顶尖杂志投过两三篇稿子就行。

“真的?”

校长立马精神起来了,走过去。

看到了周止那一封工工整整的来信。

心中瞬间被一股异样的激动和喜喜情绪更充满,连连说道:“厉害,厉害嘞!”

“我们大队可是出来了大作家!!”

“周老师可是高中学历呢!难怪他能写出来作品!!一般人谁写得出来,而且我就觉得周老师上语文课厉害着!!有文化。”刘琪带着一丝丝仰慕的情绪说道。

周止依旧是谦虚的笑着。

作家不作家的都无所谓了,他主要是在意这一千元钱,拥有这一千元,想着他去北平应该都能过得比较滋润了。

看了看时间,在两人的簇拥下面,周止说道:“我去上课了,今天还有一节课。”

最后一节课是语文课。

当然村小在六月底就结束了这学期,周止在七月初开始考试,并不会有什么冲突。

校长知道他要参加高考,最近几个月都在向上面申请调人过来。

回到课堂上面,周老师重新回到了那一脸严肃的表情,开始教训道:

“昨天让你们背的书,今天一个个过来抽查,等背会之后,才可以出门,不然就得留堂。”

这时候认真学习的好处就体现了,能够提前下课,但是那群从来不背书的孩子却丝毫没什么感觉。

因为夹在留堂的学生里面,他们还能够一起讲话,玩些小游戏。

周止就这么搬着一个凳子坐在门口,一条腿横着撑在门口上面,挡住学生的去路。

他边听背书,边在想事情。现在第一篇小说已经投稿成功了,他决心要写第二篇小说出来。

……

显然作为整个村小嘴巴最大的校长,自然是得意洋洋的走到了大队门口。

村小是和大队的晒谷场挨着很近的。

“哎呀!我们村小的周老师真有文化呢!!”

村小除了周止这一个姓周的,还有两个男老师都姓周。

整个长文大队,最多的是姓周的,第二就是刘,刚刚好就选的刘家和周家的大户做了队长,也能管的住人。

正如《乡土中国》中分析的家族是一个绵延的事业圈,比起来封建皇帝,这些家族族长、宗老的权力似乎是更加容易体现。

不少村村长都是姓氏的一些领头人。这样才真的有利于管理,在古代这些人也叫做乡长。

“哪个周老师?又是啥子事情?”

校长这一番话,倒是引起来不少人的好奇。晒谷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八卦地!仅次于水井的存在。

“你倒是继续说说!”

校长神秘兮兮一笑,继续说下去:“还能是哪个?学历最高的周止老师!你们是不知道,他写的小说,可是寄到了北平里面去!被人瞧上了!”

你和这些连杂志都没听过的乡亲们说《人民文学》,人家也许不知道。

但是你说北平!

那是首都,政治文化中心,他们自然知道。能够和首都扯上关系,那就证明这家伙是真神嘞!!!

“还是我们村小的周老师有文化!”

“周止,就是被老婆甩的那个?”

“对对对,就是他,大队队长的小儿子,文化人,可惜被老婆抛弃了,人老婆跑去北平了!!”

一说到老婆跑了,大家瞬间就想起来他那还有些帅气的脸颊!这个标签硬生生的是贴在了周止的身上了。

有些人自然是以前跟着一起嚼舌根的,现在风向转了,也跟着一起转。

“厉害啊!写的文章,都去北平了!那这东西,是不是证明mzx也在看?”

有人接了一句:“老人家都走了几年了,去北平,那意味着,他有文化,有水平,未来是大作家。”

“作家是啥子?”

作家这名字听起来生疏,主要这名字在一些年轻人口中不算陌生,对于乡里人就是模糊不清的。

“作家?你这不懂了吧?秀才知道撒?放在百年前,这些能写文章去首都里头的,好歹都算得上一个进士。比秀才都厉害。”

反正村民都不知道这个作家有多有文化,多有见识!

一人扯一句犊子,反正拼凑起来,好像确实是厉害,不得了了。

最后做活的周立挺都听说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