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御驾亲征

“臣等参见陛下……”

章德殿内,尚书令丁宫,太尉崔烈,司空荀爽散人看到刘辩走进,纷纷起身参拜。

自从刘辩亲政以来,便在原本的朝会基础之上,把内朝改成了尚书台主官三日一次的入宫奏对。

汇报最近的各方政事。

以及回答皇帝对一些政务的疑问。

随意挥了挥手,示意三人不必多礼之后,刘辩走上御座,开口问道:“汝南战事可有最新进展?”

如今洛阳朝廷内部,在前段时间的剧烈震荡之后,已经慢慢趋于平静。

杨彪倒也识时务,没做最后的殊死一搏,而是主动请辞。

三辞三让,也算是给杨彪留了最后一丝脸面。

内部既然已经平定,刘辩主要的目光自然聚焦于外部。

尤其是此时还未结束的汝南战场。

崔烈闻言,立刻挺身答道:“启禀陛下,据昨日军报,前将军卓已率军攻下慎阳等县共九座,整个汝阳境内已成功克复十之有六。”

自此杨彪失势之后,崔烈这老小子是稳当了不少。

刘辩倒是不急着去动他。

一来,这老小子的吃相比杨彪好一些,野心没有杨彪那么大。

二来,如今尚书台也需要他来分权制衡荀爽。

后面即便是要把崔烈这老小子弄下去,也要先找到一个能足以替代崔烈位置的人才行。

“不过据前将军军报所言,前日王师进攻新蔡,意图切断平舆和平舆以南的联系,然而却遭到新蔡守军殊死抵抗。”

“就在新蔡即将被克复之时,王师身后忽然杀出一支孙氏大旗,前将军腹背受敌,不得已退军而还。”

“新蔡一战,前将军所部伤亡两千余人,前将军特意奏请朝廷派兵支援。”

“或准许前将军于汝南就地募兵,再行征讨。”

孙氏大旗?

莫不是孙坚?

算算日子,袁家在汝南号召天下豪杰起兵讨董,距今过去也有好几个月了。

孙坚如果想要火中取栗,在当下天下豪杰还在观望之际,对袁家雪中送炭。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可能。

更别说一旦事成,收获便是极大。

而且若是能踩着董卓上位,对于自身的名气也有极大的提升。

一箭双雕。

董卓所率领的人马一共才不过15000,又分了5000去镇守汝阳,加上新兵仅剩1万人马。

还需要分出兵力,镇守各处。

如今又被孙坚偷袭,伤亡2000。

要是这数字为真的话,此时的董卓恐怕已然到了实力大损之时。

“尚书台有何想法?”刘辩斜倚着身子道。

丁宫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崔烈又道:“回陛下,臣以为,绝不能允许前将军就地募兵。”

“否则一旦让其就地募兵,下一步他便会向陛下索要财权。”

“到时陛下要是不允,前线军卒拿不到粮饷,定会酿成哗变之势。”

“若是应允,又恐会酿成尾大不掉之势。”

这番话说的倒是在理。

军权,财权绝不能归于一人。

何况董卓早不败,晚不败。

偏偏自己刚刚亲政,拿回了权力之后,搞了一场大败出来。

这其中未尝没有,想在汝南继续多拖一会的意思。

刘辩不置可否地点了下头,随后问道:“那尚书台以为,应该派哪支将军统兵,去增援董卓啊?”

“回陛下,臣以为可派后将军吕布,统北军五校以及西园军,前去增援汝南。”

这一次出声的是司空荀爽。

北军五校的战斗力虽然不佳,但西园军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可观的。

加上吕布这个颇为能打的人担当主将。

整支军队的战斗力确实不需要顾虑。

但是指挥呢?

“两支军队会合,主帅为谁最佳?”

那自然不能继续让董卓担当统帅。

这一点是整个尚书台都不约而同的默契。

可要是让吕布为帅呢?

吕布的官阶在董卓后面,光是这一点就不能成行。

何况在资历方面,吕布也远逊于董卓。

别说吕布有没有统兵的帅才了。

所以这人选还真没那么好定。

刘辩笑了笑,道:“朕倒是有个人选,诸位爱卿,以为朕如何?”

嗯?

以为朕如何?

什么玩意……不对!

荀爽三人先是迷茫了一瞬。

但马上便反应过来,心头顿时巨震。

皇帝这是要御驾亲征啊。

“陛下不可!”

“陛下身为国本,万不可鲁莽行事!”

荀爽、丁宫、崔烈三人不约而同地出列阻止。

“臣以为,或可调左将军皇甫嵩率军南下,以皇甫嵩为帅,统兵伐贼。”

荀爽马上又抛出了下一个人选。

本来他还想尝试推荐一下颍川太守钟繇的。

但现在看到皇帝竟然想御驾亲征,也顾不得再推荐别人,直接抛出了最后的大牌。

论官阶,皇甫嵩在董卓之上。

论兵力,皇甫嵩手中尚有3万精锐,远多于董卓手中的15000人马。

论资历,皇甫嵩同样不逊色于董卓。

甚至之前应对凉州马腾叛乱之时,皇甫嵩还统帅过董卓所部。

却不料刘辩只是摇了摇头,道:“左将军坐镇关中,方可震慑凉州宵小不敢妄动。”

“若是将左将军轻易调离,凉州再生乱象,又该如何?”

“何况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董卓已是外戚之身,以他的性子,难道会屈居左将军之下吗?”

“非朕去,不能让董卓服也。”

这番话让荀爽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但一时半会,他还真找不到合理的理由来反驳刘辩。

也找不出来比皇甫嵩更合适的人选了。

“朕意已决。”

不再继续等下去,刘辩大手一挥道:“朕会让母后监国,荀卿主理尚书台辅政,朕统三军,南下平贼。”

“下去拟旨罢。”

话说到这个份上,即便是荀爽三人心中再怎么不愿,此时也拿不出更好的方法。

对视一眼之后,三人终是道了一声,“臣等遵旨。”

目送三人离开章德殿,刘辩不由得陷入沉思。

如今郑玄入洛,荀家当朝,士人集团暂时是不会轻举妄动。

自己必须要在这一段短暂的安稳时间内,树立起足够的威信。

汝南战场就是最好的地方。

自己必须去,也不得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