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逐梦路上新起点:初三的奋进篇章(4)

高一下学期,暖春迈着轻盈的步伐,温柔地轻抚着整个校园。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枝头,嫩绿的新芽像是被春天唤醒的小精灵,在微风的轻拂下,欢快地摇曳着身姿,仿佛在向世界诉说着新生的喜悦。花坛里,各色花朵你争我抢地绽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若雪,馥郁迷人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丝丝缕缕,引得蜜蜂嗡嗡嘤嘤地穿梭忙碌,蝴蝶也扇动着斑斓的翅膀翩翩起舞。整个校园宛如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艺术家精心装点过一般,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与无限活力,宛如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

雷文轩和雷浩轩,就置身于这片充满希望的校园中,在各自热爱的领域里持续深耕细作,尽情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与激情。而一场别开生面、规模宏大的校园活动,宛如一颗璀璨的流星,为他们的青春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熠熠生辉的一笔。

原来,学校为了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多元兴趣,大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精心策划了一场盛大非凡的校园文化节。这场文化节筹备已久,从最初的创意构思,到一步步细化活动流程、邀请嘉宾、安排场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文化节涵盖了科技、艺术、文学等多个领域,宛如一场精彩纷呈的知识与艺术盛宴。当学校传出影帝墨玥辉将出席闭幕仪式并发表演讲的消息时,整个校园瞬间像被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沸腾起来。

课间时分,教室里、走廊上,同学们三五成群,热烈地讨论着这位闪耀的明星,眼神中满是兴奋与期待;食堂里,大家一边吃饭,一边分享着自己对墨玥辉作品的喜爱,话题始终围绕着他打转;宿舍中,夜晚的卧谈会也变成了墨玥辉的“粉丝交流会”,对文化节的期待值在同学们的热议中被推至顶点,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盼望着文化节的到来。

身为文学社核心成员的雷文轩,更是全身心地一头扎进了文化节文学板块的筹备工作中,仿佛要把自己对文学的热爱都倾注到这场活动里。他负责组织一场意义非凡的校园原创诗歌朗诵会,满心期望借此机会让更多同学领略到诗歌那独特而迷人的魅力,点燃大家内心深处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之火。

在前期作品征集阶段,雷文轩就忙得如同一个不知疲倦、不停旋转的陀螺。清晨,天边才泛起鱼肚白,他就早早地来到学校,赶在第一节课前,穿梭在教学楼入口、宣传栏等地,张贴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征集海报。那海报上,诗意的文字搭配着唯美的图案,仿佛在向同学们招手,呼唤着大家踊跃投稿。课间十分钟,别的同学在休息玩耍,他却脚步匆匆地穿梭在各个班级之间,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耐心地向同学们宣传朗诵会的意义、规则和流程,认真解答大家提出的每一个疑问。午休时间,他放弃了休息放松的机会,在食堂门口摆起宣传摊位,支起一块写满诗歌名言的展板,放上一叠宣传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向同学们介绍朗诵会的机会。他热情洋溢地向过往的同学讲述诗歌的美好,邀请大家参与创作,征集到了许多充满青春气息与独特视角的诗歌稿件。

面对如雪片般纷纷飞来的稿件,雷文轩和文学社的成员们围坐在温馨的社团活动室里,开启了细致入微的筛选工作。他们神情专注,桌上堆满了厚厚的稿件,大家逐字逐句地研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诗歌主题是否新颖深刻,能否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到意境营造是否优美动人,能否带...

大家逐字逐句地研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诗歌主题是否新颖深刻,能否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到意境营造是否优美动人,能否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如梦如幻的诗意天地;再到语言表达是否流畅自然、精准生动,每一个用词、每一处修辞都反复琢磨、再三斟酌。

有一首以校园角落里那棵老槐树为意象的诗歌,主题独辟蹊径,将老槐树四季的姿态与同学们的成长感悟相联结,可在用词上稍显直白,缺乏含蓄蕴藉之美。雷文轩与伙伴们围坐一团,就像一群探寻宝藏的探险家,仔细甄别着每一处有待雕琢的地方。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时而为某个精妙的观点拍案叫绝,时而又因不同见解争论得面红耳赤。最终,他们达成共识,决定留下这首极具潜力的诗歌,附上满满两页纸的修改建议,真诚地鼓励作者进一步打磨词句,挖掘诗歌更深层次的内涵。

经过连续几日废寝忘食的努力,二十首主题鲜明、意境深邃、语言凝练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这些作品有的描绘青春的迷茫与坚定,有的抒发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与眷恋,每一首都承载着同学们独特的情感与思考,宛如二十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为了让朗诵会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雷文轩亲自担任朗诵者们的指导老师。他依据每首诗歌独特的情感基调,为朗诵者们量身定制了一套全方位的演绎方案。从开篇第一个字的起调,到结尾最后一个音节的收束,每一处语气、语调的变化都精心设计,或激昂高亢,或低沉婉转,力求让诗歌的情感如潺潺溪流,精准地流淌进听众的心田。

肢体动作与表情也是他重点雕琢的部分。他教朗诵者们如何运用恰到好处的手势来增强表达的力度,一个有力的握拳、一次轻柔的挥手,都能成为传递情感的桥梁;如何通过灵动的眼神和细腻的表情,让自己与诗歌中的情感同频共振,将喜怒哀乐精准地传达给观众。

有位同学在朗诵一首情感细腻的爱情诗时,总是难以把握情感的分寸,声音平淡如水,表情也略显木讷,整首诗的演绎显得苍白无力。雷文轩得知后,主动陪他“加餐”。他先是带着这位同学逐句剖析诗歌背后的情感脉络,分享自己年少时对朦胧爱情的独特感悟,引导他真正走进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接着,雷文轩找来多位知名朗诵艺术家演绎的爱情诗音频,让他反复聆听,感受不同节奏、语调下情感的起伏变化。同时,雷文轩还亲自示范,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都拆解、示范得细致入微。

那几日,放学后的社团活动室里,总能听到他们热烈的讨论声与一遍又一遍的朗诵声交织回荡。经过一周的魔鬼式训练,这位同学的朗诵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再次排练时,他的声音里饱含深情,每一个吐字、每一次停顿都恰到好处;眼神中满是诗歌里的缱绻温柔,肢体动作也自然流畅,完美地诠释出了爱情的美好与复杂。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其中,被深深打动,仿佛亲眼目睹了一场浪漫的爱情故事在眼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