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琴演奏基础与教学艺术
- 李昌粼
- 1694字
- 2025-04-16 13:07:32
三、跳音奏法
(一)跳音的含义
跳奏也称为断奏。跳音奏法与非连音奏法中的断奏训练有相同之处,都要求音与音之间要断开,所不同的是跳音的每一音都有弹下去反弹起来的快速下键、快速离键动作。
跳奏的记号是在音符的符头上方或下方有一圆点或三角标志。离键反弹的速度根据跳音记号而定,如音符上标有圆点,只能弹原音符时值的1/2时间;如音符上标有三角,只能弹原音符时值的1/3时间。第二种跳奏要求手指反弹离键速度更快、更敏捷,例如布格缪勒练习曲作品100号第9首《行猎》。
(二)跳音的分类
1.根据时值分类
跳音根据时值的长短,可分为半跳音、短跳音以及长跳音三种。
(1)半跳音
符头上方或下方标有小圆点的是半跳音,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跳音。半跳音一般只奏出该音符时值的一半,如四分音符只需奏出半拍;八分音符只需奏出1/4拍。在演奏实践中,演奏者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一碰到跳音,不论是四分音符还是八分音符都弹得一样长短。
(2)短跳音
符头上方或下方标有小黑三角的是短跳音,一般只奏出该音符的1/4时值,有时也称为顿音。
(3)长跳音
在半跳音标记的圆点之上或下方加有横线的称为长跳音,一般只奏出该音符时值的3/4。
2.根据用力部位分类
根据所演奏的作品的音乐要求和用力部位的不同,跳音演奏又可分为四种基本演奏方法。
(1)以指关节为轴心的手指跳奏
这是一种源于高抬指连奏法的跳奏演奏方式,它的主要演奏方法是利用手指第三关节做小幅度向下击键的动作。它对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稳定性与弹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可用于对声音质量要求较高的、类似“大珠小珠落玉盘”音乐效果的段落。它能产生颗粒性强、轻盈剔透、富有穿透力和明亮色泽的声音效果,可以在很快速的乐段演奏中使用,适用性非常广泛,从巴洛克时期模仿古钢琴的演奏效果到近现代作品中模仿工业社会各种声音效果,手指跳奏弹法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演奏效果。
(2)以肘关节为轴心的小臂跳奏
这种跳音奏法是初练跳音时比较常用的方法,也是跳音演奏法中与非连奏演奏法最为接近的一种演奏方法。二者主要区别于非连奏演奏法的地方在于:非连奏演奏法在手指触键后,必须在键盘上做一定时值的延留,再由肘关节或肩部带动抬起,而小臂跳奏演奏法是借助手指触键时键盘的反弹力立刻顺势弹起,而不是由肘关节将手臂主动带起的,手指在击键后并不在键盘上再做延留。这种跳音演奏法对钢琴练习新手来说比较容易掌握,它适用于对跳奏力度有一定强度要求的音乐表现,在速度上通常不会要求太快,在声音色彩上多要求比较明快简洁、铿锵有力,常见于巴赫、海顿、贝多芬等人的作品中,在三和弦、双音和有一定力度要求的单音的跳奏中可使用这种演奏方法。
(3)以腕部为轴心的手腕跳奏
这种演奏方法与小臂跳奏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以手腕为轴心,手指保持一定的弯曲度和紧张度,由手腕做向下击键的动作,其他的演奏技术要领与小臂跳奏法大致相同。它的声音效果比较轻快、明亮,富于弹性和光泽,在力度上相对弱于小臂跳奏演奏法。但由于以腕部为轴心的动作幅度较小,可适用于单音、双音的断奏和速度较快的断奏段落,在很多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中都经常使用到这种演奏方法。
(4)以肩部为轴心的大臂跳奏
相比于小臂跳奏演奏法,这种演奏方法动作幅度较大,它的特点是以肩部为轴心,由整个手臂向下快速击键,手掌牢牢地保持一定的弯曲击键形状,其他方面与小臂跳奏演奏法的技术要领基本一致。这种演奏法多用于在音乐表现上对力度有相当高要求的地方,但在速度上不会要求太快。事实上,由于动作幅度很大,也不可能弹得很快,但是跳奏的本身对音符延留时值的要求不变,音符的延留时值仍然是跳奏本身所要求的比较短促的时值。这种演奏方法多见于贝多芬以后的浪漫派和现代派作品中,也常见于终止式的大和弦中。
(三)跳音奏法的要领
演奏跳音的技术动作要点:手指要尽量贴近键盘,有触摸感;触键要敏捷,手指被琴键反弹后,迅速离键;指尖特别牢靠,想象如充足气的皮球,极有弹性;掌关节稳固,手腕保持潜在的高度灵活性,然后突然离去,离去的方向大致是向上,离去的动力主要来自腕关节猛然发动的弹性,离去的状态是骤然间向上飞射出去,离去的同时就要放松;声音要集中、透亮而有弹性,切忌手臂拍打琴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