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太空中的3D打印
- 李韵 封国宝 李小军编著
- 587字
- 2025-04-21 20:07:17
1.3 太空中和地面的3D打印有何不同
太空中的3D打印与地面的3D打印,从设备、材料到能源供给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太空与地面环境不同,汇集了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空间等离子体、极端温度冷热变化等复杂而苛刻的环境因素,材料乃至3D打印机在该环境下长时间运行时都将面临各种变化的考验,导致性能降低,甚至可能失去功能。
除此之外,太空中的3D打印机不仅要适应微重力等太空环境,还要重量尽量轻、体积尽量小。这不仅是出于降低发射成本的考虑,而且对于空间站或空间飞船的长时间运行也起到节省能量的作用(这对于长时间太空飞行的成败往往是决定因素之一)。对于地面的3D打印机而言,尤其是工业级的3D打印机,往往体积庞大,长达数米,重达数百千克。要实现太空中的3D打印,我们首先需要实现能够在微重力环境下在空间任务中长期、稳定运行的3D打印机器,这对于航天器在轨运行、深空探测中稳定的材料和设备补给十分必要。尤其对于深空探测和其他星球的基地运行而言更是如此,此时要从地球获得往返货运补给代价高昂,几乎不可能完成。
太空中的3D打印所使用的材料也与地面有所不同。例如,星球基地的建造,通常考虑采用星球上已有资源进行原位筑造。而在空间飞船中和在轨3D打印中,受限于材料的补给,往往需要采用现有的材料和已有的元器件进行循环利用。
对应于太空中3D打印的模型设计,同样要求在重量轻、体积小的前提下,额外考虑特定应用场景下的需求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