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 作文不神秘,想啥就说啥

写自己想说的话

我们每天都在说个不停,看见好玩的视频、遇到好玩的游戏,就兴奋地想和小朋友分享;学校发生了有趣的故事,比如老师讲了个好玩的笑话,你组了个有趣的词语,脑筋急转弯被绕了进去,做了个好看的手工,一放学你就迫不及待地想跟爸爸妈妈分享;在家看完一本书,你觉得很有意思、很开心或者很难过,上学时就想跟语文老师分享……

就跟说话一样,写作文一点儿都不神秘,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的事情,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来分享、表达而已。

我们要做的,就是以笔代口,写下自己的故事。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一次诗歌比赛,有一个中国小朋友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脱颖而出,这个小朋友叫刘倩倩,她当时只有十岁。这首诗歌是这样写的: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留下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

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

请问一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刘倩倩长大后并没有成为作家,但这首诗流传广泛,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首诗写出了她的真实想法、真实感受。我们读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首先感到的是心疼,不忍她的饥寒交迫,想为她提供帮助。刘倩倩就用事例表达了自己的心意,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表达了我们很多人的共同感受。

写作大招

写下你想到的第一个选择

这不一定是最该说的,也不一定是读者最感兴趣的,但一定是你最想表达的。克服下笔难,先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大招速用

这是一则万能公式,不管写人物、写景物、写感受,还是编故事,首先都应该做到这一点。

1.写人物,写自己最想说的话

如,“我最喜欢吴老师,一想到小学毕业后要跟吴老师分开,我就有点儿想哭。”语言可以很朴实,但情感很真实。

2.写景物,要是没有什么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也可以实话实说

如,“从小到大,我去过很多地方,游览过很多景点,但要说哪个景点最吸引我吧,还真说不上来!第一个进入脑海的还是我家楼下的小花园!”真实的感受放前面,引出后文,十分自然合理。

3.写感受,这个更能大胆真实地表达啦

记住,所有的感受都是非常珍贵的!比如写足球赛,可以先写:“我今天真是郁闷极了,足球比赛竟然差一个球输给了五班!我们班明明实力比他们强啊!真是又伤心、又遗憾、又气恼……”从感受写起,特别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老师有话说

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给你写过成长日记?或者记录你们生活的一些片段,发过朋友圈?现在,我们要自己动手记录成长经历。我们伤心了会哭,高兴了会笑,兴奋了会大喊大叫,难过了去画个画、弹个琴或者唱首歌发泄下情绪……写作文就是要把这些记录下来,有声有色,原汁原味,让平淡的成长经历获得庄重的仪式感。

范文赏析

范文1

给妈妈的一封信

北京市西城区椿树馆小学 四(6)班 符安逾

亲爱的妈妈:

您好!

今天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给您写信,因为我不敢当面跟您说心里话,所以我把所有想说的心里话都写在了信里。妈妈您在我心里就像太阳,带给我温暖。您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做饭好吃,每次都能做出美味佳肴;您还很勤劳,每天披星戴月,像一只小蜜蜂,一干活就停不下来;您还是我们家的“吸尘器”,所到之处没有一丝灰尘。

可是最近我发现您经常发脾气,动不动就怒吼。我知道您有很多家务活要干,还要辅导我学习,这样会很累,累的话就容易生气。但是我还是希望您能少生气,因为生气对您的身体不好,而且还会让家里很不太平。

妈妈,您在控制情绪的同时,我也会努力做到少犯错。如果您尽可能少发脾气,家里就能变得更好!

健健康康、万事如意!

儿子:符安逾

2022年11月25日

(指导教师:党子妍)

赏析

有意见当面说,容易被人当成顶撞。写下来,写的时候消消气,想想别人的好;对方看时,也会想想你的感受,效果是不是好得多?

范文2

“吃糖”的幸福

垂杨柳小学金都分校 六(2)班 宋芸欣

幸福是生病时家人照顾的温暖;幸福是听到表扬时的窃喜;幸福是收获知识的充实……感受幸福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幸福。而我的幸福却十分“大”又十分“小”,跟他人都不同,那就是——吃糖。

小时候,我喜欢吃糖,但妈妈说吃糖对牙齿不好,吃多了还影响身体健康。可我还是爱吃糖啊!想吃糖啊!有一次,我发现,原来妈妈炒菜也需要用糖,于是,我便开始了偷吃“计划”。有一次,我又去偷吃糖。我蹑手蹑脚地打开柜子,拿出小勺子,在确定没人发现后,用勺子盛了满满一大勺白色颗粒,然后快速倒进嘴里,吞下……

这时,我感觉好像喝下了整个太平洋的海水,立刻“哇”的一声,把嘴里残留的白色颗粒吐了出来,同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求救信号“咸……”,妈妈闻声赶来,看到了我吐出的白色颗粒,顿时明白了一切。她又好气又好笑地对我说:“傻孩子,你吃的是盐,它的颗粒会比糖细一些、小一些,瞧,这个才是糖。”说完,给我盛了一小勺糖,和了一杯温水,说:“先把糖水喝了,再吃一些糖吧!但吃糖要适度,吃多了,血糖会升高,对身体非常不好啊!”看着妈妈那温柔的笑容,我傻傻地笑了。

现在的我已经六年级,个子比妈妈都高了,已经可以轻而易举地分辨出糖和盐。反而是妈妈,有时候会把糖和盐搞混了,偶尔在炒菜的时候,我会提醒一下妈妈。每当这个时候,妈妈还是会温柔地对我笑笑,我也会对妈妈傻傻一笑。

直到今天,我还是喜欢吃糖,每当糖含在嘴里,都会想起当年的故事,想起妈妈的爱和笑容!神奇的小小颗粒,给我带来了大大的幸福!

(指导教师:刘晓萌)

赏析

偷糖吃,大概是我们每个人的“必备”经历。当年是“我”分不清糖和盐,现在是妈妈偶尔分不清——你读出了什么?是不是读出了对岁月流逝的感喟?不经意间的感悟最能动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