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视频文案、口播与脚本创作从入门到精通
- 福斯特编著
- 5字
- 2025-04-21 22:13:51
【脚本篇】
第1章
脚本大纲:视频的拍摄依据
当我们想要拍摄一个视频时,往往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致的构思,然后用脚本把构思的细节呈现出来,最后再对照脚本进行拍摄。脚本是视频拍摄的依据,能够指导我们顺利完成视频拍摄并提高视频拍摄的效率。本章将介绍脚本的相关知识。
1.1 脚本的基础知识
脚本是短视频拍摄的指示性文件,记录着短视频如何拍摄、剪辑的细节,是短视频的核心所在。脚本之于短视频拍摄,如同设计草图之于房屋建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统领作用。因此,短视频创作者在制作拍摄短视频时,必须学习脚本的相关内容。本节将带领大家认识短视频脚本,包括脚本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1.1.1 概念
短视频脚本是拍摄者拍摄短视频的主要依据,能够提前统筹安排好短视频拍摄过程中的所有事项,如什么时候拍、用什么设备拍、拍什么背景、拍谁,以及怎么拍等。
严格意义上来说,拟定一个短视频脚本并非所有短视频拍摄都必需的,但更有价值的、耐人寻味的短视频内容必然是以短视频脚本为指导的。因此,短视频创作者如果想让自己的短视频更有价值、能够获得更多人的喜爱,就需要创作一个短视频脚本,让自己的一切短视频拍摄活动都服从于脚本。
1.1.2 类型
通常情况下,短视频脚本有3种类型,如图1-1所示。

图1-1 短视频脚本的3种类型
总结一下,分镜头脚本适用于剧情类的短视频内容,拍摄提纲适用于访谈类或资讯类的短视频内容,文学脚本则适用于没有剧情的短视频内容。
1.1.3 作用
脚本对于短视频拍摄来说十分重要,无论拍摄视频的长短如何,都需要脚本。具体而言,脚本在短视频运镜的拍摄中发挥了以下几个作用。
1.确定拍摄方向
脚本为视频拍摄提供了一个框架和云图,影响着故事的发展方向。当剧本确定好情节、人物、地点、道具和结局之后,故事就能有条理地展开,无论是在拍摄还是剪辑,都不会“迷路”,确保故事的完整性。
2.提高拍摄效率
有了运镜脚本,就等于写文章有了目录大纲,建房子有了设计图纸和框架,相关人员可以根据这个脚本来一步步地完成镜头的拍摄,拍摄效率更高。如果没有拍摄脚本,也许拍摄者在拍摄现场会迷失很久,需要探索一段时间,拍摄出来的素材也有可能不是理想的素材,甚至会缺失素材,后面还需要再次到现场补录,这样就非常浪费人力、时间,甚至金钱。
3.提升拍摄质量
在运镜脚本中可以对画面进行精雕细琢的打磨,如景别的选取、场景的布置、服装的准备、台词的设计,以及人物表情的刻画等,再加上后期剪辑的配合,能够呈现出更完美的视频画面效果。
4.指导后期剪辑
在剪辑时,也离不开脚本,运镜脚本可以指导剪辑的剧情安排。例如,一个故事感视频分镜头脚本的视频画面,其中每段视频画面都对应着相应的脚本内容,说明剪辑师在剪辑这段视频时,主要依据脚本故事进行后期创作。所以,脚本也发挥着指导后期剪辑的作用。
1.2 脚本的基本元素
一个完整的短视频脚本包括镜头序号、拍摄地点、景别、构图角度、运镜、画面内容、口播台词、字幕文案、音乐或音效、道具、后期剪辑等元素。短视频创作者可以通过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来撰写脚本。本节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1.2.1 镜头序号
镜头序号简称镜号,是指短视频的拍摄序号,一般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对所要拍摄的视频进行编号。
虽然短视频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有时也需要多个视频组合来呈现丰富的内容,此时,镜号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它可以使短视频创作者不容易遗漏需要拍摄的镜头。而且,在剪辑短视频时,按照镜号剪辑视频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1.2.2 拍摄地点
拍摄地点是指短视频拍摄的位置。在构思脚本时,短视频创作者需要事先想好大概在哪里拍摄,因为不同类型的短视频有不同的拍摄地点要求。
例如,短视频创作者打算拍摄一个关于探店的视频,那么其拍摄地点则需要考虑某一个店铺,具体需要思考选择一个什么类型的店、店内的哪些位置可以拍摄等。
1.2.3 景别
景别是指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大小和范围,通过变换景别可以调整构图。一般情况下,景别可以根据画框中所截取的人或物的大小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不同的景别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说明如下。
(1)远景:呈现出空间范围大、视觉广阔的画面,一般用作展现广阔的空间或者壮丽的风光。
(2)全景:通常用作呈现人或物的整体风貌。全景兼具叙事和描写的功能,可以用作场景的介绍,如在实际的拍摄中,会采用全景画面来介绍事件发生或人物所处的环境。全景画面具有以下几个优势,如图1-2所示。

图1-2 全景画面的优势
(3)中景:拍摄出人或物的局部,具有中性、客观的特征,适于纪实类短视频的拍摄。
(4)近景:以人物为例,近景是指拍摄出人物胸部以上部分的镜头。在近景拍摄中,人物会占据画幅面积的一半以上,适用于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
(5)特写:拍摄出人物肩部以上或放大被摄对象细节的镜头。特写是表现悲剧时常用的拍摄手法,具有以下几个作用,如图1-3所示。

图1-3 特写镜头的作用
短视频创作者在创作脚本时,事先确定好使用什么样的景别拍摄什么样的画面,可以极大地节省拍摄视频的时间。
1.2.4 构图角度
构图角度是指短视频拍摄者呈现画面的不同立场或所处的不同方位,包含以下几种角度,如图1-4所示。

图1-4 视频拍摄的不同角度
不同的构图角度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如短视频创作者想要拍摄出事物的渺小,可以采用俯拍,从高处往下拍摄。使用什么样的构图角度由短视频创作者想要拍摄出怎样的画面决定,而拍摄工作以脚本为导向,因此短视频创作者需要在脚本创作中事先规划好构图角度。
1.2.5 运镜
运动镜头简称运镜,是指在拍摄的同时不断调整镜头的位置和角度,也可以称之为移动镜头。因此,在拍摄形式上,运动镜头要比固定不变的镜头更加多样化。常见的运镜有以下几种。
(1)跟随运镜:即镜头一直跟随拍摄对象的运动而运动,拍摄期间镜头始终与拍摄对象的运动保持一致。
(2)推拉运镜:是指将手机固定在滑轨和稳定器上,并通过推近或拉远镜头来调整镜头与拍摄物体之间的距离,镜头将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地运动。
(3)摇移运镜:是指从左向右移动镜头来进行拍摄。
(4)升降运镜:是指镜头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进行拍摄。
1.2.6 画面内容
画面内容是指短视频创作者想要通过短视频表达的东西,可以将内容拆分成一个个小片段,放到不同的镜头里面,通过不同的场景方式将其呈现出来。例如,故事类的短视频其画面内容多数是展现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镜头片段。
画面内容是脚本创作的核心元素,往往包含着短视频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1.2.7 口播台词
口播台词是指短视频中进行的图像播报声音和话语,既可以是画面中人物表达的话语,也可以是人物在画面外对内容进行解说的话语。
一般来说,口播台词主要是指人说话的声音和话语,不包括音乐和音效,多出现于新闻报道和电视电影中。随着短视频越来越受欢迎,口播台词在短视频中也屡见不鲜,利用它可以丰富画面内容,提高视频的吸引力。因为口播台词事关人物的口头表达,因此为了避免表达有误,短视频创作者有必要在脚本中进行事先设计。
1.2.8 字幕文案
如果说口播台词是关于声音的艺术,那么字幕文案则是关于视觉的艺术。字幕文案是口播台词的视觉呈现,能够将人物所说的话语用文字表现出来,以弥补声音传递时间短的不足。
当然,字幕文案不限于呈现口播台词,还包括对画面的注解,如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新地点或一个新人物,字幕可以将其地点名或人名呈现出来。短视频创作者在脚本创作时需要对字幕文案的内容、放置位置、文字处理等进行设计。
1.2.9 音乐或音效
短视频中的音乐或音效是一种可以烘托画面气氛、渲染画面效果、使画面更具有吸引力的“调和剂”,其在短视频中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当然,音乐或音效能够有效地发挥这一作用,需要短视频创作者选择与画面相匹配的音乐,如短视频中出现的画面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其选择的音乐就应该是舒缓的,渲染画面中轻松的氛围;再如短视频中画面提示“打雷了”,则可以选择打雷声的音效,带给受众更加丰富的观看体验。
1.2.10 道具
道具是设想短视频拍摄中可能需要用到的物品,包括人物的服装、饰品、拍摄设备等。短视频创作者在创作脚本时,可以适当地说明哪一个场景需要用到哪个道具,以做足准备。
1.2.11 后期剪辑
后期剪辑是对已经拍摄好的短视频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通常情况下,短视频创作者会在脚本中事先想好需要进行哪些剪辑处理,以便做好剪辑准备和拍摄指导。
后期剪辑的目的是将短视频修剪、润色成更具有美感的视频,大致分为粗剪和精剪。粗剪主要是对短视频进行排序、归类、删除多余部分等简单的处理;精剪则会对短视频进行调色、添加音乐或音效、添加贴纸或艺术字等特效处理。一般来说,对短视频进行粗剪或精剪没有特定的标准,取决于短视频创作者想要表达的视频效果。
1.3 脚本的拍摄知识
大多数情况下,脚本主要用于指导短视频拍摄,在短视频剪辑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短视频创作者在创作脚本时需要了解一些拍摄知识,包括视频转场、多机位拍摄、起幅与落幅、镜头长度和镜头节奏等。本节将具体介绍这些内容。
1.3.1 视频转场
视频转场包括无技巧转场和有技巧转场两种,具体介绍如下。
1.无技巧转场
无技巧转场是通过一种十分自然的镜头过渡方式来连接两个场景的,整个过渡过程看上去非常合乎情理,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常用的无技巧转场方式有两极镜头转场、同景别转场、特写转场、声音转场、空镜头转场、封挡镜头转场、相似体转场、地点转场、运动镜头转场、同一主体转场、主观镜头转场和逻辑因素转场等。
例如,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转场是指画面中只有景物、没有人物的镜头,具有非常明显的间隔效果,不仅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进故事情节和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而且还能够交代时间、地点和季节的变化等。图1-5所示为一个用于描述环境的空镜头。

图1-5 一个用于描述环境的空镜头
2.技巧转场
技巧转场是指通过后期剪辑软件在两个片段中间添加转场特效,来实现场景的转换。常用的技巧转场方式有淡入淡出、缓淡-减慢、闪白-加快、划像(二维动画)、翻转(三维动画)、叠化、遮罩、幻灯片、特效、运镜、模糊、多画屏分割等。
1.3.2 多机位拍摄
多机位拍摄是指使用多个拍摄设备,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拍摄同一场景,适合规模宏大或者角色较多的拍摄场景,如访谈类、杂志类、演示类、谈话类及综艺类等短视频类型。图1-6所示为一种谈话类视频的多机位设置图。

图1-6 谈话类视频的多机位设置图
1.3.3 起幅与落幅
起幅与落幅是拍摄运动镜头时非常重要的两个术语,在后期制作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相关介绍如图1-7所示。

图1-7 起幅与落幅的相关介绍
“起幅”与“落幅”的固定画面可以用来强调短视频中想要重点表达的对象或主题,而且还可以单独作为固定镜头使用。
1.3.4 镜头长度
镜头长度是指视频的播放时长。镜头的长短影响着视频内容的表达,因此在脚本创作时,短视频创作者应先确定好每一个镜头的长度,并按照内容、情绪、节奏等进行组接,以准确地表达出视频的内容。一般来说,影响镜头长度确定的因素有以下几个,如图1-8所示。

图1-8 影响镜头长度确定的因素
1.3.5 镜头节奏
节奏是指一切合乎规律的运动状态,如高低、起伏、快慢、强弱等。万事万物都有其自己的节奏,短视频也不例外。在短视频中,借助镜头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节奏,并给予受众平缓、紧张等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节奏会受到镜头的长度、场景的变换和镜头中的影像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镜头节奏越快,则视频的剪辑率越高、镜头越短。剪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镜头个数的多少,由镜头的长短来决定。
在脚本创作中,短视频创作者应结合画面内容对镜头节奏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从而避免短视频的最终效果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