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约谈(最近比较少更,痛风复发了)
- 人在都市,情报系统活在修仙
- 悬崖上的稻草人
- 2156字
- 2025-04-02 23:00:08
就像大部分学生一样,周四周五的幸福感是最足的,周日最焦虑,而周一最痛苦。
哪怕理论上,周一应该是周中最有精神的时间,毕竟已经休息了两天。
“下午好啊,陈哥,啊哈哈哈~”
陈默一抬头,就见到刘海洋一副“半死不活”的状态。
努力睁开的眼睛,和困得缩成一条线的眼角,双重作用之下,眼睛缩成了一团。
“你昨晚又看小人书了,还是小说?”
刘海洋闻言回道:
“我和你说,《吞噬星空》是真好看,就是没有纸质版,手机看得睡不着。”
现在《吞噬星空》的纸质版应该已经发售了吧?陈默心道。
陈默一边回刘海洋的话,一边在过一遍古诗词。
下一次考试在下一周,在此之前,陈默还需要做些准备。
索性这个时期自己一直在追白莹,所以成绩不高。
应该也就五百六七十出头?
这个标准线,陈默自认为学一下还是能达到的。
见陈默如此聚精会神地背书。
刘海洋话锋一转。
“陈哥你今天下午状态这么好?你昨天不也熬夜了?就我犯困,没天理啊……”
陈默闻言一愣,看向身侧的功能性饮料。
【明灵水:使用后,能够治愈患处,并且转化为药力】
陈默对系统已经用了一定了解,通过一些操作。
例如,这些天自己一直都在叫林冉冉给自己带这种功能性饮料。
而被判定为道具的功能性饮料,效果明显增强了许多。
哪怕是熬了个通宵,一口下去,疲惫感就消减得七七八八了。
这些天下来,他拢共也没睡多少觉,全靠着饮料“续命”。
同样这也是他为什么能这么快进步的原因。
毕竟学习很不方便的地方就在于,今天背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了,那个叫什么艾宾什么“好死”的曲线表来着。
记忆逐天递减,所以很多单词,古诗类的,需要反复记忆,毕竟今天背了,过几天就忘了。
就像大家叫苦不迭的《琵琶行》,本身其实没有多难背,但是总会忘。
而且反复背诵,总会记差,如果没有发现,长久背下来,到某一天发现背错了,就很难改了。
但在这饮料的加持下,自己已经好久没睡觉了,一直在背诵,所以反倒进步特别明显。
自己这是卡了身体机能的bug?
状态好到自己都没有察觉……
虽然情报的判定是随机的。
但就这一瓶饮料,他就可以用个四天,虽然会受时间影响效果变弱,但过四天,也差不多能刷到一瓶新的“药水”了。
另外陈默还获得了一些没什么大用的道具,像是擦得特别干净的橡皮之类的。
不能说没用,聊胜于无吧。
陈默打了个马虎眼。
“人和人体质不一样,我最近不是在跟着你复习吗?你做什么我做什么,咋还问我。”
几天前,陈默数学测试的时候,考得一塌糊涂,刘海洋就建议陈默和他一起复习。
刘海洋本来是想装个大的,没想到拉了坨大的。
刚开始很正常,陈默做题的速度很慢,甚至一些固定解题思路都不知道。
结果几天过来,陈默做题做得越来越快了,经常刘海洋还在演算,陈默就已经做完了。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高三习题多得要死,一天能发五六张卷子,陈默每天做到11点12点。
第二天还生龙活虎的,这大白天的和见了鬼有什么区别?
高三就算不考试,平时也有大大小小的测试,反正不是在做卷子就是在做卷子的路上。
这几天测试结果陆续下来了。
刘海洋的整体成绩和陈默差不多,就差英语和语文了。
距离第一节课还早,现在也就十二点多一些,以前一般来说,陈默都是回家休息的。
毕竟陈默家住的不是特别远,而且他的积极性不是特别高,成天研究给白莹准备什么礼物惊喜之类的。
不过,对于现在的陈默来说,回不回去都无所谓,其实倒不如呆在学校,毕竟家里还有个小的。
闹挺,养过孩子就知道了,闹起来和家里有小猫小狗似的。
特别是黏着你的时候。
徐思雨提着下午要用的教材进教室,这次测试,不少学生的成绩都下降了。
这种小测试,是不会通知家长考了多少的,一般来说只有大考才会通知。
像是一模二模之类的。
这种小考的目的就是阶段性的考察学生这段时间的努力程度,提醒学生努力,提示教师对那些学生多下些功夫。
徐思雨特别头疼,毕竟这次,除了个别头部选手以外,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下降的很严重。
虽然这次选的试题确实很难,但怎么说,对大伙的打击都很大。
无论是被叫到办公室的学生,还是里面的老师,学校那边也是紧张。
将各个分段的试卷分好类的徐思雨,突然踩着厚底高跟“哒哒哒”,几步走到陈默面前,敲了敲桌面。
“既然在,那跟我来办公室一趟。”
陈默闻言起身跟着徐思雨离开,他觉得应该是和自己的成绩有关系,虽然还没公布。
不过依照自己做题的感觉来看,他觉得不会低,也有可能是自己过于自信了。
毕竟每一个考完的学生,基本都会有些“错觉”。
虽然距离放学已经过了二十多分钟了,但是办公室里还是不少人。
几乎每个老师面前都有几个人,大概都是在考试中发挥失常了。
其实如果有进步一般也是会被叫到办公室鼓励的,不过这种一般讲个几分钟就让走了。
也是对考试失利的学生的一种“警告”,大家都是被叫到办公室,人家没多久就走了。
你呢?
但其实能被约谈,其实还是被抱有希望的,像是这段时间松懈了,贪玩了。
毕竟约谈和家访这种事,还是需要花费老师精力的。
而陈默,这种“不务正业”的,在老师眼里一天到晚情情爱爱的,到了高三其实早就被放弃了。
陈默记得好像,只有高考前最后一段时间,自己才经常被约谈。
办公室里还有不老少熟人,基本是高二上册时候和陈默一起被训得。
那些熟人对陈默出现在这里,也有些诧异,不过大都是偷笑,看好戏的状态,毕竟如果是单独被训,那肯定丢脸。
但要是多一个“好兄弟”一起来办公室就不一样了。
甚至还有些“刺激”?
就和罚站一样,一个人丢脸,两个人聊天,三个人就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