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人心

第二天,李平一如既往的早早醒来。

走出屋子打算去放个水,看见李洪双正在收拾仓房。

李平上前打算帮忙,李洪双满不在乎的说道:“不用你,这点活我自己就干了,你吃饭去吧,晚上我和你一起去。”

他知道拦不住老爹,也就答应下来:“行,那你先干吧,我一会出来帮你搭把手。”

还没等李平吃完饭,就听见刘勋的声音传来。

“大爷,干嘛呢,来,我帮你弄。”

“你先进屋去吧,我这就差收尾了,别弄你一身灰。”

看见李洪双确实只剩收尾工作了,刘勋也没客气,向着屋里走去。

“哥,我大爷干嘛呢,咋想起收拾仓房了。”

仓房本就是堆放杂物用的,即使收拾也不用清空了,连扫带抹。

“收拾一下,腾出地方用来晾蛤蟆油,你回家也和我叔说一下,把仓房收拾出来,放在院子里晒太扎眼了。”李平解释道。

“行,一会儿回家我就和我爸说。”刘勋回道。

“哥,咱今天几点去抓蛤蟆啊。”

“等天黑的,要不然村里其他人看见了,不好解释,一次两次的还行,时间长了就说不通了。”

“我爸今晚上也要跟着咱们一起去,寻思多弄点,我大爷去不啊。”

“行,这样也好,咱们两两一组,一个照的,一个抓的,能多抓不少。”

“好,那天擦黑我就来找你,我先回家收拾仓房了。”刘勋来去一阵风,说完就走了。

吃过饭,李平找到李洪双,说道:“爸,用不用告诉我大爷他们啊,都一家人,别以后知道了不好看。”

李洪双想了想说道:“你和刘勋怎么商量的啊,卖的钱咋分啊?”

李平回道:“公狗子对半劈,母豹子我按两块回收。”

这是刘勋提出来的,蛤蟆油虽然赚钱,但这全部是李平跑下来的,他不会去占这个便宜。

李洪双说道:“那我一会去和你大爷他们说一声,公狗子按三毛一斤收,母豹子也按两块收。”

李洪双兄弟姐妹一共六个,他在家排行老三,除了两个妹妹嫁到了外村,兄弟四个都在永平屯住着。

即使母豹子按两块回收,李平还有一倍利润,加上人多量也上来了,总体来说还是他赚了。

李平虽然将钱看的很重,但两世为人,他也没有那么财黑。

当然,如果对方提出更过分的要求,李平也不会愚蠢的受着。

老爹家的亲戚照顾到了,老妈家的也不能厚此薄彼。

王永萍开心的说道:“我老儿子真行,我一会就回你姥家,和他们说说。”

王永萍兄弟姊妹五人,她排老四,上边还有三个哥哥,除了妹妹嫁到了县城,找了个公职人员,其他都在六道沟。

李平三个舅舅,大舅十分孝顺,上辈子就是他一直将姥姥侍候走的。二舅奸懒馋滑,李平不是很待见他。三舅憨厚孝顺,但是很拗,上辈子就是和老婆吵了一架喝药走的。

王永萍要回娘家,李洪双就赶着牛车陪她一起走了。

李平只好自己上手做木头架子,住在大山里,最不缺的就是木头。

这些东西李洪双都准备好了,临走还不放心的说,如果不行就等他回来弄。

李平闲着也是闲着,就手就干了,又不是多么复杂的木匠活。

中午家里没人做饭,他也懒得自己做,将米饭泡上热水,就着咸菜疙瘩解决了午饭。

往炕洞里添了几根木头棒子,李平就躺在炕上迷瞪着了。

再次醒来,李洪双两口子都已经回来了,正在外屋地悄悄说着话。

李平没有惊动他们,悄悄偷听了一耳朵。

“你二哥咋那样呢,还嫌来回送太麻烦了,让咱把弄蛤蟆油的方法告诉他,美得他大鼻涕泡。”李洪双气呼呼的说道。

王永萍脸上也有点挂不住,自己好心带他们赚钱,没想到二哥这么贪心。

她气呼呼的说道:“不用管他,反正都告诉他了,爱来不来。”

李平加重了脚步,提醒二人自己要进来了。

见李平进来,王永萍和李洪双都不再言语了。

王永萍不言语是觉得自己的二哥有些丢人,李洪双不言语是觉得儿子好心带他们赚钱,最后落不到好,还挨埋怨,怕寒了他的心。

李平就当自己啥也没听见,不给自己老妈难堪。

他假装刚起来,问道:“妈,晚上吃啥啊。”

王永萍说道:“家里还有那些母豹子呢,晚上妈给你炖了,这东西才好吃呢。”

李平中午就吃了点米饭泡水,听到炖母豹子,满是期待。

李洪双说道:“我和你大爷他们说了,晚上他们去二杨沟那边,不和咱们一起。”

“这样也好,分开弄得也多,一个泡子就那么大,人多也没用。”李平觉得这样挺好。

接下来的日子,白天李平和李洪双就在家里收蛤蟆,虽然都是亲戚,但是亲兄弟还要明算账,还是算的明白点好。

蛤蟆放在水里几天都不带死的,李平也就没有天天往市里跑。

也没有外人,钱就先欠着,等卖了蛤蟆再结账。

母豹子由于烫过水,剖过腹,没有人买,只能自己家里人分分吃了。

这个世界没有傻人,李平的二娘孙红英对二大爷李洪武说道:“你看见老三送来的那些母豹子没?”

李洪武说道:“看见了,咋了?”

“你没看见母豹子肚子都是开的?那什么蛤蟆油保准就是那肚子里的啥东西。”

“赶明我就留下点母豹子,咱们把它剖开,对着看一下里边缺了啥,那肯定就是。”

“你还真别说,这还真是个办法,老三收都收到两块了,要是直接卖母豹子,肯定得更多。”

“那是呗,等我弄明白了,咱们就自己出去卖,谁还嫌钱多啊。”

李平对此一无所知,即使知道了也只会感慨,谁都不是傻子。

有些人就是这样,永远不知足,别人给你一分,你想着那九分,殊不知这一分就是你的十分。

用后世的一句话说就是“你把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