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黄昇的小爪子托着一枚金光闪闪的丹丸,那丹丸约莫拇指大小,通体金黄,表面光滑如镜,隐隐散发出一股玄奥莫测的气息。

正是王灵官临行前赐下的兜率宫仙丹。

【玄清金丹(紫色):兜率宫太上老君以八卦炉文武火炼制而成,蕴含磅礴精纯的造化灵力,服用可大幅精进修为,细细感悟可窥太上道蕴。】

“啧啧,不愧是天上来的宝贝,金色品质的玄天通灵令已经让人稀罕了,这颗仙丹居然还是紫色品质,老君出品,必属精品啊!”黄昇眯着眼睛,小脸上满是止不住的满意。

虽然被那诱人的丹香勾动的食指大动,但是他可没有急着将这颗无价之宝吞下肚。

王灵官说了,这仙丹不仅可以提升修为,更能用来感悟造化。

以他如今渡劫初期的境界,六库仙贼已具雏形,五蕴秘境初开,寻常灵丹妙药的修为提升反而是其次。

能窥探到老君留下的道蕴,这才是真正的机缘,可遇而不可求。

黄昇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神,将全部意识沉入金丹之中,六库仙贼功法悄然运转,不带一丝贪婪,只为感悟,而非窃取。

五行之力与青岚之意交织,化作一道无形的力量,温和而缓慢地探入金丹深处。

那金丹仿佛一个小小的宇宙,内里星辰闪烁,混沌初开,又仿佛一座精妙绝伦的熔炉,阴阳为火,五行为材,正在炼化着某种不可言喻的“造化”。

他能感觉到一股磅礴纯粹的灵力在其中流转,那是经过千锤百炼,去芜存菁的精华。

但更让他震惊的是,那丹丸深处仿佛蕴含着一股超越一切,却又存在于一切之中的道蕴!

那是一种至高无上,自然而然的玄妙,仿佛天地间一切规则的源头,一切变化的枢纽。

它不是霸道的力量,也不是锋锐的意境,而是一种平衡,一种循环,一种“应该如此”的理。

黄昇的心神被这股道蕴深深吸引,他忘却了身躯,忘却了黄风岭,忘却了元宝洞,仿佛化作一缕轻烟在这金丹的宇宙中遨游,追寻着那股玄而又玄的“理”。

他看到了阴阳流转,看到了五行生克,看到了万物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看到了周天星斗的运转,看到了地脉山川的变迁。

这一切都以一种他从未理解过的角度呈现出来,仿佛在他眼前展开了一幅关于天地万物的宏大画卷。

每一次感悟他都觉得六库仙贼的运转更加顺畅,体内的六库更加稳固,五蕴秘境与自身的联系更加紧密。

那股“盗”之意似乎与这颗金丹所蕴含的“造化”有了某种奇妙的共鸣,仿佛在低语着如何才能更好地“取”,如何才能真正地“盗”。

他发现这金丹并非纯粹的能量体,其中蕴含的道蕴更像是一种“法”,一种关于如何调和万物,如何平衡阴阳,如何炼化天地的“法”。

而这“法”与他所修的六库仙贼,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自身为中心去与天地互动。

但又更加高深,更加自然,更加符合某种冥冥中的“规矩”。

时间不知过去了多久,仿佛只是一瞬,又仿佛已过去万载。

黄昇的心神在金丹宇宙中游荡,感受着那股至高道蕴,直到某一个瞬间他感觉自己触碰到了一丝灵光。

不是金丹本身而是金丹深处,那点化之妙的源头,那股“法”的核心。

黄昇只觉心神一震,眼前金光一闪,他发现自己再次来到了那片纯白色的灵境。

灵境依旧空无一物,没有南华真人,没有青岚宝树,只有遥远之处,一道身影盘膝而坐。

那身影不高,甚至有些矮小,却仿佛承载着整个天地,比上次遇到的南华真人更加缥缈,更加难以捉摸。

他身披一件朴素的道袍,脸上带着一种古井无波的淡然,仿佛天地万物都无法在他心中激起半点涟漪。

老者骑在青牛背上,跟前跟着一个牵牛的小童,手中拂尘轻轻搭在膝上,似静非静,似动非动。

他的气息内敛到了极致,不显山不露水,却让黄昇感受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敬畏,那是一种面对天地造化,面对宇宙洪荒的渺小感。

老者缓缓睁开眼,目光深邃,似能洞穿万古,又似包含着无尽的慈悲。

他的声音不高,不疾不徐,却仿佛直接在黄昇的心神中响起,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道蕴,引人深思,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要聆听,想要理解。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此乃天地之理,亦是万物之根。”

“天之道者,如江海,汇百川而不盈,散万物而无亏,故能长久。日月悬空,普照万物,不因贫富而有差,此乃损有余而补不足之象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亦损有余以补不足,达至平衡也。”

“地之道者,厚德载物,育生灵,不择高低,不分贵贱,孕灵脉,藏宝矿,亦不过是聚集天地之气于一处,待缘法成熟再散于天地,此亦损有余而补不足之象也。”

“是以圣人法天道,损己利人,舍私奉公,知进退,懂取舍,故能立于不败之地,逍遥于三界之外。”

“然人道者,反其道而行之。”

“世人营营逐逐,皆为一己私利,聚拢万物,据为己有,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此乃损不足以奉有余也。”

“人道若盛,天地必乱,阴阳失衡,五行错乱,造化逆行,生机断绝,最终不过是加速自身之衰败罢了。”

“汝之‘盗’,窃天地之造化,夺万物之灵韵,此亦为‘取’也。”老君的目光似穿透虚空,落在了黄昇的身上,却不带审视,只含点拨,“取有二法,是为大道,亦是歧途。”

“一为强取,损不足以奉有余,不问缘法,不顾因果,虽得一时之利,终受反噬,业障缠身,不得长久,二为顺取,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取之有度,用之有方,知其源,明其流,此乃真‘盗’也,亦是合乎天道之‘取’。”

“大道三千,条条可通。然取道不正,终入歧途,汝之‘盗’,可为乱世之源,亦可为治世之基,全在汝一念之间。”

“损有余,并非纯粹的减少,亦是转化的玄妙,再造化之机,补不足,并非纯粹的增加,亦是平衡的真谛,生生不息之源。”

“明此理者,盗亦有道,不明此理者,道亦为盗。”

老君的声音渐渐消散,灵境中的白光也开始模糊,仿佛潮水般退去。

黄昇的心神剧烈震荡,仿佛被洗涤了一遍,又仿佛被重塑了一遍。

钟声悠悠荡荡,灵境彻底消散。

而自己迟迟没有进一步的《圣人盗》功法也终于有了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