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暗流涌动
- 南北朝:穿成元修,傀儡我不当了
- 大大大大大大宁泽
- 4292字
- 2025-05-11 04:10:57
华林园内,当元修缓缓吐出“皇甫玚”三字时,李休纂与独孤信几乎同时心头一凛,交换了眼神。
难道陛下,竟已看上了豫州?
李休纂最先反应,沉吟片刻,拱手:
“陛下,臣近来收到风声,这皇甫玚……恐早已暗投高欢。想当初,高欢与尔朱氏韩陵山决战,元恭朝廷曾下诏命皇甫玚出兵相助,他却以种种理由按兵不动。臣推测,背后恐有高欢授意。”
元修闻言,嘴角勾起洞察一切的冷笑:
“李爱卿,朕倒不这么看。朕猜这皇甫玚,起初未必就投了高欢。他那般老奸巨猾,最大可能是在观望。韩陵山战前,胜负未分,他绝不会轻易站队。朕敢断言,他定是在第一时间得知高欢大胜后,才火急火燎派人向高欢献媚示好。此人见风使舵,反复无常,乃其老传统了。”
独孤信剑眉微蹙,问:“陛下,既然皇甫玚已投高欢,那我们……又当如何计划?”
元修端起案上酸梅汤,轻抿一口,目光深邃:“想要豫州这块肥肉的,可不止朕一个。有时,借助外力,反而事半功倍。”
曹磊心思敏捷,立刻领会,试探问:“陛下所言,莫非是……高乾亦有意染指豫州?”
元修赞许看他一眼:“行墨所猜不差。朕正是打算,用豫州这香饵,来换高乾彻底支持朕,拔除斛斯椿这颗钉子。先前朕加封高乾,他已默许助朕对付斛斯椿,但斛斯椿麾下骄兵悍将,他未必肯尽数交予朕。可若加上豫州,想来他会很乐意将斛斯椿部队完完整整‘献’给朕。”
众人听完元修这环环相扣算计,不由暗自心惊,皆觉此计阴险却极具可行性。
元修看着他们,心中却还有一层更深盘算未曾言明:
‘历史上,豫州可是侯景那头饿狼念念不忘之地。若侯景也横插一脚,自己能否在高乾与侯景争斗中,浑水摸鱼,再捞些意外好处?且看事情如何发展了。’
华林园“团建”宴席,直至深夜灯火阑珊方才撤去。
君臣之间,推杯换盏,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融洽,可谓尽兴而归。
元修对自己这核心小团体第一次正式“团建”成果,还算满意。
时光荏苒,日子一天天过去。
元修一面令独孤信等人闲暇之余,加紧操练麾下骑兵各项战术素养。
他只有一个明确目标:一旦成功接管斛斯椿部队,这些自己一手培养的精锐,必须立刻转为教官,用最短时间,为他打造一支真正具备强大战力的骑兵。
同时,元修也时刻关注自己交予李休纂那份神秘图纸进展,三令五申,催促工匠务必加快进度,不得有误。
而曹磊,接元修密令后,第一时间行动。
巧妙利用洛阳城中鱼龙混杂渠道,不露痕迹散布出高敖曹即将率大军进驻洛阳传闻。
一时间,洛阳城内人心惶惶,暗流涌动。
为配合曹磊,元修又让李休纂秘密联络高乾,请他遣高敖曹麾下小股精锐骑兵,隔三差五便到洛阳东郊城门口“溜达”一圈,不必进城,只需做出兵临城下姿态即可。
转眼,日子便至八月初十。
此刻,高欢亲率大军已浩浩荡荡进入并州地界。
前方斥候快马加鞭来报,称盘踞晋阳的尔朱兆见大军压境,已自知不敌,竟下令将晋阳城洗劫一空,裹挟残部与搜刮财物,仓皇向西北方向秀容川逃窜。
中军大帐内,司马子如闻报,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冷笑:“大丞相,属下真未想到,这尔朱兆竟如此不堪一击,活脱脱丧家之犬!”
一旁行军长史孙腾则拱手进言:“大丞相,既尔朱兆已成惊弓之鸟,不如我军暂缓进驻晋阳,趁其立足未稳,立挥师直扑秀容川,务必全歼,以绝后患!”
高欢闻言,却摆手,脸上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笑容,对孙腾道:
“龙雀(孙腾表字)无需着急。兵法有云,穷寇莫追。那尔朱兆不过冢中枯骨,不足为虑。当务之急,是先进占晋阳,好生经营,将此地打造成我等未来稳固大本营。至于尔朱兆那点残兵败将……”
高欢眼中闪过精光,“一切尽在掌握。”
他又转向司马子如:“子如,你且将详细计策说与龙雀听听,也好让他安心。”
司马子如掌高欢情报,闻言立会意,便将早已暗中收买尔朱兆麾下心腹大将之事,低声对孙腾细细说了一遍。
孙腾听罢,恍然大悟,脸上顿时露大喜过望神色,连连称赞:“大丞相神机妙算,属下佩服!佩服!”
三人正商议后续军务,忽有司马子如分管情报属下急匆匆送来一叠刚从洛阳传回的邸报。
司马子如接过快速阅览,眉头渐紧。
抬起头,神色凝重对高欢道:
“大丞相,斛斯椿求援信又来了!信中言辞恳切,称近日便要举兵起事,恳请大丞相即刻派兵往洛阳北面邙山附近接应。”
说着,又拿起另一份邸报,看完脸色更古怪:“大丞相,这份是皇甫玚密信。他在信中说,斛斯椿已答应助他返豫州,并约定一同起兵,南北夹击,共赴洛阳勤王。”
高欢听着这两份内容截然不同却又相互关联密信,不由头疼。
前几日洛阳变故,他已通过各种渠道大致摸清。
着实未想到,高乾翻脸如此之快,更未料那看似傀儡小皇帝元修,隐忍功夫竟如此之深,心机城府远超预料。
‘果然,元魏宗室,就没几个真怂包软蛋!’高欢心中暗道。
但眼下,晋阳于他战略意义太过重大,实分身乏术,难兼顾洛阳变局。
沉吟片刻,先开口:
“皇甫玚此人,不过虚张声势。想当初,朝廷数次诏命他勤王,皆抗旨不遵。此番所谓‘南北夹击’,多半画饼充饥,其真目的,无非借斛斯椿之力返豫州。一旦得偿,必故态复萌,作壁上观。”
司马子如眼神一厉,提议:“大丞相,既皇甫玚如此反复,不如寻机将其彻底废黜,换我等信得过之人执掌豫州,岂不一劳永逸?”
高欢摇头叹道:
“子如啊,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人手严重不足。北面尚有许多州郡需派得力干将镇抚,哪有多余人手接管豫州?”
他说着,忽想起前几日侯景来信。
侯景信中主动请缨,望往豫州,恳请高欢向朝廷举荐他出任南道大行台,并信誓旦旦保证,定为大丞相守好豫州这南大门。
高欢当初接信,便一眼看穿小子狼子野心——分明看上豫州富庶钱粮与战略地位。
因皇甫玚毕竟主动投靠,故当时未立时应允。
但此刻,高欢心中却有新计较。暗忖:
“皇甫玚这朝三暮四家伙,如今在洛阳处境定然不妙,高乾那小子恐早已对他动了心思。高敖曹所镇徐州,与豫州毗邻,高乾定也想趁机吞并。这豫州,与其便宜高乾,倒不如……送给侯景。侯景虽野心勃勃,但至少明面上,还算归顺于我。”
想到此,便将侯景来信及打算让侯景往豫州想法,告知孙腾司马子如。
孙腾听罢,问:“大丞相,那此事……当如何具体谋划?”
高欢眼中闪过狡黠光芒:
“很简单。我等直接向朝廷上表,就说侯景骁勇善战,才堪大任,最合镇守豫州。估计朝中除皇甫玚本人会激烈反对外,最大阻力,便来自高乾。若高乾因此与侯景起冲突,甚至大打出手,于我等而言,反是天大好事!”
司马子如、孙腾听完高欢这番一石二鸟毒计,不由相视一笑,皆觉此计甚妙。
孙腾又问:“大丞相,那斛斯椿求援信,又该如何答复?”
高欢嘴角露出一丝残忍笑容:
“斛斯椿此人,反复无常,堪称当世吕布,断不可信!回他,大军不日便至,定在邙山接应。而后,设法将其部众,引诱至我大营附近。届时,直接尽数吞并,至于斛斯椿本人嘛……”
高欢眼中杀机一闪,“直接砍了,以儆效尤!”
三人又仔细商议些具体实施细节,高欢随即下令,命心腹将官分头执行。
司马子如想起一事,不禁叹气:
“唉,只可惜了乞伏浑。当初费尽心机安插进虎贲军,本指望他发挥作用,未想竟如此不中用,一点水花未扑腾起。如今洛阳皇宫内究竟何情况,我等简直两眼一抹黑,实在太被动。”
高欢摆手,不以为意:
“乞伏浑本非干细作探报之料,勇则勇矣,却有勇无谋。寻合适机会,还是让他回来,随大军冲锋陷阵,方能人尽其才。”
司马子如闻言,也只能无奈点头,心说眼下只好如此。
时光飞逝,转眼便至八月十五,洛阳城中,秋意已然渐浓。
斛斯椿接到高欢派人送来“积极”回信后,便立刻紧锣密鼓准备。
这几日,暗中频频联络麾下心腹部众,多是他一手提拔校尉、都伯级军官。
但在这些秘密集会中,一次也未邀王思政。
至于南阳王元宝炬,则早已奉元修旨意,代帝往高乾渤海老家,祭奠高乾的父亲,至今未返洛阳。
就算元宝炬身在洛阳,斛斯椿亦绝不让他参与此等谋逆大事。
一处隐秘宅院内,斛斯椿看着面前几位忠心耿耿部将,语气沉重:
“诸位兄弟!想当初,我等同在洛阳城中,斩杀尔朱余孽,何等快意!事后,老夫亦尽力为诸位讨得应有官职封赏。然,诸位想必也看出,老夫如今处境,已岌岌可危!当今天子偏听偏信,太尉高乾更对我步步紧逼,意图夺我兵权!若老夫兵权一旦被夺,诸位兄弟将来下场,想必心中清楚吧?”
话音刚落,一名魁梧校官立刻上前一步,瓮声道:
“椿公!俺这条命,这身富贵,皆您所赐!您下令吧,让俺往东,俺绝不往西!刀山火海,俺也跟您闯!”
“对!椿公,您下令吧!”
“我等誓死追随椿公!”其余部将亦纷纷开口附和,情绪激动。
斛斯椿看着众人同仇敌忾模样,心中甚慰,正欲开口下达具体行动命令。
就在此时,心腹亲信周成,在听完门外一亲兵低声禀报后,脸色微变,忙快步至斛斯椿身边,贴耳低语几句。
斛斯椿听完,脸色骤变,猛追问:“又来了?!这次可看清?消息可属实?”
周成神色凝重点头:
“主公,千真万确!据东大门当值守备校官亲口言,他此次特派人上前,近距离盘问那队骑兵来意。对方毫不避讳,直言奉高敖曹将军令,前来洛阳城外进行‘演习操练’。此事,绝错不了!”
“天杀的高乾!”
斛斯椿闻言,勃然大怒,猛拍桌案,怒骂,“这已五日之内,他们第三次派兵到城外耀武扬威!他这是铁了心,要掘老夫在洛阳根基啊!”
心中惊怒交加,暗忖:‘不能再等!若真等高敖曹大部队开进洛阳,我等一个都跑不了!为今之计,只有保存实力,趁其未动手,连夜从北门出城,渡过黄河,与大丞相汇合,方是上策!’
想到此,斛斯椿立刻对面前心腹部将道:
“诸位兄弟!洛阳城如今已是龙潭虎穴,危机四伏!高乾狼子野心,意图对我等赶尽杀绝!老夫已与北面高欢大丞相暗中联络妥当,大丞相已答应出兵接应!我等今夜便杀出洛阳,北上与大丞相汇合!待与大丞相兵合一处,再杀回洛阳,定要将高乾那厮碎尸万段!大丞相已向老夫许诺,事成之后,这洛阳城,依旧是我们兄弟的天下!”
斛斯椿此话,半真半假,极具煽动性。
那些本就对他忠心耿耿部将,闻还有高欢这强大外援,更是群情激奋,纷纷表示愿听号令,让他下达具体行动。
斛斯椿见状,眼中闪过决绝,猛一挥手,厉声道:“好!时不我待!今夜三更,准时行动!不能再等了!”
接着,又对负责镇守洛阳南面几处城门部将交代:“皇甫玚今日下午便会率家眷部曲出城南下,你们务必打开城门,直接放行,不得有误,切记!”
“末将遵命!”几名负责南门部将齐声应。
人群之中,一名负责看守西门的校官,名叫丁风,闻斛斯椿部署,心中猛地一咯噔。
这丁风,原名李风。
其父原是李冲家将。
后元子攸密谋诛尔朱荣,李风父亦参与,事成之后被尔朱世隆残酷杀害。
李风为逃牵连,保性命,才改名换姓,隐匿身份,辗转投入斛斯椿麾下。
但他一直暗中与李休纂,保持着秘密联系。
此刻,丁风闻斛斯椿竟要裹挟部众叛逃,且牵扯皇甫玚,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暗下决心:‘此事关系重大,绝不能让斛斯椿奸计得逞!我必须立刻想办法,将此消息火速报告给主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