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序言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 刘琼
- 2105字
- 2025-04-21 11:28:3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力的基础。当前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对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出更迫切的要求,国家软实力与文化交流的融合,组成各个国家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文化软实力以意识形态为文化交流的核心,成为各国在文化交流中影响力的体现,各个国家不同的意识形态将影响各国在全球的话语权。构建各自的独特的意识形态也成为文化软实力争夺的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突破了西方文化霸权体系,构建真正的“中国文化软实力”,使中国在世界文化话语权争夺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我国大力推进文化软实力既是对当今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的一种积极回应,也是对当今中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回应。在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国家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但以文化为主要内涵的高附加值的服务型经济正在全球兴起,经济活动中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认清当今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当今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影响力的增大,如何解读中国文化影响力成为西方国家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国外开始盛赞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赞美中国璀璨的传统文化,隐晦暗示中国当代的文化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忽视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另一方面,为数不少的西方学者直言不讳地提出“马克思已经消亡”,中国文化软实力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其中一员,妄图破除社会主义文化存在的土壤。对于这样的国外思潮我们必须警惕。我们将在本书中理解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在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意义,反思文化交流中的软实力斗争的实质。与此同时,本书也将澄清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涵,绝不是已经同质化的世界精神,而是坚守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阐述,中国文化软实力必将承担当代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当前,国内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理论研究滞后,表现在仅仅立足于约瑟夫·奈(Joseph S.Nye.Jr.)等西方学者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的文化软实力成果,缺乏对当前世界形势的理论研究,系统性阐述文化软实力概念的著作偏少;另一方面,没有真正从中国国情出发,解决现实问题。中国学者过分关注国际文化交流,对于中国国内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缺乏关注,这导致无法正确处理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诸多矛盾。鉴于此,本书根据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以全方位提升文化软实力为目标,对文化软实力建设进行研究。
本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研究文化软实力,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当前文化建设相结合,从文化本质出发研究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揭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文化软实力的指导意义,探索中国文化未来发展道路。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研究马克思历史观视野中的文化。本章对文化概念和文化定义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概念进行分析,研究文化表现形式及其类型,梳理文化本质性特征,得出文化生成与发展规律。
第二章主要讨论文化软实力及其表现形式。阐明文化软实力定义,论述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形式,研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探讨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主要阐述中国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重点强调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结构,将其构成要素分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文化软实力渊源,重点探讨传统文化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论述文化软实力核心,重点讨论培育中国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论述文化软实力重要资源,红色文化的利用和开发有助于中国当前文化建设;论述西方先进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借鉴资源,为中国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对象。
第四章主要考察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现状及途径。一方面,论述中国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另一方面,对中国当前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和解决途径。从整合、创新、批判、体制改革四个方面出发探讨中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对策。
第五章主要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分析鼓励创新与科学引导、文化的群众性和先进性、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文化包容与文化风险、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反对文化沙文主义五大关系,探索文化软实力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世界文化形式错综复杂,不同的意识形态塑造出不同的文化软实力,不同的文化软实力都表现为各个国家在不同领域的价值认知。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导致各个国家在文化软实力上的竞争和对抗,中国要实现自身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软实力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领导。
当然,本书在结合诸多大家对文化软实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有所创新。在继承和发扬的同时,着重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和文化软实力思想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形式和构成要素进行阐述,立足于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构建文化软实力。最终提出文化软实力发展途径,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若干关系。
是为序。
刘琼
2018年4月17日
于荆州长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