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变迁中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基本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大潮中,西部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生存方式与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动,这都无形地影响着乡村伦理的发展。近年的农民工进城热潮进一步加强了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1]这些奔走于城乡之间的人群把现代城市文明带入乡间,进而影响着乡土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给乡村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因素,甚至破坏了原有的乡土文化,传统村落逐渐消失,据有关部门证实:“目前我国有较高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不到5000个,传统村落遭破坏状况日益严峻。”[2]现实的乡土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着人文精神的导向,西部地区是中国近年扩大改革的重要对象,一方面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部分农村地区发展显著。近年来的西部乡土小说作为关注乡土变革和农民生存的文学体裁创作日趋呈蓬勃之势,文学作品中的伦理书写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应对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的基本现状、发展趋向和特征进行一个整体面貌的概述。